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篇
  免费   6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4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3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30篇
预防医学   11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3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3-2003年本院共收治双侧上尿路结石梗阻致肾后性肾功能衰竭患者31例,经采用血液透析、经膀胱输尿管逆插置管术、经皮肾造瘘术、Ⅰ期双侧取石或择期分期取石术等综合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儿童脑瘫剪刀步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运动疗法、神经阻滞法、肌电反馈法、水疗法、足部矫形器、神经节苷脂等综合治疗小儿脑瘫剪刀步40例,总有效率82.5%,提示综合治疗有利于小儿脑瘫康复。  相似文献   
3.
4.
大规模的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存在明显性别差异。绝经前女性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发病率与男性比例为1∶(3~10)[1],绝经期女性与男性趋于一致。存在这种差异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雌激素对于心血管系统有保护作用,本文就雌激素与女性冠心病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一、雌激素的生物学特性及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雌激素主要在卵巢内产生,在人类机体的主要成分是雌二醇(E2),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女性生殖器官的发育、成熟以及形成女性的副性特征,并对心血管具有保护作用。经过大量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随着对冠心病病例生理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提出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 ACS)的新概念。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和心脏性猝死。研究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由稳定转为不稳定,继而破裂导致血栓形成是ACS最主要的发病机制。上述事件的发生,多数是由于狭窄并不十分严重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继发血栓形成造成的,虽然通过冠状动脉血运重建可纠正严重狭窄,但并不能改变动脉粥样硬化的生物学过程,斑块不稳定的问题仍然存在。因此,研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的机理,及寻找稳定斑块的有效治疗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仅就基质金属蛋白酶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秦勤  李元海 《安徽医药》2015,(2):209-212
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 ,IR)过程中多种因素可导致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response,ERS), ERS参与缺血再灌注(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的发展过程。总结ERS抗凋亡标志物GRP78与促凋亡标志物CHOP在IRI中的作用。 IRI时GRP78与CHOP表达的变化及其作用。明晰GRP78与CHOP参与IRI的机制。  相似文献   
7.
冠心病患者血浆纤维蛋白原与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的关系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 探讨血浆纤维蛋白原 (Fib)水平升高和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 (sLDL)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及两者的关系。方法 采用Clauss法测定 2 3 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64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者血浆Fib水平 ,以密度梯度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sLDL在低密度脂蛋白中所占的比例 ,同时检测血清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 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的结果将冠心病组分为 1支、2支和 3支病变组 ,观察其与Fib及sLDL的关系。结果 冠心病组血浆Fib及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HDL C低于对照组 ) ,P <0 0 5,Fib与sLDL水平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 (P <0 0 5)。sLDL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 (r =0 452 ,P <0 0 0 1) ,与Fib水平呈正相关 (y =4 17x + 4 4 67)。结论 sLDL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Fib与sLDL呈正相关 ,Fib可能间接地对冠心病发病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8.
胡杨  杨宁  秦勤 《天津医药》2018,46(9):963-967
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脉严重程度之间的关 系,并分析NLR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2017年3月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 检查的259例ACS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组)148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NSTEMI组)46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组(STEMI组)65例。比较3组的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淋巴细胞计数(L)、NL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心肌酶谱、血脂、血糖、肝功能等指标的差异。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按照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分为单支病变组(70例)、双支病变组(70例)和三支病变组(119例),比较不同病变支数组间炎性细胞的差异。同时绘制NLR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NLR对急性心肌梗死的预测价值。结果 UA组、NSTEMI组及STEMI组间WBC、N、NLR、hs-CRP、cTnT、CK、CK-MB水平依次升高,STEMI组L值低于U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C、NLR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的增加而呈上升趋势,但仅三支病变组与单支病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LR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5(95%CI:0.814~0.916)。当NLR=4.22时,其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最高,敏感度为72.1%,特异度为95.3%。结论 NLR水平与ACS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并对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作为ACS患者病情的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9.
脂蛋白脂酶基因S447X及HindⅢ位点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基因S447X及HindⅢ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249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的患者及167例经冠状动脉造影证实无冠状动脉病变的对照者进行研究,采用酶法测定血脂各项水平,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分析LPL基因中S447X及HindⅢ多态性.结果:冠心病组与对照组比较,LPL S447X及HindⅢ基因型及等位基因分布频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按血浆TG水平分组可见低TG组(TG<1.7mmol/L)的SX/XX基因型频率及X等位基因频率均明显高于高TG组(TG≥1.7mmol/L),P<0.05.且低TG组中SX/XX基因型与SS基因型比较各项血脂水平(sLDL除外)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S、X、H 、H-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及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LPLS447X及HindⅢ多态性并不是冠心病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但S447X变异由于对血脂代谢产生了有益的影响(TC、TG、LDL-C、sLDL、VLDL-C及ApoB水平均降低,HDL-C升高)因而可被认为是冠心病的保护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5’-核苷酸酶与冠心病发病之间的关系。方法将177例行冠状动脉造影者分为冠心病组和正常对照组,检测其血清5’-核苷酸酶浓度,分析血5’-核苷酸酶和冠心病两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5’-核苷酸酶与冠状动脉病变积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血清5’-核苷酸酶减低(p〈0.05),血清5’-核苷酸酶和冠心病及冠脉病变积分呈负相关。结论血清5’-核苷酸酶可能在冠心病的发病中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