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解冻移植(FET)周期中第3天(D3)胚胎解冻后当天移植和解冻后过夜培养后移植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2013年5月-12月551例移植胚胎数≥2个D3胚胎FET周期临床结局,根据解冻后胚胎培养时间分为当天移植组(2h-3h)和过夜培养移植组(18h-20h)。再将两组按解冻前胚胎级别分为优胚组(≥2个II级胚胎)、混合胚组(1个II级+≥1个III级胚胎)和一般质量胚胎组(≥2个III级胚胎)。结果 FET周期中,对优胚、混合胚胎和一般质量胚胎,18h-20h组和2h-3h组年龄、平均移植胚胎数和种植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对各级别胚胎,18h-20h组临床妊娠率较2h-3h组有了一定提高(分别为43.21%vs 37.27%;31.37%vs 28.13%;29.41%vs 21.52%),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D3胚胎解冻后过夜培养(18h-20h)不能显著提高D3胚胎FET周期临床妊娠结局。但是,提前解冻有利于实验室灵活安排工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技术中胚胎培养密度对胚胎发育潜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应用延时摄像技术进行胚胎微滴聚集培养的119个周期为研究对象,以同期同条件的IVF/ICSI常规培养患者119个周期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胚胎培养结果的差异;同时比较微滴聚集培养9孔与16孔培养结果。结果微滴聚集培养的胚胎培养方式与常规培养方式比较,卵裂率、D3优质胚胎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分别为98.2%、58.6%、54.1%、31.5%、57.9%,48.5%VS 97.1%、59.0%、49.6%、33.9%、60.9%、5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9孔与16孔D3优胚率有显著性差异(分别为55.7%VS63.5%,P0.05),其余卵裂率、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临床妊娠率和胚胎种植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胚胎培养密度(1-16个/30μl)的胚胎发育潜能相似,延时摄像技术采用的微滴聚集培养与常规传统培养可以获得相似的培养效果。  相似文献   
3.
黎××,女,46岁,一九八二年十二月十七日初诊:患“慢性肾炎”九年,经常化验小便都有蛋白。现症:头痛恶风,食欲不振,四肢无力。双下肢轻度浮肿,舌质淡白,边有齿印,尿少,腰痛,神疲懒言,脉浮虚而数。尿常规:蛋白“ ”,红细胞“ ”,白细胞“ ”。西医诊断:慢性肾炎、肾病型。辨证:“虚性风水”,拟玉屏风散加味。处方:黄芪30克、防风15克、白术15克、蝉蜕12克、黄芩、丹皮、苏叶各10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受精方式对囊胚发育速度的影响及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行囊胚培养和移植的患者资料,按受精方式不同分常规体外受精(IVF)组和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组,观察2组新鲜培养周期的囊胚形成率、移植囊胚后的临床妊娠率、种植率以及冻融囊胚不同胚龄的移植结局,比较不同发育速度的囊胚在新鲜周期和冻融周期的移植结局。结果具有相同D3优胚率时,IVF组囊胚形成率和D5形成率明显高于ICSI组,新鲜囊胚和冻融囊胚移植临床妊娠率和种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D5形成的囊胚比D6形成的囊胚优胚率、囊胚种植率及妊娠率高(P均0.05)。结论受精方式影响囊胚发育速度,IVF受精可以提高囊胚形成率和D5囊胚形成率;囊胚发育速度影响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移植D5囊胚比移植D6囊胚的妊娠率及种植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利用胚胎累积评分法(embryo cumulative score,ECS)预测胚胎发育潜能、胚胎种植率(implantation rate,IR)、临床妊娠率(pregnancy rate,PR)和流产率(Abortion Rate,AR)的应用价值,以便于临床选择更具发育潜能的胚胎。方法:对我中心2011年1 048个IVF/ICSI-ET周期进行回顾分析,其中793个IVF周期及255个ICSI周期,利用ECS计算其分值并依据ECS对种植率、妊娠率及流产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IVF/ICSI周期移植2个胚胎,ECS评分为>18且≤30时可达到62.4%的妊娠率。其中ECS评分为>25且≤30时可达到64.1%的妊娠率,且流产率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ECS评分法对选择更具发育潜能及低流产率的胚胎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