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9篇
耳鼻咽喉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45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9篇
外科学   24篇
综合类   78篇
预防医学   48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53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期可切除直肠癌手术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晚期可切除直肠癌手术后进行同步放化疗的疗效。方法 80例晚期直肠癌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术后治疗组患者给予同步放化疗。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吻合口漏、肠梗阻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为乏力、恶心呕吐、腹泻和血小板减少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反应阳性率分别为75.0%和9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生存率分别为95.0%和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可切除直肠癌术后同步放化疗的应用安全性好,可通过恢复机体的局部免疫功能来提高生存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后四川江油市卫生防疫需求及应对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四川地震灾后卫生防疫救援工作现场存在的问题以及应对策略,为今后处置类似事件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5月14日至6月16日广州市卫生防疫工作队赴四川江油市救灾相关调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卫生学评估报告等资料进行分析,对地震灾区卫生防疫救援现场的消毒杀虫、饮水监测、疾病监测、计划免疫、心理健康教育等工作中存在问题整理归纳,探讨应对策略.结果灾后江油市的疾病监测系统不同程度受损,法定传染病报告病例数比地震前下降12%,比去年同期减少45%;生活用水安全存在较多隐患, 大部分居民饮用水游离余氯低于0.1mg/L;消杀工作已开展,但不规范;强化免疫接种冷链条件不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22.1%的灾民出现焦虑症状.通过采取适当措施,可控制灾后疫情发生. 结论 卫生防疫救援队深入现场后应迅速开展灾区卫生学评估工作;科学开展消毒杀虫工作,加强居民饮水监测及计划免疫,尽快恢复疾病监测体系,及时排查可疑传染病;心理健康教育为一项长期灾后卫生救援工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及时查明和处理灾区消毒杀虫药物使用不当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和中毒事件.方法 调查患者的发病经过、临床表现及救治过程,掌握中毒药物的来源、品种、主要成份、使用方法及对人的危害.结果 2008年6月5日江油市彰明镇北江村7名消杀人员进行杀虫,喷洒药物后1 2h均出现眼睑部发痒、眼睑肿胀,手、颈部皮肤局部发热和烧灼感,局部出现红疹.2008年6月7日彰明镇福田村7名村民误服杀虫药中毒,主要症状为舌头发麻、喉管麻痹、发痒、恶心、呕吐.14名患者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所有病例均有密切接触消杀药物高效氟氯氰菊酯(优士牌)史. 结论 该两起事件分别为直接接触杀虫药(高效氟氯氰菊酯)致接触性皮炎和误服杀虫药致中毒事件,灾区需进一步规范消杀药物的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湖北道地药材福白菊生态适宜性数值区划,为福白菊扩大种植面积,科学布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福白菊道地产区作为数据分析基点,利用全国气候土壤数据库提取生态因子值,形成的各因子范围作为福白菊的适宜生态因子范围,采用TCMGIS分析系统,统计出不同生态相似度的适宜区域及分布面积。结果得到福白菊不同等级的生态适宜性区划图,主要分布在我国中西部的湖北、河南、安徽、江苏、贵州、云南、重庆等省市,湖北省内主要集中在鄂西和鄂北的武陵山区、秦巴山区、大别山区以及丘陵岗地。结论 TCMGIS系统分析的结果与菊花药材的主产区分布情况吻合,该分析结果可以作为规范化种植选址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利用筛选出十堰的天师栗中高多态性SSR位点评价天师栗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结合有效药用成分含量,构建十堰地区天师栗核心种质库。方法 收集十堰地区114份天师栗种质资源,以七叶树基因组为参考,采用荧光毛细管电泳筛选出高多态性SSR位点,对天师栗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利用HPLC测定不同种质干燥娑罗子中七叶皂苷的含量。采用最小距离逐步聚类取样策略(LDSS),根据遗传多样性保留程度初步筛选出核心种质,并对该核心种质与原始种质的遗传多样性参数进行T检验,选择与原种质差异不显著的核心种质为最佳核心种质。结果 筛选出13对高多态性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评价结果表明十堰地区天师栗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较高,遗传分化较小,存在着较大的基因流,114份种质资源未分为不同的亚群,周家坝和辽叶居群间具有较近的遗传亲缘关系,且周家坝居群娑罗子中的七叶皂苷A及七叶皂苷B含量普遍较高。最终筛选出的核心种质共23份,占总种质资源的20.17%,其中周家坝12份样本、辽叶6份样本、普龄5份样本。结论 将SSR分子标记与主要有效药用成分结合,采用LDSS取样策略构建十堰地区天师栗种质资源核心种质库的方法具有可行性,能够有效的保存与管理天师栗种质资源,也为当地天师栗品种改良、新品种选育研究等提供了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正常[牙合]者瞳孔间距(Interpupillary Distance,IPD)与咬合垂直距离(Occlusal Vertical Dimension,OVD)的关系。方法:对116名福建籍青年正常[牙合]者测量其OVD与IPD,并进行两者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总样本的OVD均值为65.35mm±4.70mm,IPD均值为63.98mm±3.26mm,男性正常[牙合]者OVD均值为68.16mm±4.23mm,IPD均值为65.46mm±2.96mm,女性正常[牙合]者的OVD均值为63.22mm±3.86mm,IPD均值为62.86mm±3.05mm;总样本的IPD与OVD的相关系数r=0.633,男性样本的IPD与0VD的相关系数r=0.563,女性样本的IPD与OVD的相关系数r=0.531。结论:IPD与OVD间存在显著相关性,IPD可以作为需咬合重建患者确定其OVD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定量检测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建立时间分辨免疫荧光定量分析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的方法.方法 以基因重组的带有PreS1抗原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作标准品,应用双抗体夹心免疫荧光分析方法,用抗PreS1单克隆抗体和抗-HBs分别作为固相抗体和铕标记抗体,若样本中含有PreS1抗原,则形成抗体-抗原-铕标记抗体复合物,加增强液解离铕离子,采用时间分辨荧光测量技术,对乙型肝炎病毒PreS1抗原进行检测.结果 自制TRFIA试剂检测PreS1抗原,单侧95%参考范围为0~0.26 ng/ml;自制TRFIA试剂与ELISA试剂对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PreS1抗原的检测,TRFIA方法灵敏度高于ELISA方法,250份乙型肝炎患者血清标本中有3例标本ELISA方法结果为阴性,而用TRFIA方法可检测到PreS1抗原;对于弱阳性标本用ELISA方法检测不到时,TRFIA方法仍可检出.ELISA方法在一阳性标本1:4 096倍稀释时结果为阴性,而TRFIA方法在1:16 384倍稀释时仍为阳性;高、中、低三个浓度,批内和批间精密度测试变异系数(CV,%)均小于10%,平均回收率为103.3%;TRFIA方法检测PreS1抗原与HBsAg及HBeAg无交叉反应;50份我院正常体检者血清标本进行PreS1抗原的检测,结果均正常,特异性100%.结论 TRFIA方法定量检测PreS1抗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能够准确及时敏感地反映患者体内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情况.  相似文献   
8.
随着人工髋膝关节置换术的广泛普及,下肢深静脉血栓作为其主要的并发症之一,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本文从术前、术中及术后三方面来总结人工关节置换术后并发DVT的发病因素,以期为临床上DVT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枕骨大孔区脑膜瘤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2002年1月至2010年4月收治并手术切除的枕骨大孔区脑膜瘤进行回顾性分析.本组共14例,病灶最大径2.5 ~5.0 cm,均经病理证实和显微手术切除.结果 9例采用枕下中线入路,5例采用远外侧入路,全切除12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早期因呼吸衰竭死亡1例.结论 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采用娴熟的显微外科技术,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外科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组学和临床数据的更新及检测技术的进步为精准医疗的实施提供了信息和技术支持。在这种理念下,通过对异质性疾病进行精细的亚组分类,可实现诊疗策略的精准应用,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必要的副作用。精准医疗理念在肿瘤领域发展较快,并对高度异质的肝细胞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诊疗策略产生一定影响。本文针对精准医疗理念下HCC诊疗策略的更新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概述,包括HCC的人群预防、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诊断、分期、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及预后评估等,为HCC的精准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