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比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妊娠期糖尿病者90例,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对两组予以门冬胰岛素和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达到标准时间短于B组,胰岛素用量低于B组(P0.05);A组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在妊娠期糖尿病的治疗中应用门冬胰岛素可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减少低血糖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性分析某院患者血药浓度监测数据,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临床合理用药的作用。方法:对某院2015年9种治疗药物监测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监测品种的构成情况,测定频率情况,监测比例情况以及各个监测品种的监测结果及科室分布情况。结果:该院监测例数和测定频率最多的是免疫抑制剂环孢霉素A,占我院所有监测品种次数的80.3%,其次是甲氨蝶呤和他克莫司。他克莫司、甲氨蝶呤、环孢素A和地高辛监测比例均达到60%以上。90.1%儿科患者的42 h甲氨蝶呤血药浓度分布在0.1~1 μmol·L-1。抗癫痫药物中监测次数最多的是丙戊酸,但多数仅监测一次,说明医师和患者对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的重视程度不够。万古霉素和地高辛用药人群为老年人,建议将血药浓度调整在正常范围的中下限。结论:血药浓度"正常"的构成比较高,说明该院临床医师已充分意识到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要性,此外仍需要医师与临床药师密切配合,根据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调整给药方案,有效提高治疗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从药理学机制及安全性价值两方面探讨倍他司汀的临床应用效益,及在眩晕症干预中的价值。方法:随机分组路径下眩晕症患者共60例,分为两组各30例,即JC组和JC+B组。JC组开展基础致病因素对症治疗+盐酸氟桂利嗪口服+天麻素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JC+B组在JC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倍他司汀。比较JC组和JC+B组患者干预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的改善效果、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指标(CP、PV、FIB)、脑血流动力学指标(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治疗7d、14d,JC+B组患者眩晕症状总积分低于JC组(P <0.05);JC+B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高于JC组的76.67%(P <0.05)。治疗后,JC+B组CP、PV、FIB均低于JC组(P <0.05),左、右椎动脉和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高于JC组(P <0.05)。在用药安全性监测上,JC+B组共13.33%的不良反应率,与JC组的10%比较,P> 0.05。结论:倍他司汀的主要作用机理在于改善血液流变学,于眩晕症患者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脑血流动力学,从而增加脑组织血流灌注及供血,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人硫氧还原蛋白结构域蛋白12(thioredoxin domain-containing 12,TXNDC12)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临床价值以及TXNDC12参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机制。方法 基于TIMER2.0和GEPIA数据库分析TXNDC12在肝细胞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选用GEPIA数据库、TCGA数据库分析TXNDC12表达与肝细胞癌患者病理分期和生存预后的关系;选用Linked Omics数据库分析TXNDC12在TCGA-LIHC中共表达基因;进一步探究TXNDC12在肝细胞癌中发生、发展的上游调控机制,分析TCGA-LIHC中TXNDC12的甲基化探针与基因表达水平和患者临床预后的相关性。再选用TCGA-LIHC分析TXNDC12与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XNDC1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组织。随着肿瘤分期的进展,TXNDC12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在肝细胞癌患者中TXNDC12高表达患者总体生存期明显低于低表达患者,且预后模型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与TXNDC12正相关的差异性表达基因有PPIH、MAGOH和BTF3...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