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胃十二指肠穿孔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应用腹腔镜技术实施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15例,开腹手术治疗22例。记录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指标恢复情况。结果腹腔镜手术组手术时间及术后抗生素使用时间与开腹手术组无明显差异,经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他术后统计指标(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进食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腹腔镜手术组均短于开腹手术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胃十二指肠穿孔施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相对安全,近期疗效确切,患儿痛苦小,恢复快,术后美观。但手术难度大,需注意其局限性,更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L-22逆转胆道闭锁肝纤维化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 取人的肝星形细胞系LX-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检测TGF-β1诱导刺激后Notch3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及纤维化相关标志物Collagen I和α-SMA的表达水平。加入外源性IL-22进行干扰,流式细胞术比较干扰前后,Notch3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及LX-2细胞的凋亡情况。结果 在TGF-β1诱导的肝纤维化中,Notch3信号通路基因Hes-1、Hes-5以及Notch3的表达增高(P<0.05),肝纤维化指标Collagen和α-SMA的蛋白表达增高(P<0.05)。同时加入外源性的IL-22后,Notch3信号通路基因Hes-1、Hes-5以及Notch3的表达降低(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同时也显示IL-22可以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凋亡。结论 IL-22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来促进肝星状细胞的凋亡,进而抑制肝纤维化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目的采用门静脉部分缩窄法建立SD大鼠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TPV)的动物模型,观察成模过程中门静脉压力、门静脉及周围组织的结构变化,为临床及基础研究提供可靠、稳定的模型动物。方法将SD大鼠100只,随机分为2组: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组各50只。模型组用21G口径的钝头针对大鼠门静脉部分缩窄术;假手术组仅对门静脉进行游离探查,不进行缩窄。各组分别在术后1、2、3、4、6w随机取出10只,行门静脉测压、门静脉造影、病理学等观察门静脉及其周围组织侧支循环的形成情况。结果假手术组大鼠术后各时间段均未形成门脉高压,门静脉造影未见有侧支循环形成。模型组术后1w即形成门静脉高压,门静脉造影显示术后第3w,肝门区可见向肝性侧支循环,术后6w,门静脉区形成典型的海绵样变性。结论用21G钝针头行门静脉部分缩窄,可以复制出类似CTPV的大鼠模型。术后3w门静脉压力达到高峰,以后稍有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在术后3w门静脉已出现向肝性侧支循环,到6w时形成典型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白介素-32(interleukin-32,IL-32)在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及胆总管扩张(choledochal cyst,CC)患儿肝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变化,从而探讨白介素(IL)-32在胆道闭锁患儿肝脏组织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胆道闭锁患儿35例及未发生胆管炎的胆管扩张症患儿14例为研究对象,划分胆道闭锁患儿为观察组(BA)及胆管扩张患儿为对照组(CC)。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 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WB)方法分别检测胆道闭锁组(BA)和胆总管扩张组(CC)两组中肝脏组织内白介素(IL)-32的表达水平,并对两组间IL-32的表达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同时对BA组中白介素(IL)-32表达情况与肝功能相关的血清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BA组中IL-3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C组(P<0.05);BA组IL-32与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idase,γ-GT)、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肝功能相关指标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研究表明:IL-32与γ-GT、ALT、AST之间呈正性相关的关系(P<0.05)。结论:肝功能相关指标如γ-GT、ALT、AST的检测值随着IL-32表达水平的增高而增高,说明了胆道闭锁患儿肝组织IL-32与其肝功呈正相关的特点,对预测胆道闭锁患儿肝功能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海绵样变性(cavernous transformation of portal vein,CTPV)是指门静脉主十和或其分支完全或部分阻塞后,其周嗣形成大量侧支静脉,或阻塞后再通,是肝脏为保证血流量和肝功能正常的一种代偿性病变,是一种肝外型门脉高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免疫共刺激信号B7-1和B7-2以腺病毒为载体转染神经母细胞瘤(NB)SH-SY5Y细胞株,观察其对肿瘤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以携带绿色荧光蛋白的腺病毒质粒(Ad-GFP)转染SH—SYSY细胞,通过流式细胞仪(FCM)判断转染效率,确定合适的感染倍数(MOI)。分别以空病毒质粒(Ad)及携带B7-1或B7-2的腺病毒质粒转染SH-SYSY细胞,即对照组和B7-1或B7-2组;并以未转染的肿瘤细胞为空白对照(空白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B7-1分子和B7-2蛋白表达,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直接分离和纯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别以效靶比5∶1和10∶1进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后,测定放射性核素闪烁计数(cpm)/min,同时检测上清液中细胞因子IFN-γ及IL-2的分泌水平。结果腺病毒对SH-SY5Y细胞有较高的转染效率,转染后目的基因B7-1和B7-2得到了有效表达。B7-1组、B7-2组cpm值及上清液IFN-γ、IL-2水平明显高于Ad组、SH组(P〈0.01);B7-1组与B7-2组比较,cpm值及细胞因子水平增高无明显差别(P〉0.05)。效靶比5∶1时,与10∶1相比,cpm值及IFN-γ、IL-2含量的增加更明显(P〈0.05)。结论 B7-1和B7-2分子可促进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活化T细胞分泌IFN-γ、IL-2,而B7-1与B7-2两组间cpm值及细胞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丰都县某中心小学食物中毒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年9月25日,丰都县太平乡中心小学因食用剩米饭引起23名学生和家属食物中毒.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头晕、腹痛、心慌.县卫生局接到该乡卫生院电话报告后,立即组织县卫生监督所、县防疫站、县人民医院专业技术人员6人奔赴现场,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和实验检查确认为食用蜡样芽胞杆菌污染的食物所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异性烯醇化酶和X链锁凋亡抑制蛋白对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致病作用,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发病机制研究提供实验、理论依据。方法:收集先天性胆管扩张症根治术后胆囊标本50例为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组及32例非胆系尸检胆囊标本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胆囊中异性烯醇化酶和X链锁凋亡抑制蛋白的含量进行测定,应用疼痛分级对表达量与分级标准进行关系分析。结果:对照组胆囊液中异性烯醇化酶和X链锁凋亡抑制蛋白的蛋白表达水平低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疼痛分级的上升,异性烯醇化酶和X链锁凋亡抑制蛋白水平表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性烯醇化酶和X链锁凋亡抑制蛋白与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的发病可能有关,并有望成为反应先天性胆管扩张症疼痛严重性的一个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miRNA129-5p在胆道闭锁上皮间质转化(EMT)中的作用机制.方法 构建胆道闭锁小鼠模型(实验组),取实验组胆道组织,构建TGF-β1诱导的胆管上皮EMT细胞模型,检测TGF-β1诱导刺激后胆道上皮细胞株EMT相关标志物表达水平,并检测miRNA-129-5p的表达变化.同时转染miRNA-129-5p的前体,比较转染前后TGF-β1刺激下胆道上皮细胞EMT相关标志物及细胞外基质的表达改变.结果 实验组小鼠肝脏肝外胆道呈EMT样改变,miRNA-129-5p在实验组小鼠中的表达水平下调(P<0.05),过表达miRNA-129-5p可以抑制EMT的进程(P<0.05).结论 miRNA-129-5p可能通过TGF-β1通路调控胆道上皮EMT的进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针灸疗法对原发性遗尿症患儿血浆ADH的影响。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5例原发性遗尿症患儿治疗前后白天(10am)及夜间(11pm)血清ADH水平,并测定凌晨(7am)和白天(3pm)血尿液渗透压。结果治疗前组在11pm的ADH水平较10am的ADH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在11pm和10am的ADH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后组患儿10am的ADH水平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11pm则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晨尿(7am)渗透压治疗前组明显低于治疗后组(P〈0.01),而白天(3pm)尿渗透压二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血渗透压二组均相对稳定,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灸疗法对改善患儿遗尿症有明显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刺激机体ADH释放增多而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