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受亚洲微循环联盟(AUM)委托,泰国生理学会、心脏学会、内分泌学会联合举办的“第三届亚洲微循环大会”(ACM’97)于1997年Ic月20~22日在泰国曼谷举行。这是亚洲微循环联盟两年一度的学术盛会。第一届大会于1993年在日本大贩召开,第二届大会于1995年在中国北京召开。泰国Chulalongkorn大学医学系S.C.Bunnag教授担任ACM’ov大会主席。来自中国、日本、泰国、印度、韩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色列、沙特阿拉伯、以及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澳大利亚、芬兰等共计18个国家的2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B细胞表面功能分子表达的特征及其功能状态,评价以FcγRⅡB1(CD32)为代表的B细胞自身抑制调节机制在SLE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以免疫磁珠法(MACS)分离纯化B细胞。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B细胞受不同激活物刺激后细胞内钙([Ca2 ]i)的反应。用ELISA法检测B细胞与刺激物共同培养后所分泌IgG的量。采用流式细胞术及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细胞膜表面CD32、CD19及IgM的表达水平。结果:(1)以羊抗人μ链的F(ab′)2片段及完整IgG分别刺激SLE患者B细胞时,其[Ca2 ]i反应的比值显著低于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P<0.05)及正常人对照(P<0.01)。(2)分别用葡萄球菌A蛋白(SPA)单独刺激与SPA和羊抗人μ链的完整IgG抗体共同刺激SLE患者的B细胞所分泌的IgG的比值,明显低于RA患者及正常人对照组(P<0.05)。(3)SLE患者与RA患者及正常对照组B细胞上CD19、CD32及IgM的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LE患者B细胞上CD32抑制性信号传导的异常,可能是导致B细胞过度活化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类风湿性关节炎与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多态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第一外显子+869T/C多态性与贵州省汉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10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及110例正常对照组的TGF-β1基因第一外显子+869T/C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与正常对照组+869T/C基因型频率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69 TT基因型RA组高于对照组(34.3%,27%),而+869 CC基因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6.2%,31%);病例组+869T/C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T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9%,48.2%),C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41%,51.8%)。结论TGF-β1基因第一外显子+869T/C多态性与贵州省汉族人群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显著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4.
微血管增生及转基因治疗缺血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生理状态下体内并无微血管增生现象(月经周期中子宫内膜变化是仅有的例外),但在一些病理情况,如损伤愈合、炎症、类风湿性血管炎、糖尿病伴发的视网膜病变等,微血管增生是基本的病理过程。特别是在缺血性疾病及肿瘤发生过程中,微血管增生的意义提示,可能通过调节微血管增生来治疗这类疾病。早在70年代就提出了抑制微血管增生以治疗肿瘤的研究。对于缺血性疾病,首先采用了外源性促微血管增生活性因子,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但是嗣后的研究发现,系统给予外源性重组微血管增生因子,可能促发潜在肿瘤的生长,也可能造成意外的微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五保供养对象生存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式,对茂名市电白区某镇128名五保供养对象进行调查。结果五保户的吃、穿问题已基本解决,但难以全面落实五保供养内容,其中住房、医疗问题较为突出。此外存在集中供养率不高、敬老院处境艰难、救助资金发放渠道不合理等问题。结论政府应加强敬老院建设,提升五保供养标准,完善五保资金发放方式以提升五保供养制度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6.
7.
师萍  肖林生  费樱  余芳 《临床荟萃》2011,26(4):289-291,295
目的探讨贵州汉族人群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基因启动子单个核苷酸多态性与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的发生是否存在关联,以及对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产生的影响。方法采用序列特异性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分析107例RA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IL-18基因启动子在-607/-137位点的单个核苷酸多态性;分别采用乳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检测RA患者的类风湿因子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结果 RA患者组与健康对照组在IL-18基因-607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的分布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51、4.968,P〈0.05),两组在-137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39、1.833,P〉0.05);在RA患者中,类风湿因子阳性率为69.2%,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率为83.2%,IL-18基因-607位点的基因型在抗环瓜氨酸肽抗体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709,P〉0.05),而在类风湿因子阳性组与阴性组间的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59,P〈0.05)。结论贵州地区汉族人群IL-18基因启动子-607位点的多态性与RA的易感性显著相关;IL-18基因启动子-607位点的多态性与RA患者类风湿因子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8.
人类肿瘤可以产生一类不见于正常分化细胞的抗原成份,并可自肿瘤释放入外周血、尿液和其他体液内。 Ha11等首先报告正常人、实体瘤、良性肿瘤以及膀胱癌患者尿内可检出癌胚抗原(CEA),尤其在膀胱癌的阳性率及浓度均较高。利用兔抗血清作补体结合试验。Gozzo等发现在膀胱癌尿中还有另一种不同于CEA的抗原成份。尿路外的肿瘤同样在尿中排泄抗原。文献证实多种癌、肉瘤、黑色素瘤及实体瘤病人尿中均存在肿瘤相关抗原,但这种情况极少见于正常人。当肿瘤切除后,尿内不再有这类抗原排泄。长期随访,常可于临床诊断肿瘤复发之前发现肿瘤相关抗原的增高。作者检测了Utah大学妇癌科各种妇科恶性肿  相似文献   
9.
在Graham(1964)发现子宫颈癌等恶性肿瘤患者体液中具有一类非特异性的免疫抑制成分的启示下,Ueda系统观察了卵巢癌患者血清免疫抑制因子(ISF),认为测定ISF可能发现早期卵巢癌患者。我们曾报道形态学方法检测ISF对判断卵巢癌复发和估计预后的临床价值。本文进一步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因启动子-509C/T多态性与贵州汉族人群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80例SLE患者及95例正常对照组的TGF-β1基因启动子-509C/T多态性。结果:SLE组与正常对照组-507C/T基因型频率分布有差异(P〈0.05),-509CC基因型SLE组高于对照组(35% vs 21.1%),而-509TT型SLE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8.75% vs 36.8%);SLE患者组-509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P〈0.005),SLE组C等位基因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8.1% vs 42.1%),T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41.9% vs 57.9%)。结论:贵州汉族人群TGF-β1基因启动子-509C/T多态性与SLE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