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双层蚕丝支架复合脂肪干细胞(ADSCs)构建的组织工程膀胱补片在膀胱修复重建中的效果。方法 2020年5月至2021年3月利用家蚕蚕茧获得丝素蛋白(SF)水溶液, 制备由丝素蛋白膜和丝素蛋白海绵组成的双层蚕丝支架。分离培养大鼠ADSCs, 并对ADSCs表面标志物(CD29、CD90、CD45、CD106)进行流式细胞鉴定。将ADSCs种植在双层蚕丝支架上构建组织工程膀胱补片。将36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组织工程膀胱补片组(SF-ADSCs组, 15只)、双层蚕丝支架组(SF组, 15只)、对照组(6只)。SF-ADSCs组和SF组分别将组织工程膀胱补片和双层蚕丝支架包埋于大鼠的大网膜, 以促进移植物血管化。包埋7 d后, 两组分别处死3只大鼠, 行HE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查评估血管化情况。SF-ADSCs组(12只)和SF组(12只)于膀胱顶部切除超过50%的膀胱组织, 保留三角区和输尿管开口, 分别采用大网膜包埋后的组织工程膀胱补片和双层蚕丝支架修补膀胱缺损;对照组在充分暴露膀胱组织后随即关闭切口。术后4周, SF-ADSCs组和SF组分别随机取6只大鼠, 观察膀胱组...  相似文献   
2.
针对泌尿系疾病导致的组织器官损伤和缺失,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存在局限性。组织工程通过对细胞、生物支架和生物相关分子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替代或再生受损组织器官的治疗手段。三维(3D)生物打印技术作为新兴制造技术,能对载有细胞的生物材料精确控制,进一步推动着组织工程领域的发展。本文综述了3D生物打印技术在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和应用,并讨论了目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和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一种生物可降解输尿管载药支架材料,并研究其体内外降解特性、药物释放特性及组织相容性.方法 乙交酯-L-丙交酯-ε-己内酯三元无规共聚物材料、雷帕霉素共溶于三氯甲烷溶液中,溶液蒸发法制备两种规格载药支架材料.将材料浸泡于体外尿液环境中,恒温振荡2、4、6、8、10周后,通过大体形态、电镜扫描观察材料的体外降解情况;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测定材料载药量变化研究材料药物释放特性.将材料包埋于兔两侧椎旁肌,于1、4、12周时手术取出材料行组织染色切片研究材料的组织相容性.结果 体外振荡环境下,4周时管内可见絮状漂浮物,此时质量丢失率约为27%,扫描电镜下材料表面可见细小孔洞,10周时材料降解为泥沙样沉积物.支架载药量逐渐降低,0周组(1412±28)μg与2周组(1335±74)μg载药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周组与4周组(1165±84)μg、4周组与6周组(622±25)μg、6周组与8周组(286±17)μg载药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组织学切片观察急性期表现为手术损伤后炎症反应,植入后期纤维增生不明显.结论 新型生物可降解输尿管载药支架材料肌肉包埋组织学反应轻微,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体外环境下其在降解同时,能持续释放雷帕霉素达8周.  相似文献   
4.
膀胱的修复重建一直是泌尿外科的重点研究方向,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一问题有望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作为组织工程中最常用的支架材料之一,生物来源水凝胶可以模仿天然组织的结构,为细胞提供理想的生存环境和机械支持,其具备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塑性等,在膀胱组织工程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将对各种生物来源水凝胶材料进行介绍,并综述其在膀胱组织工程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由甲基丙烯酸酐化明胶(GelMA)和甲壳素纳米晶须(ChiNC)组成的混合生物墨水的物理特征、生物相容性, 以及3D打印效果。方法 2021年5月至2022年12月, 于100 mg/ml GelMA生物墨水中添加ChiNC, 制备成ChiNC浓度分别为5、10、20 mg/ml的混合生物墨水, 分别命名为GC5、GC10、GC20组, 与未添加ChiNC的GelMA生物墨水(GC0组)共同实验。采用扫描电镜观察4组生物墨水光固化后形成的水凝胶的横截面, 计算孔隙率。称量各组水凝胶溶胀前后质量, 计算平衡溶胀比。将4组生物墨水加入48孔板中, 光固化成水凝胶, 表面种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 于培养基中培养至第1、3、7天分别行CCK-8实验检测吸光度A值, 比较4组水凝胶中细胞的增殖速度。4组生物墨水中添加HUVECs, 打印网格状支架, 于培养基中培养至第1、7天分别行Live-Dead染色, 观察细胞存活率。采用打印挤出成丝实验, 观察各组生物墨水挤出时的连续成丝性, 比较各组的打印效果。采用最佳配比的混合生物墨水3D打印模拟膀胱壁黏膜层、黏膜下层和肌层解剖结...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灌注系统制备输尿管脱细胞基质的可行性方案。方法利用输尿管本身存在的管腔结构,通过灌注系统制 备输尿管脱细胞基质。根据化学洗涤剂的不同特性设置3 个不同的灌注组,单纯SDS 组、单纯TritonX-100 组以及联合组 (TritonX-100+SDS)。利用HE染色,DAPI染色,DNA定量,琼脂糖凝胶电泳评价输尿管脱细胞基质中细胞核的残留情况。采 用Masson’s 3色染色、Alcian Blue染色、胶原含量测定、GAG含量测定、扫描电镜和毒性检测等手段评价制备输尿管脱细胞基质 的三维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结果HE染色和DAPI染色显示联合组制备的输尿管脱细胞基质中没有明显的核物质残留, DNA定量和凝胶电泳证实了这一结果。Masson’s 3色染色、Alcian Blue染色、胶原含量测定和GAG含量测定显示联合组保留 了输尿管脱细胞基质三维胶原结构和生物活性成分。扫描电镜观察联合组制备的输尿管脱细胞基质表面存在大量的孔隙结 构。毒性测定证实联合组制备的输尿管脱细胞基质无毒性。结论本研究灌注系统可用于输尿管脱细胞基质的制备,筛选出一 套比较理想的脱细胞方案,制备的输尿管脱细胞基质可用于输尿管组织工程再造。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