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1篇
中国医学   9篇
  2005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笔者自1983~1990年应用自拟方心痛灵煎剂超声雾化吸入治疗冠心病心绞痛104例,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04例均为住院病例。其中男71例,女33例;年龄最小者43岁,最大72岁,43~49岁者42例,50~59岁者47例,60岁以上者15例。全部病例均符合1979年上海会议修订的“冠心病诊断参考标准”,属稳定型心绞痛者34例,初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6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与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应用血府逐瘀汤治疗月经性气胸6例临床报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经性气胸是指妇人在月经前或月经期发生的单侧或双侧气胸的病症,常随月经周期而反复发作,严重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本病属临床少见病,鲜有报  相似文献   
4.
升麻鳖甲汤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群才 《国医论坛》1989,4(5):22-23
升麻鳖甲汤(以下简称本方)由升麻、当归、甘草,鳖甲、维黄六味药组成,具有解毒祛风 活血散淤之功,仲景用治阴阳毒。笔者于临床中扩大了该方的应用范围,用治多例属于西医变态反应性或免疫缺陷性疾病,收获卓著,兹录数则如下。 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白×,女,18岁。以“反复发作性全身紫斑一年余”为主诉,于1937年8月12日求诊。  相似文献   
5.
1999-2003年,笔者采取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西药综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3l例,并与同期单纯西药治疗组的30例进行对比观察,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病机尚不清楚,且无特效疗法。2002年2月—2003年9月,笔者应用四神煎加味治疗该病49例,收到良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17例,女32例;年龄44~76岁,平均56.2岁;病程1个月~14a,平均27.6个月;单侧23例,双侧26例。所有患者均有膝关节活动性疼痛,休息或平卧时缓解,下蹲起立困难,膝关节肿胀等;X线检查均显示有不同程度膝关节腔狭窄和骨赘形成。所有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95年所拟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断标准。1.2治疗方法予四神煎加味,方剂组成:黄芪150g、远志60g、石…  相似文献   
7.
升麻鳖甲汤治疗斑疹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群才 《河南中医》1990,10(2):28-30
  相似文献   
8.
四神煎加味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49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也越来越高,因其病因病机尚未完全清楚,到目前为止尚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自2002年2月~2003年9月,我们应用四神煎加味治疗该病49例,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普济消毒饮出自《东垣试效方》,功善疏风散邪,清热解毒,适于风热疫毒壅于上焦头面之证.自1983年以来,笔者采用该方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57例,经临床观察,疗效甚佳,特此报道.一、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57例中,男34例,女23例;年龄大部分在6~14岁之间,只有一例为31岁;患病后直接来我院求治者39例,患病后曾在他院经西医治疗效果不佳而中途转来者18例,全部病例均为住院治疗.(二)诊断依据:全部病例均符合以下标准:①不规则发热.②单侧或双侧腮腺非化脓性肿胀疼痛.③具备头痛,呕吐,嗜睡,谵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 61例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综合疗法,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为80%(p<0.05).结论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有较好疗效,与西药联用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