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众所周知,小胶质细胞可以调节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一些方面。在第11.5天的小鼠胚胎中的小胶质细胞定殖脊髓时,它们与背根神经节感觉神经元(SN)的生长中心轴突相互作用,这表明它们可能在SN发育中发挥一定功能。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使用缺乏胚胎巨噬细胞(PU.1敲除小鼠)和免疫细胞消融的小鼠胚胎分析胚胎巨噬细胞消融对SNs早期发育的影响。我们发现,除小胶质细胞外,胚胎巨噬细胞还与来自第11.5天的小鼠胚胎的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C+感觉神经元,TrkB+感觉神经元和TrkA+感觉神经元外周神经突产生交联。免疫细胞剥夺会导致第11.5天的小鼠胚胎的TrkC+感觉神经元和TrkB+感觉神经元初始数量的减少,这与其发育细胞死亡(DCD)的改变有关联的可能性较小,因为其后在第12.5天的胚胎中的数量有短暂增加。在分析的发育期(第11.5~15.5天),它也导致TrkA+感觉神经元数量减少,尽管我们没有观察到他们的DCD有任何变化。与神经元祖细胞可能存在一致性的脑脂肪酸结合蛋白(BFABP-)阴性细胞的增殖在第11.5天的胚胎中增加,而它们的增殖在第12.5天的胚胎减少,这可部分解释从11.5 d观察到的SN亚型产生的改变。此外,我们观察到在缺乏胚胎巨噬细胞的情况下神经胶质细胞祖细胞(BFABP+细胞)增殖的改变。我们的数据表明,胚胎巨噬细胞和小胶质细胞消融调控SN的发育。  相似文献   
2.
Ⅰ型干扰素(IFN-Ⅰ)对于中枢神经系统(CNS)产生有效的抗菌防御是至关重要的,但IFN-Ⅰ也会引起严重的神经疾病(即脑干扰素病),例如Aicardi-Goutières综合征。在CNS中,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在宿主对感染和损伤的反应中具有重要作用,这2种细胞都对IFN-Ⅰ有反应。虽然IFN-Ⅰ信号传导途径在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中是相同的,但这2种细胞对IFN-Ⅰ的应答差异是否存在、程度如何,仍然是未知的。在本研究中,我们探索了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对IFN-Ⅰ,IFN-α的全局转录反应。我们发现在基础条件下,每种细胞类型都有一种独特的基因表达模式,反映了其发育起源和生物学功能。在IFN-α刺激后,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也显示出共同的核心反应,其特征是检测和消除病原体所需的基因表达增加。与星形胶质细胞相比,小胶质细胞对IFN-α具有更广泛和多样的反应,同时有更多的基因表达上调(282 vs.141)和下调(81 vs.3)。在脑干扰素病小鼠模型中也记录了特定IFN-Ⅰ调控基因的进一步验证。本研究结果不仅发现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对IFN-I的反应机制存在相同之处,也存在明显的不同。这些细胞在宿主防御和脑干扰素病发展中都起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转录蛋白的反式激活因子HIV-1 Tat与多巴胺神经元发生变性的神经性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相关。使用在多西环素(Dox)调节下表达GFAP驱动的Tat蛋白的小鼠模型,我们研究了在喙状延髓黑质致密部(SNc)中的小胶质细胞与神经元的交互作用。小胶质细胞和酪氨酸羟化酶(TH)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SNc中小胶质细胞与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比例小于腹侧被盖区(VTA),与此同时,野生型小鼠经过7 d Dox暴露后,这种差异得以维持。野生型小鼠使用Dox对其小胶质细胞密度没有影响。在神经元对HIV-1 Tat的潜在不利影响的敏感性的研究中,我们发现体内HIV-1 Tat暴露选择性地降低SNc中的TH免疫反应性,但不降低VTA中的TH免疫反应性,与此同时,SNc中TH m RNA的水平保持不变。体内HIV-1 Tat诱导不会改变这些脑区中神经元的总数。用全细胞膜片移液管将Tat(5 ng)打入多巴胺神经元降低了自发放电活动。Tat诱导也导致小胶质细胞数量下降,但不导致小胶质细胞活化。因此,多巴胺能表型的消失是由于TH免疫反应性的丧失而不是由于神经元死亡——因为神经元死亡会诱发小胶质细胞激活。我们得出结论,HIV-1 Tat造成低多巴胺能状态的副作用是通过降低TH的免疫反应性和激发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活性而产生的。在体内Tat暴露后小胶质细胞的减少提示小胶质细胞功能的受损,且多巴胺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之间存在双向交互的改变。  相似文献   
4.
外泌体是来源于细胞自身分泌的一种脂质双分子层包裹形成的膜性小体,参与调解机体免疫反应, 作为运输载体参与炎症反应,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治疗过程中也起到一定作用。外泌体在多发性硬化、视 神经脊髓炎、重症肌无力等神经系统免疫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也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中枢 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外泌体的性质、作用、获得、鉴别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NG2胶质细胞是高度增殖的少突胶质细胞的前体细胞(OPCs),广泛分布于整个中枢神经系统(CNS)。在发育过程中,NG2-glia主要分化为少突胶质细胞(OL)迁移至髓鞘轴突纤维,但它们也可作为OPCs保留在成熟的CNS中。有趣的是,灰质(GM)中的NG2胶质细胞在增殖、分化、基因表达和电生理学特性方面与白质(WM)中的NG2胶质细胞有着本质上的不同。本文研究转录调节因子ASCL1在控制GM和WM中NG2胶质细胞分布和发育中的作用。在脊髓中,WM的NG2胶质细胞中ASCL1水平高于GM中的水平。WM和GM的NG2胶质细胞中ASCL1的这种差异水平维持到成人阶段。长期克隆谱系分析显示,即使它们经历广泛增殖以在脊髓中产生大的OLs簇,单个ASCL1+少突胶质细胞祖细胞(OLP)和NG2胶质细胞的后代仍主要限于GM或WM。特异性地在胚胎或成年脊髓中的NG2胶质细胞中条件性删除Asc1导致这些细胞的增殖显著减少,并非分化减少。这些发现表明,ASCL1是CNS中NG2胶质细胞增殖特性的内在调节因子。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薄荷醇经皮吸收促透作用的机制。方法运用光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测薄荷醇对大鼠皮肤角质层结构的变化。结果薄荷醇组的表皮皱折明显增多,表皮间裂隙增宽,层与层间的间隙变得更大;角质层结构疏松,有孔穴样结构,排列紊乱,与表皮分离呈层状,脂质正常的板层状膜状结构大部分或全部消失,出现明显增厚的紊乱排列的中等致密凝絮块状结构。结论薄荷醇影响了角质层的有序排列,使角质层间的空隙变大,结构疏松,皮肤通透性增加。  相似文献   
7.
P糖蛋白(P-gp)作为一种ATP结合盒转运载体蛋白在许多组织中均有分布。P-gp不仅与多药耐药密切相关,而且在维持机体平衡、保护组织器官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多重生理功能,有望成为诸多疾病的诊断指标与治疗靶点。本文就P-gp在人体不同组织中表达与功能的研究现状做简要介绍,阐述P-gp在不同组织中的含量、分布与功能,并从结构、转运机制以及单核酸多态性角度进行分析和解释。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艾纳香油对硫酸沙丁胺醇透皮吸收的影响,为艾纳香油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改良Franz扩散池装置,以豚鼠背部皮肤为体外渗透屏障,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方法测定接收液中硫酸沙丁胺醇的含量,考察0.5%,1%,2%艾纳香油,1%氮酮,以及1%艾纳香油与1%氮酮联合运用对硫酸沙丁胺醇透皮吸收的影响.结果:0.5%,1.0%艾纳香油和1.0%氮酮单独应用时对硫酸沙丁胺醇透皮吸收和贮库效应均具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但1.0%艾纳香油与1.0%氮酮合用时其促透效果较单独使用时降低,2.0%艾纳香油对硫酸沙丁胺醇透皮吸收无显著的促进作用.结论:低浓度的艾纳香油随着浓度升高对硫酸沙丁胺醇透皮吸收有增强作用,但高浓度艾纳香油对硫酸沙丁胺醇透皮吸收无显著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鼻腔给药的地西泮以及与薄荷醇配伍后的中枢抑制作用特点。方法:以鼻腔给药的方式建立小鼠模型,对鼻腔给药的地西泮及其与薄荷醇伍用后的镇静催眠及抗惊厥的中枢抑制作用效果进行评价。结果:与溶剂对照组相比,经鼻腔途径给药的地西泮能抑制电刺激和士的宁引起的惊厥发作并且增强戊巴比妥钠的镇静催眠作用,并与其同剂量腹腔给药的药效相近;薄荷醇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强鼻腔给药的地西泮的药效。结论:地西泮经鼻腔给药能发挥镇静催眠和抗惊厥作用,药效与给药浓度成剂量-效应关系;鼻腔给予同剂量的地西泮与腹腔给药的药效相近;伍用薄荷醇后,地西泮的药效在一定程度上增强。  相似文献   
10.
薛漫清  梁庆  黄钊  聂昊  刘文彬  王晖 《医学教育探索》2012,43(12):2474-2477
目的 探讨薄荷醇对皮肤角质层结构影响的作用机制。方法 大鼠皮肤角质层样本和健康志愿者皮肤给予薄荷醇后,测定全衰减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在皮肤角质层的变化,以确定皮肤角质层结构是否改变。结果 在大鼠皮肤实验中,与对照组和溶剂组相比,氮酮组大鼠角质层中的CH2对称振动(2 854 cm?1)发生了相对位移,角蛋白NH-C=O振动I峰(1 659 cm?1)及II峰(1 637 cm?1)发生了位移,NH-C=O振动I峰发生了裂峰;薄荷醇组大鼠角质层中CH2非对称振动(2 925 cm?1)、CH2对称振动(2 854 cm?1)发生相对位移。在人体皮肤试验中,与对照区和溶剂区相比,氮酮组CH2非对称振动(2 921.5 cm?1)和CH2对称振动(2 852.1 cm?1)发生了3~4个波长位移;薄荷醇组CH2非对称振动(2 922.7 cm?1)和CH2对称振动(2 853.8 cm?1)发生了3~4个波长位移。结论 薄荷醇可能是通过改变角质层中脂质的构象,使角质层脂质双分子层的流动性增加、有序致密结构改变,降低皮肤屏障作用,从而使药物的透过性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