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篇
耳鼻咽喉   5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0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8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3篇
预防医学   8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8篇
  2021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快中子、光子及快中子光子混合射线照射小鼠胸腔后心肌的病理改变。方法:168只小鼠被随机分为中子组、光子组、混合线组(快中子加光子)。分别照射等效快中子、光子及快中子加光子混合射线,每个剂量点均在照射后第3,14和28天分别取6只小颈处死,开胸取出心脏后用10%福尔马林固定,常规切片HE染色后在光镜下观察。结果:在照射后第3、14天和28天,3组小鼠心肌的病理改变基本一致,无显著差异。结论:快中子加光子混合射线照射小鼠胸腔后, 不会加重心肌放射损伤,对临床应用混合射线治疗胸部肿瘤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特点、手术适应证、手术方法及显微手术需解决的一些问题。方法 回顾我院48例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的临床资料,对其进行总结。结果 经显微手术治疗的48例中,症状明显改善46例(95.8%),囊肿缩小或消失42例(87.5%)。结论 显微手术能有效治疗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对儿童颅内蛛网膜囊肿需采取积极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切除颅后窝巨大脑膜瘤至今仍是神经外科手术难题之一.我院自1985年~1995年共收治31例,施行33次显微手术.肿瘤全切除27例.大部分切除4例.痊愈25例,好转1例.死亡2例.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男9例.女22例.平均年龄40.5(11~62)岁.病程2~3年.1.2 症状与体征 依肿瘤在颅后窝附着点部位、大小不同.临床症状亦不一样.①窦汇骑跨天幕上、下脑膜瘤10例.此类肿瘤较大.主要症状是颅高压征,其次是轻微的小脑体征.②小脑桥脑角,  相似文献   
4.
丙氨酸剂量计在放射治疗中的试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6 2年Bradshaw首先提出丙氨酸可以用于剂量测量 ,到1985年国际原子能机构已将此法作为工业辐射加工剂量传递与质量保证的服务项目。丙氨酸 /电子自旋共振剂量测量系统是由丙氨酸剂量计和电子自旋共振谱仪两部分组成 ,笔者旨在寻找一种准确、简便、稳定且能保存的新型剂量计。一、材料与方法剂量计 :选用德国产L α 丙氨酸粉 (质量浓度为89 .0 9g/ml,纯度 >99% )与石蜡按重量比 4∶1压制成直径4 .5mm、长 10mm的圆柱形计量元件 ,元件重量为 2 0 0mg ,两个元件封装在塑料套管内组成一个剂量计。剂量刻度 :将丙氨酸剂量计…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32例岩骨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显微外科治疗的疗效分析,达到提高显微手术的全切率,降低死亡率,改善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岩骨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病人的临床资料,将乙状窦前迷路后幕上幕下联合入路与其它入路的显微外科手术进行比较,总结32例岩骨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的显微手术方法,手术结果和术后处理。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56.3%),死亡2例(6.3%)。经乙状窦前迷路后幕上幕下联合入路22例,全切除18例(81.8%),无死亡。结论:选择好手术入路及运用显微外科技术可以提高岩骨尖斜坡区巨大脑膜瘤的切除率,降低死亡率,对切除困难者,为保证病人术后生存质量,可行次全切除,术后建议行伽玛刀治疗。  相似文献   
6.
脑瘤组织、瘤周组织和脑脊液中的端粒酶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颅内肿瘤组织、瘤周脑组织和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表达情况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 4 6例颅内肿瘤病人 (恶性 2 3例 ,良性 2 3例 ) ,术中取肿瘤组织和瘤周组织 ,术前 1~ 3d和术后 3~ 5d腰穿取脑脊液 (CSF) ,应用PCR -TRAP法检测其端粒酶活性 ,以 χ2 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恶性肿瘤组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 95 .6 % (2 1/ 2 3) ,瘤周组织为 2 1.7% (5 / 2 3) ,术前CSF为 6 2 .5 % (10 / 16 ) ,术后CSF为 4 0 %(2 / 5 ) ;良性肿瘤组瘤组织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为 6 5 % (15 / 2 3) ,瘤周组织为 2 1.7% (5 / 2 3) ,术前CSF为37.5 % (6 / 16 ) ,术后CSF为 0 (0 / 5 ) ;肿瘤全切后脑脊液端粒酶活性阳转阴率 87.5 % (7/ 8) ;恶性肿瘤瘤组织中端粒酶活性的阳性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 (χ2 =4 .6 ,P <0 .0 5 )。结论 :颅内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均有端粒酶活性的表达 ,其表达率后者明显高于前者 ;术前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可用于脑肿瘤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 ;瘤周组织和术前脑脊液中端粒酶活性的检测 ,尤其是术前术后CSF中端粒酶活性阳转阴有望成为评估肿瘤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为了满足放射治疗患者受照剂量的准确与安全,应对放射治疗设备定期进行输出照射量吸收剂量、能量、照射野内射线分布均匀度,灯光与实际照射野一致性、光学距离指示精度等进行测量与较正。现将有关医用加速器产生的X线与电子束,钴-60治疗机  相似文献   
8.
枕骨大孔区肿瘤又称颅脊瘤或者脊颈瘤。文献报告不多。我院自1977年至1986年,经手术及病理证实枕骨大孔区肿瘤20例,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 本组男9例,女11例,年龄为5~49岁。 肿瘤类型及病理 枕骨大孔区肿瘤分为颅脊型及脊颅型二类。前者9例,脑膜瘤8例,星形细胞  相似文献   
9.
颅脑损伤无论是在战时和平时都很常见。严重脑外伤者病情复杂,变化多端。瞳孔的改变对脑外伤的诊断和伤情判断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护理脑外伤病人中,及时发现瞳孔的改变,对于早期诊断脑疝,及时诊治颅内血肿尤其重要,就是在具有较先进检查设备的医院,此项内容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0.
本院于2003年3月至2005年10月,应用微创手术治疗颅内血肿57例,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