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8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研究脊伤颗粒对大鼠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后运动功能及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大鼠32只作为假手术组,其余118只大鼠采用改良Allen'S打击器制作大鼠SCI模型,将造模成功的9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甲基强的松龙组(下称甲强龙组)、脊伤颗粒组.分别给予假手术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甲强龙组尾静脉注射药物,脊伤颗粒组予以相应药物灌胃.在给药后1、3、7、14 d的4个不同时间点采用BBB行为学功能评分;再分批处死大鼠,取出SCI组织用HE染色观察其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Caspase-3表达阳性细胞,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标记凋亡细胞.结果 (1)BBB运动功能评分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评分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脊伤颗粒组、甲强龙组评分高(P<0.05);与甲强龙组比较,SCI后1、3d,脊伤颗粒组评分偏低,(P<0.05),SCI后7、14 d脊伤颗粒组评分偏高(P<0.05).(2)在平均积分光密度值和细胞凋亡率方面,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数值偏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强龙组、脊伤颗粒组平均数值低(P<0.05);与甲强龙组比较,SCI后1、3d,脊伤颗粒组平均数值偏高(P<0.05),SCI后7、14 d,脊伤颗粒组平均数值偏低(P<0.05).结论 脊伤颗粒能部分恢复SCI后模型大鼠的运动功能并可明显抑制细胞Caspase-3表达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2.
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临床多见。笔者自2000年5月~2005年10月采用手术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本病45例(治疗组),疗效满意,并与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23例(对照组)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背景:国内外少见与上胸椎前路内固定相关的解剖学研究报道。目的:通过测量上胸椎(T1~4)骨骼标本相关解剖学数据,分析上胸椎前路内固定的进钉深度、选择螺钉长度以及钢板、内固定棒的预弯角度。方法:取完整的成人干燥脊柱骨标本,要求有完整的颈胸段,依照《人体骨骼测量方法》的标准和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T1~4各个椎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包括椎体前高、椎体后高、椎体上矢径、椎体下矢径、椎体上横径、椎体下横径、椎体最小横径。取正常成人颈胸段MRI正中矢状位片,分别以T1,T4为端椎用电子量角器测量得Cobb角度数。结果与结论:上胸椎椎体后高均大于椎体前高,从而维持了颈胸段脊柱的生理性后凸。由于正前方安置固定螺钉时有内倾和头尾倾斜的角度,因此实际钉长及进钉深度要大于相应椎体的矢状径。椎体最小横径比上下横径都小,在进行上胸椎侧前路内固定时应参照最小横径的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钉长及进钉深度。正常成人上胸椎MRI正中矢状位片测得的Cobb角为(7.20±2.04)°,内固定过程中在内固定钢板或内固定棒置入之前需根据正常Cobb角进行预弯以便达到紧密贴合。  相似文献   
4.
上胸椎前路钛板与颈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的拔出强度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目前尚无专门用于上胸椎前路的内固定器械,课题组自行研制的内固定器械已申请了专利,仍在进一步研究当中.目的:对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与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装置拔出强度进行比较,探讨上胸椎前路钛板固定的可行性.方法:6例新鲜成人T2~T4尸体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即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组,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组,切除T3椎体和T2/3、T3/4椎间盘组织,同一尸体髂骨上取适当大小的骨块植入T3椎体缺损处,然后分别安装好内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通过传感器测出固定钛板的最大拔出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最大拔出力平均(1 005.11±252.78) N,强于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装置 (469.37±142.75) 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可见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拔出强度优于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装置,由此推断上胸椎前路内固定装置是比较牢固的,为后期临床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5.
背景:国内外少见与上胸椎前路内固定相关的解剖学研究报道。目的:通过测量上胸椎(T1~4)骨骼标本相关解剖学数据,分析上胸椎前路内固定的进钉深度、选择螺钉长度以及钢板、内固定棒的预弯角度。方法:取完整的成人干燥脊柱骨标本,要求有完整的颈胸段,依照《人体骨骼测量方法》的标准和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T1~4各个椎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包括椎体前高、椎体后高、椎体上矢径、椎体下矢径、椎体上横径、椎体下横径、椎体最小横径。取正常成人颈胸段MRI正中矢状位片,分别以T1,T4为端椎用电子量角器测量得Cobb角度数。结果与结论:上胸椎椎体后高均大于椎体前高,从而维持了颈胸段脊柱的生理性后凸。由于正前方安置固定螺钉时有内倾和头尾倾斜的角度,因此实际钉长及进钉深度要大于相应椎体的矢状径。椎体最小横径比上下横径都小,在进行上胸椎侧前路内固定时应参照最小横径的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钉长及进钉深度。正常成人上胸椎MRI正中矢状位片测得的Cobb角为(7.20±2.04)°,内固定过程中在内固定钢板或内固定棒置入之前需根据正常Cobb角进行预弯以便达到紧密贴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富含半胱氨酸蛋白61(cysteine-rich 61,Cry61)表达水平与其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患者160例为观察组,16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ELISA法检测2组血清Cry61水平。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Cry61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及血清Cry61表达差异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血清Cry61的表达差异与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多变量Cox回归法分析血清Cry61对预后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Cry61水平[(1 402.1±532.3)ng/L]高于对照组[(604.6±225.1)ng/L](P0.05);血清Cry61的AUC为0.872(95%CI:0.823~0.910,P0.001)时,其诊断结直肠癌的灵敏度为77.5%,特异度为95.0%;Cry611 357ng/L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率(43.75%)、血管浸润发生率(52.50%)和TNM分期Ⅲ~Ⅳ期比率(66.25%)均高于Cry611 357ng/L患者(25.00%、31.25%、47.50%)(P0.05);Kaplan-Meier分析显示,Cry611 357ng/L患者总生存时间[(501±22)d]低于Cry611 357ng/L患者[(801±35)d](P0.05);单变量Cox回归法显示,血清Cry611 357ng/L、淋巴结转移、血管浸润和TNM分期与结直肠癌患者的总生存时间有关(P0.05);多变量分析显示血清Cry611 357ng/L)是结直肠癌患者的独立预后不良因素(HR=3.298,95%CI:1.331~5.115,P=0.015)。结论血清Cry6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上调,对结直肠癌诊断和预后评估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7.
背景:国内外少见与上胸椎前路内固定相关的解剖学研究报道。 目的:通过测量上胸椎(T1~4)骨骼标本相关解剖学数据,分析上胸椎前路内固定的进钉深度、选择螺钉长度以及钢板、内固定棒的预弯角度。 方法:取完整的成人干燥脊柱骨标本,要求有完整的颈胸段,依照《人体骨骼测量方法》的标准和方法用游标卡尺测量T1~4各个椎体的相关解剖学数据,包括椎体前高、椎体后高、椎体上矢径、椎体下矢径、椎体上横径、椎体下横径、椎体最小横径。取正常成人颈胸段MRI正中矢状位片,分别以T1,T4为端椎用电子量角器测量得Cobb角度数。 结果与结论:上胸椎椎体后高均大于椎体前高,从而维持了颈胸段脊柱的生理性后凸。由于正前方安置固定螺钉时有内倾和头尾倾斜的角度,因此实际钉长及进钉深度要大于相应椎体的矢状径。椎体最小横径比上下横径都小,在进行上胸椎侧前路内固定时应参照最小横径的测量结果选择合适的钉长及进钉深度。正常成人上胸椎MRI正中矢状位片测得的Cobb角为(7.20±2.04)°,内固定过程中在内固定钢板或内固定棒置入之前需根据正常Cobb角进行预弯以便达到紧密贴合。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尚无专门用于上胸椎前路的内固定器械,课题组自行研制的内固定器械已申请了专利,仍在进一步研究当中。 目的:对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与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装置拔出强度进行比较,探讨上胸椎前路钛板固定的可行性。 方法:6例新鲜成人T2~T4尸体标本随机分为两组,即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组,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组,切除T3椎体和T2/3、T3/4椎间盘组织,同一尸体髂骨上取适当大小的骨块植入T3椎体缺损处,然后分别安装好内固定,在生物力学试验机上通过传感器测出固定钛板的最大拔出力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与结论: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最大拔出力平均(1 005.11±252.78) N,强于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装置 (469.37±142.75) N,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可见自行研制的上胸椎前路钛板内固定装置拔出强度优于颈椎前路Orion钛板内固定装置,由此推断上胸椎前路内固定装置是比较牢固的,为后期临床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9.
体外循环术后引起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capillary leak syndrome,CLS)在国内外已有报道,但多发性骨盆骨折术后并发CLS患者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ncRNA HIF1A-AS1在结直肠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结直肠癌患者105例为结直肠癌组,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血清lncRNAHIF1A-AS1相对表达量。将结直肠癌组以血清lncRNA HIF1A-AS1相对表达量中位数分为高表达组(lncRNAHIF1A-AS1相对表达量≥1.51)和低表达组(lncRNA HIF1A-AS1相对表达量1.51),分析血清lncRNA HIF1A-AS1相对表达量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特征间关系;绘制ROC曲线,分析血清lncRNA HIF1A-AS1表达水平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效能;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评估血清lncRNA HIF1A-AS1表达对结直肠癌患者生存率的影响;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癌组血清lncRNA HIF1A-AS1相对表达量(2.81±0.02)高于对照组(0.97±0.01)(P0.05);以血清lncRNA HIF1A-AS1相对表达量1.82为最佳截断值,lncRNA HIF1A-AS1诊断结直肠癌的AUC为0.873(95%CI:0.830~0.916,P0.001),灵敏度为75.5%,特异度为96.0%;高表达组肿瘤低分化(25.00%)、肿瘤直径5cm(48.08%)、T_3~T_4期(46.15%)、N_(1-3)期(40.38%)、M_1期(50.00%)、TNM分期Ⅲ~Ⅳ期(67.31%)比率明显高于低表达组(20.75%、24.53%、22.64%、26.42%、37.74%、37.74%)(P0.05),总生存时间[(481±37)d]短于低表达组[(695±53)d](P0.05),年龄、性别比例和肿瘤位置与低表达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lncRNA HIF1A-AS1高表达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R=3.165,95%CI:1.218~5.085,P=0.008)。结论血清lncRNA HIF1A-AS1在结直肠癌患者中表达上调,其可作为结直肠癌早期诊断和评估预后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