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冠状窦血小分子RNA(microRNA,miRNA)表达差异及其调控房颤的机制,早期预警诊断和干预的价值。方法选择15例房颤患者作为房颤组,其中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各5例,选择健康体检者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导管射频消融术前和术中分别取外周血和冠状窦血,使用miRNA芯片进行全基因组miRNA表达谱微阵列分析,Volcano Plot法获得差异表达miRNA,通过mirbase、miranda、targetscan数据库进行靶基因分析。结果房颤组自身冠状窦血与外周血比较,有14个miRNA表达差异显著,其中6个表达上调:miR-1266、miR-4279、miR-4787-5p、miR-4666a-3p、kshv-miR-K12-6-3p、miR-3150a-5p;8个表达下调:miR-892a、miR-3149、miR-3171、miR-3664-5p、miR-3591-3p、miR-4423-5p、miR-4473、miR-574-3p。miR-1266在阵发性房颤、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患者均明显升高,而miR-3171则显著降低。房颤组冠状窦血和外周血与正常对照组比较,miRNA表达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房颤患者冠状窦血更能反映心脏miRNA的代谢与调控状况;外周血miR-3171、miR-892a、miR-3149在房颤发生早期出现,且持续差异表达,有可能成为房颤诊断的标记物;miR-1266、miR-4279、miR-4666a-3p有可能成为未来房颤治疗的干预靶点。  相似文献   
2.
背景:目前以钻铬合金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问题,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关注的焦点。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35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或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1支架置入后24h、3d、5d、1周、2周、3周、4周(n=5)复查冠状动脉及血管造影后取材,分离支架段血管行组织病理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内弹力板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结果与结论:51枚支架成功置入35只犬的越状动脉和股动脉,支架置入后不同时点各组冠状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证实管腔通畅,无狭窄病变,无血栓形成,置入后1周左右支架完全降解。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支架置入后2周开始出现轻微内膜增生.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随行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提示自行研发的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会支架1周内降解,胃入早期末见明显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再狭窄程度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4.
随着政府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该领域的状况已经有了相当大的改善。作为公益性的非营利性组织农村卫生机构,应是政府投入的另一个重点领域。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PCI)后SYNTAXⅡ评分(SS-Ⅱ)对ST段回落(STR)不良的预测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行pPCI的老年(年龄≥60岁)STEMI患者369例,分为SS-Ⅱ低分组(SS-Ⅱ<22)、SS-Ⅱ中间分值组(22≤SS-Ⅱ<28)和SS-Ⅱ高分组(SS-Ⅱ≥28),记录各组pPCI术后1 h的STR不良的发生率,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SS-Ⅱ对STR不良的预测价值,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S-Ⅱ预测STR不良的最佳界值。结果 与SS-Ⅱ低分组和SS-Ⅱ中间分值组比较,SS-Ⅱ高分组有更高的STR不良发生率(50.8%比19.8%和27.6%,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SS-Ⅱ为STR不良的独立预测因子(OR=1.142,95%CI:1.082~1.32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发现,SS-Ⅱ评分为28是预测STR...  相似文献   
6.
背景:目前以钴铬合金为基础的冠状动脉内药物洗脱支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亚急性血栓形成和再狭窄问题,于是生物可吸收支架成为关注的焦点。 目的:评估自行设计制作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的生物相容性、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35只犬均于冠状动脉和/或股动脉置入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枚,分别于支架置入后24 h、3 d、5 d、1周、2周、3周、4周(n=5)复查冠状动脉及血管造影后取材,分离支架段血管行组织病理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测量内弹力板面积、管腔面积、内膜增生面积及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 结果与结论:51枚支架成功置入35只犬的冠状动脉和股动脉,支架置入后不同时点各组冠状动脉及股动脉造影均证实管腔通畅,无狭窄病变,无血栓形成,置入后1周左右支架完全降解。组织病理学结果显示,支架置入后2周开始出现轻微内膜增生,内膜增生面积百分比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高。提示自行研发的冠状动脉内可吸收镁合金支架1周内降解,置入早期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及血栓形成,再狭窄程度轻,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心力衰竭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过去的一年出现了许多成果,包括各种临床指南的更新,以及从基础到临床研究方面的一些新发现。本文将综述这方面的成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