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9篇
  2022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沙尔威辛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毒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确定推荐Ⅱ期临床研究的剂量。方法:共入选29例患者,沙尔威辛分为9个剂量组,由初始剂量15 mg•m-2•d-1开始逐渐增加至30,45,60,75,90,105 mg•m-2•d-1,加入生理氯化钠溶液500 mL静脉点滴2 h,连续3 d,其中第7剂量组为90 mg•m-2•d-1连续4 d,第8剂量组为90 mg•m-2•d-1连续5 d,第9剂量组为105 mg•m-2•d-1连续5 d,21 d为一周期,每剂量组3或4例。观察药物对人体各系统的影响及毒性反应。结果:沙尔威辛的毒副反应比较轻微,除了血管刺激疼痛外主要还包括Ⅰ/Ⅱ度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发热及皮肤潮红等,所有的毒副反应均在停药2周内恢复。没有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爬坡最高剂量为105 mg•m-2•d-1连续5 d。结论:沙尔威辛对恶性肿瘤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建议Ⅱ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为90 mg•m-2•d-1连续5 d,21 d为一周期。  相似文献   
2.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一种来自皮肤的软组织肿瘤,较罕见,具有向皮下组织侵袭和局部复发的倾向.由于DFSP的侵袭特性,即使经保留相关组织的手术切除,也可能引起严重的外观缺陷或致残.本文回顾性分析了1例经2次手术后复发的DFSP患者,观察在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后接受外科手术的疗效,探讨伊马替尼术前辅助治疗对治疗DFSP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BRAF基因在黑色素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中国黑色素瘤患者中BRAF突变率为25.9%,最常见的突变位点是BRAF V600E,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预后更差。随着新型靶向及免疫治疗药物,包括BRAF抑制剂、MEK抑制剂、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程序性死亡受体-1配体(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 ligand,PD-L1)抑制剂、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 4 (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 4 ,CTLA-4 )抑制剂等的出现,近年来BRAF V600突变型黑色素瘤在辅助治疗及系统治疗中取得了很大的突破,本文旨在对BRAF突变型黑色素瘤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肾外恶性横纹肌样瘤(extrarenal malignant rhabdoid tumor, EMRT)是一种好发于婴幼儿的高度恶性小圆细胞肿瘤,成人发病极其罕见.笔者在临床中诊治1例成人盆腔恶性横纹肌样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抗肿瘤药物沙尔威辛是我国自主研制的一种新的非DNA嵌入型拓扑异构酶Ⅱ抑制剂,临床前研究表明,其具有显著的体内外抗肿瘤活性,独特的抗肿瘤多药耐药作用以及多种与抗肿瘤有关的其他作用,且耐受性良好.现就其化学结构、抗肿瘤作用机制、药效学、毒理学、一般药理学和药动学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盐酸洛拉曲克治疗恶性肿瘤的Ⅰ期临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盐酸洛拉曲克治疗恶性肿瘤的安全性,不良反应与剂量的关系,确定推荐Ⅱ期临床研究的剂量.方法:共入选18例患者,盐酸洛拉曲克剂量分为6级,由初始剂量100mg·m-2·d-1开始逐级增加至200,340,570,740,920mg·m-2·d-1,加入5d输液泵持续静脉点滴,21d为一周期,每剂量水平3例.观察药物对机体各系统的影响和毒性反应.结果:盐酸洛拉曲克主要毒性反应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降低)、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黏膜炎,毒性反应恢复较快,无药物相关性死亡病例.毒性反应与剂量相关,740mg·m-2·d-1以下的剂量组主要是Ⅰ/Ⅱ度毒性反应,920mg·m-2·d-1剂量组均出现Ⅲ或Ⅳ度毒性反应.洛拉曲克的剂量限制性毒性(DLT)为骨髓抑制(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和血小板降低)、腹泻、口腔黏膜炎.最大耐受剂量(MTD)为920mg·m-2·d-1.结论:盐酸洛拉曲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的耐受性良好,建议Ⅱ期临床研究推荐剂量为740mug·m-2·d-1×5d,21d为一周期.  相似文献   
7.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疫情仍严重影响着世界各国的医疗卫生体系,而恶性肿瘤患者由于较低的免疫功能状态及更多的风险暴露,影响更甚。本文通过检索PubMed数据库中与本研究目的直接相关的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参考相关诊治指南,总结了国内外关于恶性肿瘤与COVID-19相关的研究数据,以论述该人群的个体防护、抗肿瘤治疗、合并感染的转归以及患者的临床管理策略。我们发现恶性肿瘤患者感染COVID-19的概率更高,临床预后更差,尤其是肺癌和血液系统肿瘤。全身化疗可能延缓人体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 virus 2,SARS-CoV-2)的清除时间,进而对COVID-19的临床结局产生负面影响,部分内分泌治疗药物、靶向药物对其影响较小,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方面的证据尚不够充分。临床工作中,加强肿瘤患者的个体防护、合理调整抗肿瘤治疗方案、优化临床诊治流程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背景与目的:中国及亚洲部分国家和地区的恶性黑色素瘤(malignant melanoma,MM)患者的预后显著低于欧美人群,主要是因为肢端型黑色素瘤(acral melanoma,AM)无论是在生物学行为、临床特征、预后以及药物的疗效(主要是免疫治疗)上都差于皮肤型黑色素瘤(cutaneous melanoma,CM)。近5年在MM外科治疗和药物辅助治疗选择方面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本文回顾性分析近5年单中心经手术治疗的AM及CM患者的生存变化和相关的独立预后因素。方法:对2017—2021年在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诊治中心接受外科治疗的MM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通过病史回顾和随访收集患者完整的基本信息、原发灶特点、淋巴灶转移特征和生存状态,剔除黏膜型、原发不明、随访时间短于6个月的病例。通过生存分析和多因素分析,探讨患者生存的差异和相关预后因素。结果:本研究共入组585例黑色素瘤患者,其中AM 397例,CM 188例。中位年龄59(19~89)岁,女性占54%。AM和CM在性别、年龄、原发灶位置、基因突变分布和辅助治疗等方面存在差异,但在Breslow深度、溃疡、淋巴结转移等肿瘤负荷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位随访时间为24个月,中位无疾病生存期为36个月,1、2年无复发生存期(relapse-free survival,RFS)分别为75.6%和61.2%。但两亚型的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M中RFS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原发灶溃疡(HR=2.265,95% CI:1.257~4.080),NRAS基因突变(HR=1.816,95% CI:1.211~2.725),较晚的N分期(N1、N2、N3相较N0的HR分别为1.850、4.085、4.191);保护因素为女性(HR=0.636,95% CI:0.433~0.933)和上肢原发灶(HR=0.259,95% CI:0.105~0.639)。CM中RFS的独立风险因素包括:原发灶溃疡(HR=4.073,95% CI:1.718~9.654),较晚的N分期(其中N3期的HR=5.482,95% CI:2.385~12.601)。结论:预后分析发现,原发灶的肿瘤负荷仍旧与CM和AM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而NRAS基因的突变状态则提示AM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9.
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brosarcoma protuberans,DFSP)是侵袭性较差、生长比较缓慢的皮肤肉瘤,区域或远处转移<5%。在DFSP中偶尔可发现部分区域为纤维肉瘤样隆突性皮肤纤维肉瘤(dermatofi brosarcoma protuberanswith fibromatous areas,DFSP-FS),这些肿瘤侵袭性强,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锁骨切开入路手术治疗锁骨后方侵袭性肿瘤的可行性、安全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骨软组织外科收治的12例锁骨后方软组织侵袭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例、女7例,年龄18~74岁;黏液纤维肉瘤4例,侵袭性纤维瘤4例,肌纤维母细胞瘤2例,骨外骨肉瘤1例,高级别梭形细胞肉瘤1例。肿瘤长径为4~12 cm(中位数为8 cm)。均行锁骨切开+软组织肿瘤切除+锁骨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治疗,术中锁骨劈开位置均位于锁骨中1/3段,术后三角巾制动4~6周。手术并发症按T94分级系统评价,手术前后患肢功能以肌骨肿瘤学会(MSTS)评分标准进行评价。结果 本组12例患者肿瘤均得以完整切除,切缘R0为10例、R1为2例,未见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38(中位数为24)个月。术前患肢功能MSTS评分中位数为28分,术后6个月时评分中位数为28分。局部复发2例(分别为术后2个月和3个月复发),其中1例骨外骨肉瘤患者复发同时发现了脑转移,术后20个月死亡。结论 锁骨切开入路可安全应用于锁骨后方软组织侵袭性肿瘤的切除,术后患侧肢体功能良好,肿瘤控制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