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2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高光谱成像是一个新兴的,非破坏性的,先进的光学技术,它具有光谱和成像的双重功能,这种双重功能使得高光谱成像能够同时提供实验对象的化学和物理特征,并具有良好的空间分辨率。文章探讨利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进行医学诊断的潜力及前景。方法:首先介绍高光谱成像原理及特点,并综述高光谱成像技术在医学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具体从体表组织和器官的原位医学高光谱成像诊断、体内组织和器官的离体医学高光谱成像诊断、病理学切片及细胞显微高光谱成像医学诊断和光纤高光谱成像活体医学诊断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结果:高光谱成像作为一种特殊光学诊断技术,具有成像系统多样化、研究对象广泛化、临床诊断实用化和分析方法功能化等特征。结论: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原位实时活体诊断疾病(特别是肿瘤)的潜力,临床应用前景广阔,值得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乳腺韧带样型纤维瘤病又名乳腺纤维瘤病(以下简称本病),是一种发生于乳腺,由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和胶原纤维组成的少见良性病变,呈浸润性生长,局部切除后容易复发,但不发生转移,临床容易误诊为乳腺癌[1]。本文结合文献复习报道1例本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血清前白蛋白(PA)、血常规联合检验在小儿细菌性感染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0月共50例细菌性感染患儿、50例病毒性感染患儿、50例健康体检儿童设置为细菌性感染组、病毒性感染组、对照组,所有儿童均接受CRP、PA、血常规测定,比较其CRP、PA、白细胞计数(WBC)。结果细菌性感染组的CRP、WBC均高于病毒性感染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PA低于病毒性感染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WBC与细菌性感染呈正相关,PA与细菌性感染呈负相关。结论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诊断中,CRP、PA、WBC检测可对患儿机体内炎症状态予以反映,可作为辅助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44岁。10年前体检时B超发现左肾上腺囊肿,此后检查有时未见,平时未感不适,仅在剧烈运动如打球后感腹胀,未做任何治疗。近期在我院体检,B超又发现肾上腺包块,CT平扫示左肾上腺区域可见类圆形低密度影,边缘尚清,大小为2.5 cm×2.3 cm,增强扫描示肾上腺区域结块影呈不均匀强化(图1),考虑左侧肾上腺腺瘤。遂行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术中见左肾上腺4 cm×3 cm×2 cm大小囊性肿块,完整切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检查巨检:灰白色结节4 cm×3.5 cm×2 cm大小,表面稍粗糙,切开为囊性,内为土黄色胶冻状物,壁厚0.1~0.2 cm,内壁大部分光滑,见3处直径0.3 cm灰白区。经仔细检查,囊壁外见0.8 cm×0.8 cm大小灰黄区似肾上腺组织。镜检:囊壁成于纤维结缔组织,其间见软骨及黏液腺体(图2),囊壁局部可见肾上腺组织(图3),囊内壁被覆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中血液细胞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月在本院进行体检的60名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血液细胞进行质量检验,并分析和比较。结果 RBC、WBC、HGB及PLT的检验结果与抗凝剂的配置比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及血液标本放置温度有密切关联,P0.05。结论抗凝剂的配置比例、血液标本放置时间及血液标本放置温度可影响血液细胞的形态,故在临床中为保证血液结果准确,需对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以此保证血细胞检验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45岁.右小腿有一直径1.5 cm、半圆形、偏黄色丘疹20年,表皮无破溃及渗出、毛细血管扩张及任何不适,近1年来感搔痒、微痛.手术切除送检.临床诊断:肉芽肿. 病理检查 巨检:皮肤及皮下组织2.5 em×1.5 cm×1 cm大小,上附梭形皮瓣2.5 cm ×1.5 cm,皮肤表面可见一1.2cm×1cm×O.3cm大小突起;垂直皮肤切开,皮下见一1cm×0.8 cm大小灰白色结节,实性、质中.镜检:皮肤表皮鳞状上皮无异常.真皮内纤维组织间见肿瘤组织,其内有大小不等多个角囊肿形成,囊壁为鳞状上皮,囊肿内为淡红角质物(图1),囊肿间见少许实性上皮团,部分上皮团呈乳头状增生或呈网状增生(图2).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来源不明的额外标记染色体或者衍生染色体中的检测应用;方法:采用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NOR技术以及G显带技术对来源不明的额外标记染色体病例1例以及衍生染色体病例2进行检测;结果:经过检测病例1的染色体片段来源于15号染色体,核型为47,XY,der(5)t(4,5)(q26;q33),病例2核型为46,XY,inv(7)(p11q14),+SMC(15);结论:多色荧光原位杂交技术与细胞遗传学核型分析相结合,能够有效的对来源不明的标记染色体和衍生染色体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8.
非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向骨髓转移称骨髓转移癌(MCBM)。发生MCBM时,骨髓被癌细胞浸润,造成骨髓结构的破坏和造血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血象及骨髓象的某些改变。临床上有些原发肿瘤的症状不典型或原发灶不明确,常以血液学的改变为首发表现,易引起误诊或漏诊。现统计分析了我院2002~2004年收治的11例MCBM患者的资料,认为MCBM的外周血有一定的特征,对帮助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意义,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小板(PLT)、平均血小板容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容积分布宽度(PDW)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与纤维蛋白原(FIB)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变化。方法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和自动血凝仪测定51例冠心病患者及同时期30例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及其参数与纤维蛋白原的测定。结果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减少,平均血小板容积增大,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说明冠心病患者的血小板更易黏附聚集而活化,凝血活性明显增强。结论血小板及其参数和纤维蛋白原与冠心病密切相关,对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防治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