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们在五具尸体上,针刺手少阳三焦经主要穴位(每穴10例共70例),以局部解剖学方法调查了穴位周围浅筋膜内及深筋膜下的神经,并探讨了神经支在“穴区”内的局部解剖位置关系。一、将穴中心点10mm以内的区域称为“穴区”,并将“穴区”区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在“穴区”内的神经,位于第一区内者23例占32.86%,于第二区内者26例占37.1%,于第三区内者21例占30%。二、我们观察了三焦经七个主要穴位各10例的神经分布。关冲:10例主要由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其中有4例尚有尺神经指背神经二重神经分布。液门:除1例为尺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外,其余皆由尺神经指背神经分布。中渚:10例皆由尺神经指背神经分布。阳池:10例中有7例由尺神经手背支分布,其中除1例由单一神经分布外,其余尚有桡神经浅支或前臂背侧皮神经二重神经分布,或尚有桡神经浅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三重神经分布;另外3例除皆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分布外,尚分别有前臂外侧皮神经、前臂背侧皮神经和桡神经浅支二重神经分布。外关:10例皆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分布,其中有2例尚有前臂内侧皮神经,4例尚有前臂外侧皮神经二重神经分布,其余4例尚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三重神经分布。深神经为骨间背侧神经分布。支沟:10例皆有前臂背侧皮神经分布,其中有2例单独由前臂背侧皮神经分布,有5例尚有前臂内侧皮神经,有1例尚有前臂外侧皮神经二重神经分布,有2例尚有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三重神经分布。深神经为桡神经的骨间背侧神经分布。天井:有3例单独由臂内侧皮神经分布,1例单独由臂背侧皮神经分布;另有2例由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背侧皮神经,1例由臂内侧皮神经和臂背侧皮神经,1例由臂内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二重神经分布;另有1例由臂内侧皮神经、臂背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三重神经分布;最后1例则由臂内侧皮神经,臂背侧皮神经、前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背侧皮神经四重神经分布。三、手少阳三焦经主要穴位(70例)的神经支数,其一穴一支者共33例占47.14%一穴二支者共28例占40.0%,一穴三支者8例占11.43%,一穴四支者1例占1.43%, 四、神经支在“穴区”内的走行,呈单干者27例占38.57%,呈丛状者38例占54.29%,呈网状者5例占7.14%,除液门、中渚二穴的神经支皆为一穴一支且为单干外,其余各穴主要呈丛状和网状。五、神经支在“穴区”内配布的位置,液门和中渚多出现在第一区,并且比较集中,其余各穴多出现在第二区或第三区的桡侧或尺侧,尤其多偏在于尺侧,据此在行针用提插法时,偏向穴中心桡侧,特别是尺侧,则刺中神经的命中率就会提高,而加速得气。所以我们认为这可能与神经有关。本经七个主要穴位的神经来源,主要来自尺神经分支和桡神经分支。在阳池穴有桡、尺两个神经干的分支互相联系,并与臂内侧皮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邻接,成为本经不同神经来源的连络点。另外本经的神经分支为1支呈单干者多集中在第一区内,而分布在第二区或第三区内者多为二支且呈丛状或网状,这种分布状态在针刺时就会增加针刺的命中率。木经各主要穴位沿尺神经和桡神经循行,这可能构成经络实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2.
测量了28例(男15,女13)中国成年人胸骨各部的诸径。胸骨全长平均为13.37±0.273cm,胸骨柄长平均为4.67±0.097cm,胸骨体长平均为8.67±0.241cm,胸骨柄宽平均为6.29±0.179cmm,胸骨体宽平均为3.29±0.084cm,胸骨体厚平均为1.36±0.035cm。胸骨的长、宽径男女性别的差异皆非常显著P<0.005。胸骨体厚度男女性别差异不显著P>0.05。求得胸骨柄指数均值为35.06,胸骨指数均值为24.61。  相似文献   
3.
我们调查了76例(♂44,♀32)1~3岁中国小儿主动脉弓对应脊柱的位置、主动脉弓的长度、周径以及其分支类型。一、小儿主动脉弓的上缘,平均位于第二、三胸椎椎间盘高度;下缘平均位于第四胸椎上1/3高度。二、主动脉弓中部水平,平均位于第三胸椎下1/3高度,76例1、2和3岁小儿在脊柱第七区内的分布,按年龄分别为脊柱分区的6.05、6.10和6.19。小儿的高于成年人。三、1、2和3岁中国小儿主动脉弓的长度平均分别为20.6±1.31毫米、19.3±0.59毫米和20.8±0.43毫米。四、1、2和3岁中国小儿主动脉弓的周径,于发出无名动脉之前,平均分别为35.8±0.86毫米、36.4±1.04毫米和38.6±0.83毫米;于发出左锁骨下动脉之后,平均分别为26.1±1.01毫米、26.9±1.25毫米和29.7±0.79毫米。五、在76例中国小儿主动脉弓的分支中,共观察到七个类型,其中有1型并未包括在张为龙根据 McDonald 和 Anson 分型的基础所提出的20型内。若将此型计算在内,人类主动脉弓的分支型,则可扩大到21型。此七型如下:A 型:52例,占68.42±5.33%。B型:11例占14.47±4.03%。C 型:4例,占5.26±2.56%。D 型:1例,占1.32±1.31%。F 型:4例,占5.26±2.56%,其中有1例称甲状胸腺干。BF 型:1例,占1.32±1.31%,此型由无名动脉与左颈总动脉合成的共同干以及左锁骨下动脉构成,并由共同干发出甲状腺最下动脉。我们依照 De Garis 的分型,将 B 型和 F 型合并成 BF 型。J 型:3例,占3.95±2.23%,本型在小儿的出现率较成年人高。六、将本文76例主动脉弓分支型与成年人相对照,结果表明,主动脉弓的分支类型随年龄不同而有所变化。  相似文献   
4.
收集中国北方28具(男15、女13)汉族成年人尸体材料,调查了尸体身高、胸骨全长、胸骨柄长、及胸骨体长的均值,并计算了胸骨的长度与身高的相关系数。胸骨全长、胸骨柄长及胸骨体长与身高的相关系数,男女合计分别为0.8630、0.7122、0.8395,表明皆为高度相关。其中男、女分别计算男性分别为0.7157、0.5789、0.5669,女性分别为0.6111、0.5630、0.6122,表明除男性胸骨全长高度相关外,其余皆为中度相关。在相关的基础上,又算出由胸骨长度估计身高的9个回归方程式。由胸骨全长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式,较由胸骨柄长和胸骨体长推算身高的回归方程式,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和较低的标准估计误差。由胸骨体长推算也较由胸骨柄长推算为佳。由骨的长度来推算身高,所用骨的长度越长,相关系数越高,标准估计误差越低,其推算的身高越接近于实际。  相似文献   
5.
我们调查了手阳明大肠经主要各穴位周围浅筋膜内及深筋膜下的神经,并探讨了神经支与穴位的局部解剖位置关系。商阳穴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分布,此外有4例并有桡神经的第3指背神经二重神经分布,有1例并有尺神经的指背神经二重神经分布。二间穴和三间穴主要有桡神经的第3指背神经分布。但二间穴有1例为尺神经指背神经分布,三间穴有1例为尺神经指背神经、桡神经浅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三重神经分布.合谷穴主要为桡神经指背总神经分布,其中有1例并有桡神经的前臂背侧皮神经二重神经分布,另1例为尺神经指背神经、桡神经浅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三重神经分布. 阳溪穴主要为桡神经浅支分布,但有1例除此外并有尺神经指背神经和前臂外侧皮神经三重神经分布。手三里穴皆为桡神经前臂背侧皮神经分布。曲池穴主要为桡神经前臂背侧皮神经分布。只有1例另外尚有桡神经臂背侧皮神经二重神经分布。臂臑穴主要为臂外侧皮神经分布,但尚有4例并有桡神经臂背侧皮神经二重神经分布。本经八穴80例除有11例为二重神经分布,3例为三重神经分布外,其余66例皆为单一神经分布。在深筋膜下的深神经:在手三里穴1.2~2.4厘米深处有桡神经深支通过。在曲池穴和臂臑穴1.3~3.3厘米深处有桡神经干通过。调查手阳明大肠经主要穴位共80例,其神经支数一穴一支者56例占70.0%;一穴二支者21例占26.25%;一穴三支者3例占3.75%。神经支在“穴区”内的走行,主要以单干的形式分布,商阳穴有5例,合谷穴有2例,三间穴和阳溪穴各有1例呈丛状分布,而商阳穴有5例呈网状分布。从局部解剖来看,神经支数多,以及神经走行呈丛状或网状的穴位,多为针剌得气快,效果较好的穴位,这可能是由于在此处行针易剌中神经之故。探讨了神经支在“穴区”内分布的位置。以穴中心10mm 以内为“穴区”,又以1mm、5 mm 和10mm 为半径的三个同心圆,由内向外将“穴区”分别又划分为第一区、第二区和第三区三个分区。在80例中其神经位于第一区内者39例占48.75%;位于第二区内者35例占43.75%;位于第三区内者6例占7.5%。第一区及第二区出现神经支的合计占92.5%,且这些神经支除排列在穴中心处以外,多排列在穴中心的桡,尺两侧。这提示我们在行针时向桡,尺两侧提插,对神经支针剌的命中率就会增加,由此可能加速获得针剌效果.本经八个穴位的神经来源较广泛。系来自桡神经,个别尚有来自正中神经、尺神经、肌皮神经和腋神经的分支。本经主要沿桡神经分支区域内循行,这可能成为经络实质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调查了31例糖尿病患者12项肤纹参数,对各型指纹百分频率、各手指各种纹型百分频率、左右手相对应手指各种指纹组合格局百分频率、手指纹类型≥8和=10者出现频数及百分频率、手掌各主线走向频数和百分频率分布、轴三角百分距离tPD和atd角和a-b脊纹数(a-bRC)以及掌纹等9项进行了调查和测量,其参数与正常人对比经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显著。其中:轴三角tPD和atd角的相对频数分布常态曲线二者皆呈正偏态。将二组数据间按回归分析得直线回归方程,回归系数b的t值为5.3113(P<0.001)两组相关系数r值为0.6855(P<0.01),表明二者高度相关。观察值的变异系数tPD大于atd角,表明atd角分布范围较小,比较稳定。指脊纹总数(TRC)、通贯手(猿线)和指(Ⅱ-Ⅴ)单屈纹的频率等参数值偏高,TRC均值为145.23±6.25,有猿线的人占64.52%,指远侧指间关节单屈纹频率为62.50%。糖尿病人此三项的参数值高于正常人群,差异显著,可成为糖尿病患者肤纹的主要特征,并可供临床关于糖尿病辅助诊断参考的标准。  相似文献   
7.
前言从1884年以来人们就发现了组蛋白,此后自Stedman夫妇于1950年提出了“组蛋白是遗传基因的抑制体”这一学说以来,对组蛋白的认识又有了新的进展。在60年代的初期,发现组蛋白是抑制依存于DNA的RNA的合成。从60年代后半期到70年代初,继可以区分分子的种类,并确定其为一级构造之后,在组蛋白的分类上又有了新的飞跃的进展。后来又了解到染色质可以被核酸酶所消化,大约可以170个碱基对为一个长度单位而被切断,而在鼠肝细胞核,则以200个碱基对为单位,或以其整数倍被内在的核酸内  相似文献   
8.
序言高等生物细胞(真核细胞)的DNA乃是组蛋白与非组蛋白蛋白质相结合,以染色质(在细胞分裂中期为染色体)的形式存在.非组蛋白蛋白质是由很多组成成分形成,根据细胞的种类及其活性状态而有各种变动。与此相反,组蛋白除特殊者外,只有五种成分,组蛋白是由H1、H2A、H2B、H3和H4构成,几乎没有由于细胞的种类不同而出现量和质的差别。另外,在长的进化史中,组蛋白分子的构造几乎无任何变化的被保存下来。因为这是组蛋白在染色质中所完成的最基本的功能,所以这可能意味着在染色  相似文献   
9.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考试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进行检查、了解和督促。考试是对学生的理论知识、技术技能进行评定的过程,可反馈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成为学生学习的指挥棒。对教师来说,可以从考试中的反馈信息找出教学中的薄弱环节,作为改进教学、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调查了76例(♂44,♀32)1、2和3岁中国小儿无名动脉和颈总动脉的位置、长度、周径、分支部位和分支型。1.76例小儿无名动脉与气管的位置关系,共分三型:第1型2例(2.63±1.84%);第2型33例(43.42±5.72%),第3型41例(53.95±5.71%)。2.76例小儿无名动脉分支部位,在胸锁关节上缘上方者57例(75.0±4.96%),在胸锁关节后方者19例(25.0±4.96%),小儿较成年人高。 3.76例1、2和3岁小儿无名动脉平均长度分别为20.7±0.42毫米、19.2±0.56毫米和21.8±0.94毫米。平均周径分别为19.8±0.64毫米、20.3±0.21毫米和21.0±0.51毫米。4.76例小儿无名动脉有63例(82.9±4.32%)单独由主动脉弓发出;另外13例(17.1±4.32%)与左颈总动脉先形成共同干而后发出。在76例无名动脉中,有71例(93.42±2.84%)在走行中并不发支,但有4例(5.26±2.56%)直接由无名动脉发出甲状腺最下动脉,有1例(1.32±1.31%)由共同干发出甲状腺最下动脉。5.小儿颈总动脉的分支部位平均位于第3、4颈椎椎间盘上缘高度,小儿较成年人高。6.颈总动脉分支所形成的夹角,共分三型,在152侧中锐角型60侧(39.5±3.96%);弓状型40侧(26.3±3.57%);中间型52侧(34.2±3.84%),小儿锐角型较多于弓状型。7.1、2和3岁中国小儿颈总动脉平均长度:右侧分别为42.9±1.55毫米、45.7±0.57毫米和47.8±1.50毫米;左侧分别为59.0±1.10毫米、56.7±2.99毫米和64.9±1.62毫米。平均周径:右侧分别为14.8±0.77毫米、16.3±0.14毫米和16.6±0.19毫米。左侧分别为15.6±0.61毫米、16.6±0.13毫米和17.3±0.40毫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