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方法对6例腰椎后路内固定术后感染患者行清创后一期缝合,观察感染有无复发,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及内固定有无松动,评价临床效果。结果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14个月。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发现感染复发;神经功能恢复满意。结论腰椎内固定术后感染早期诊断、早期清创可以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围手术期对合并疾病的有效治疗可以减少术后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下肢骨折术后应用丹参川芎嗪与低分子肝素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45例下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2例)与对照组(23例),对照组患者术后8 h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丹参川芎嗪静脉滴注。两组患者均于术后2周内行彩色多普勒检查评估DVT形成情况,并检查患者治疗期间血常规及凝血功能。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下肢DVT发生率为17.5%,观察组为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无严重出血,其伤口引流量均由少至无,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川芎嗪可有效预防下肢骨折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且不增加术后出血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采用旋入式自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8例胫骨骨折采用闭合复位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固定并随防6~20个月。结果38例骨折均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6~8周。结论旋入式自锁髓内钉对骨折端的血运影响小,固定牢靠,是治疗胫骨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5例髌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9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关节镜辅助下微创内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骨折愈合时间、总体疗效及术后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和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及Lysholm膝关节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疗效优于传统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可作为髌骨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粉碎性Pilon骨折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粉碎性Pilon骨折,依据分型,分别用外固定支架及内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13个月,根据Olerud评定标准,优20例,良14例, 差4例,优良率89.47%(34/38)。结论无论是外固定支架或内固定治疗,均可使骨折端良好复位,固定可靠,均可早期下床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6.
丁斌  郑勇  秦承东  顾健  魏红 《实用骨科杂志》2012,18(10):924-925
目的探讨肘后正中入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均采用肘后正中入路切开复位克氏针交叉固定石膏托外固定治疗,术后4周拆除石膏开始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定期随访,采用Flynn临床功能评定标准进行评定。结果肘关节评定优良28例,中2例。结论肘后正中入路治疗肱骨髁上骨折,具有创伤小、稳定好及临床效果满意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可旋转稳定型假体对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膝关节活动度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收治的68例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可旋转稳定型假体组(简称观察组),以及单纯铰链型假体组(简称对照组),评估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疼痛缓解程度和并发症情况,随访1年评价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4.1%,优于对照组优良率(8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伸直(136.2±14.6)度,对照组伸直(110.4±13.2)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对照组出现并发症3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生活质量指标PF、RP、RE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胫骨近端恶性骨肿瘤治疗中应用可旋转稳定型假体,不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提高临床疗效,而且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羟基磷灰石涂层Schanz钉结合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优越性。方法总结2008年2月~2010年9月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7例,平均年龄71.7岁,应用羟基磷灰石涂层Schanz钉和外固定架﹙Orthofix﹚治疗。结果 17例患者术后均达到骨折愈合,愈合过程中无螺钉及外固定支架的松动。结论羟基磷灰石涂层Schanz钉和外固定架治疗老年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固定稳定,操作简便,创伤小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骨科择期手术中隐性失血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郑勇  秦承东  胡雅斌 《中外医疗》2009,28(26):11-13
目的评估骨科择期手术11手术期的显性和隐性失血量。方法对2003~2008年的107例骨科择期手术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Gross方程推算患者术后平均显性失血量和隐性失血量。结果平均总失血量770mL,其中显性失血量374mL.隐性失血量是396mL(51.4%)。使用自体血回输患者的总失血量815mL,其中显性失血量432mL,隐性失血量是393mL(48.2%),未使用自体血回输患者的总失血量是685mL,其中显性失血量286mL,隐性失血量是399mL(58.2%)。结论骨科择期手术隐性失血占总失血量的比例较高,使用自体血回输不能完全满足机体恢复体循环的需要,在围手术期要注意及时补充血容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早期关节囊减压对无位移型股骨颈骨折的保护作用.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了71例无位移性股骨颈骨折患者行早期关节囊减压和未行关节囊减压的治疗结果.结果 31例早期行关节囊减压的患者有6例患者出现骨折延迟愈合,4例发生股骨头坏死,有效率为67.7%;40例未行早期减压的患者有13例患者出现延迟愈合,10例患者发生股骨头坏死,有效率为42.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73,p<0.05).结论 无位移型股骨颈骨折行早期关节囊减压对术后骨折延迟愈合和股骨头坏死具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