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9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我国儿童早期发展、开展父母积极养育指导和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2017年8-12月在我国14省15个城市4 515名0~5岁的儿童家长中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采用父母养育与家庭适应量表(PAFAS)评价父母对儿童的养育实践情况,包括养育一致性、强迫性、鼓励性和亲子关系以及父母的情绪适应、家庭关系和相互协助等多个维度,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重线性回归探索儿童个体、父母和家庭因素对父母养育实践的影响。结果 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的父母在PAFAS量表中的总得分为21.00(15.00~28.00)分,该得分的变化与儿童年龄、独生子女、分娩方式、父亲文化程度、家长育儿信心、家长情绪、家庭年收入、家庭结构以及寻求专业支持等因素有关,提示我国儿童养育实践情况存在较大差异并受多种因素影响。结论 我国城市地区0~5岁儿童养育实践整体情况良好,养育实践与儿童个体、父母和家庭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关注多重因素的影响有利于提高父母养育技能的培训效果,更好地促进儿童早期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中美婴儿运动表现测试(TIMP)常模,明确本地化研究和修正的重要性,为指导TIMP在国内的推广提供依据。方法经TIMP手册正反译,评估人员培训、信度考核后,分别在华东、华北、华南、华中、西南、西北、东北区域11家医疗机构采样,建立中国TIMP常模,并就样本情况、得分情况及亚组分类与美国常模进行对比。结果中国TIMP常模共13个周龄组,样本总数为1 035例,其中男性占56%,女性占44%,汉族占比95%,少数民族5%,早产儿和足月儿分别占比31%、69%;美国常模共12个周龄组,样本总数为990例,其中男性占52%,女性48%,白种人占58%,黑种人25%,高危、中危、低危婴儿分别占比35%、30%、35%。中国TIMP常模各周龄组得分均值低于同周龄组的美国常模(P<0.01);中国常模第10、50、90百分位数曲线低于美国常模。中国常模足月儿与早产儿亚组对比,大多数周龄组得分无显著差异;美国常模中高危儿亚组得分显著低于低危组(P<0.001)。结论基于两国人口特征和儿童保健发展现状的不同,中美TIMP常模取样人群存在差异。中国常模各周龄组的得分均值低于美国常模同周...  相似文献   
3.
赵静  张亚亚  吕莹  穆立娟 《中国学校卫生》2017,38(12):1903-1905
<正>近年来,我国儿童行为问题的发生率逐年上升,全国各地学龄前儿童心理行为问题的检出率为6%~26%~([1])。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儿童在身心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行为问题,包括品行问题、多动症、学习问题、身心障碍及情绪焦虑等~([2])。3~6岁是儿童自主性探索行为的爆发期,也是引导儿童建立良好行为的关键期。该阶段儿童进入幼儿园,与同龄小伙伴开始互动,也容易显现出一些行为问题,不但影响儿童在学校和社会中的环境适应和人际关系,而且对儿童智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16~30月龄儿童社交情绪问题与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s,ASD)初筛患病风险之间的关系,为基层医院尽早发现儿童ASD高危特征,从而尽早进行ASD的初筛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1月来北京市房山区妇幼保健院做常规保健的542名儿童进行调查。儿童家长在培训过的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填写儿童所在月龄组的ASQ-SE问卷。在同一天或相邻时间内,由对ASQ-SE筛查结果不知情的医护人员指导家长完成M-CHAT-R/F。对ASQ-SE与M-CHAT-R分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社交情绪异常儿童在M-CHAT-R上的分数高于社交情绪正常儿童,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18月龄组=5004.00,U24月龄组=5491.50,U30月龄组=409.00,P<0.001)。社交情绪异常儿童中,用M-CHAT-R初筛发现有ASD患病风险的人数比例较高(18月龄组为86.96%,24月龄组为90%,30月龄组为80%);ASQ-SE分数与M-CHAT-R分数呈正相关(r18月龄组=0.724,r24月龄组=0.693,r30月龄组=0.783,P<0.01)。结论社交情绪异常的儿童中大多数具有ASD的患病风险,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小年龄段社交情绪异常的儿童,建议儿童保健科医生根据实际情况,对儿童采用M-CHAT-R/F量表进行ASD初筛。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北京地区健康儿童血清维生素A、D、E水平。方法 采集北京居住半年以上健康体检儿童的临床资料,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测定血清维生素A、维生素E,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25-羟维生素D [25-(OH)D]水平。结果 健康体检儿童共1 538例,维生素A平均(0.30±0.07)mg/L,亚临床缺乏占5.2%(80/1 538),其中<3岁占70.0%(56/80);可疑亚临床缺乏占47.1%(724/1 538),其中<3岁占50.1%(363/724)。2岁及以下婴幼儿血清水平为(0.28±0.07)mg/L,处于可疑亚临床缺乏状态,母乳喂养儿维生素A水平最低(0.25±0.06)mg/L。268例儿童检测血清25-(OH)D,平均水平为(25.52±10.88)ng/L,缺乏占30.2%(81/268),其中≥3岁占92.6%(75/81)。血清维生素E平均(9.21±2.31)mg/L,正常占85.6%(1 311/1 532),缺乏仅为0.6%(9/1 532),不足占13.8%(212/1 532),且以>3岁为主。维生素A、25-(OH)D、维生素E与年龄的Spearman相关系数分别为0.197、-0.420、-0.319。结论 健康体检儿童维生素A以可疑亚临床缺乏为主,婴幼儿维生素D营养状况良好,学龄及青少年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问题明显,维生素E缺乏少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与其行为问题的相关性,为今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以及家庭养育环境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2016年6月-2017年4月,选取北京市房山区401名3~6岁儿童,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对行为问题进行评测,同时采用3~6岁儿童家庭养育环境量表对儿童的家庭养育环境进行调查。结果 家庭养育环境因子中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环境气氛与品行问题成负相关;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与学习问题成负相关;忽视/干涉/惩罚和活动多样性与心身问题成负相关;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环境气氛与冲动-多动成负相关;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活动多样性/游戏参与、环境气氛与焦虑成负相关;语言/认知信息、情感温暖/自我表达、社会适应/自我管理、忽视/干涉/惩罚、环境气氛与多动指数呈负相关(P均<0.05)。结论 儿童行为问题和其家庭养育环境因素存在关联,创造良好的家庭养育环境有利于培养儿童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7.
目的 调查北京市0~3岁婴幼儿家长养育照护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科学且有针对性的家长养育照护能力指导提供循证支持。方法 2020年7—11月在北京市5所区级妇幼保健院1 514名0~3岁婴幼儿家长中进行问卷调查,采用自编《家长养育照护能力自评问卷》评估家长养育照护能力,包括养育观念与方式、健康护理、营养与喂养、回应性照护、玩耍体验和安全保障6个方面,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探索家长养育照护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家长养育照护能力的总分为(77.81±10.31)分,养育观念与方式得分为(78.81±13.84)分、健康护理(69.43±11.17)分、营养与喂养(78.51±13.06)分、回应性照护(84.00±13.66)分、玩耍体验(73.35±18.84)分和安全保障(82.77±12.80)分。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儿童年龄(1岁:β=-2.09,95%CI:-3.17~-1.02;2~3岁:β=-3.95,95%CI:-5.27~-2.62)、家庭年收入(β=1.39,95%CI:1.16~3.95)、儿童拥有绘本数(β=2.55,95%CI:0....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北京市房山区城镇和农村学龄前儿童骨密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13年4月从北京市房山区城镇和农村分别选取134名和82名3.5~6.5岁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父母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儿童的饮食习惯和生活行为方式等,并测定儿童胫骨中段位置的骨密度及末梢血血红蛋白。结果城镇儿童骨密度(3 637.8 m/s)高于农村(3 485.4 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逐步回归显示,城镇、BMI较低、年龄较高、经常户外活动的儿童骨密度较高。结论北京市房山区农村儿童骨密度较低,应针对影响因素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儿童使用消费品时发生啃咬行为的预测模型。方法对北京市6所医疗机构就诊的1803例儿童进行问卷调查,依据使用消费品时是否发生啃咬行为分为有啃咬行为组(n=617)与无啃咬行为组(n=1186)。随机抽取1442例儿童的临床资料作为训练集构建预测模型,其余作为测试集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单因素分析筛选的指标应用基于机器学习的XGBoost、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和SVM算法构建预测模型。完成机器学习算法对特征重要性的排序,比较6种方法构建的模型对儿童使用消费品时是否发生啃咬行为的预测价值。结果XGBoost、随机森林、逻辑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和SVM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39、0.935、0.921、0.911、0.893、0.772,灵敏度分别为0.771、0.833、0.879、0.838、0.870、0.233,特异度分别为0.928、0.898、0.847、0.874、0.751、0.969。上述6种机器学习算法优劣排序为:XGBoost>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SVM。儿童年龄(OR=0.721,95%CI=0.683~0.761)、儿童受教育水平(小学:OR=0.244,95%CI=0.170~0.352)、主要照顾者对化学物质知识了解程度(了解一点:OR=0.679,95%CI=0.466~0.990)、主要照顾者陪伴程度(经常陪伴:OR=0.471,95%CI=0.347~0.639)、母亲职业(商业服务人员:OR=0.479,95%CI=0.234~0.980)是儿童啃咬行为主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的儿童使用消费品发生啃咬行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中XGBoost的预测效能优于随机森林、Logistic回归、决策树、贝叶斯网络和SVM。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看护人焦虑水平与3岁以下儿童睡眠状况的关系。方法:本研究数据来自2019年“婴幼儿睡眠状况评估量表的编制与评价研究”横断面调查,共纳入1062例3岁以下儿童及其看护人调查问卷。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估看护人焦虑情绪,简明婴儿睡眠问卷评估儿童睡眠状况。运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看护人焦虑水平和儿童睡眠状况的关联。结果:看护人SAS评分平均35(31,41)分,其中63例(5.9%)出现焦虑情绪。在控制潜在混杂因素后,看护人SAS得分与儿童夜醒次数、就寝时间和入睡潜伏期之间正向关联(β=0.19、0.10和0.12,均P<0.01)。结论:看护人焦虑水平与儿童睡眠状况正向关联。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