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6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慢性阻塞性肺病常导致呼吸衰竭,在抢救治疗过程中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是很棘手的问题,我院1984~1994年呼吸衰竭治疗过程中,有58例合并代谢性碱中毒,现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及诱发因素 本组58例,男36例,女22例,年龄<50岁4例,51~60岁8例,61~70岁29例,>70岁17例。因糖皮质激素应用诱发53例,利尿剂应用诱发49例,呼吸兴奋剂诱发28例,应用碱性药物诱发8例,人工机械通气诱发18例。  相似文献   
2.
3.
王娟萍  吴磊  赵晓军 《现代保健》2010,(29):170-171
目的分析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1~2008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囊性病变的病例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13例经手术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中,上皮样囊肿6例,嗜铬细胞瘤囊变2例,陈旧性出血形成假囊肿2例,原发性肾上腺癌囊变2例,肾上腺转移瘤囊变1例。结论根据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4.
氧疗在内科慢性病和各种急症抢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医护人员的重视。而由湿化瓶引起的院内感染也多有报道,采取浸泡消毒后,传统的沥干方式是以无菌蒸馏水冲净,置于治疗巾上晾干,此方法容易造成少量积水而导致细菌生长。有人对使用中和使用后的湿化瓶进行细菌学检测发现,40%的氧气湿化瓶存在不同程度污染。为此,我们采用不锈钢服药盘沥干湿化瓶,并收到较好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廖兴文  姚胜元  王娟萍 《江西医药》2006,41(10):766-767
我院2006年5月~6月收治因误食工业用盐腌制的咸鸭蛋而致氯化钡中毒患者4例.现将机械通气救治呼吸衰竭的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 自1987年7月至今,我院应用国产GF—Ⅰ型管状消化道吻合器施行食道、贲门、直肠和胃切除吻合术200例,均获成功。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 200例患者中,男137例,女63例。年龄22岁~84岁。贲门癌71例,食道癌35例,胃底癌9例,皮革样胃癌4例,直肠癌41例,直肠多发性息肉2例,胃大部分切除毕罗Ⅱ式37例。贲门癌除6例胸腹联合切口、2例由腹腔打开膈肌进行吻合外,其余均经腹手术,避免了开胸。一例吻合口出血,保守治疗痊愈。2.方法  相似文献   
7.
QT离散度是心电图导联间QT变异的量度,它代表节段性心肌复极差异。到目前为止,国内有关QT离散度的报道已有数十篇,QT离散度的应用已涉及到QT延长综合征,缺血性心脏病,肥厚性心肌病、心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领域。QT离散度增加,反映心肌复极弥散,可能是室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基础,肥厚性心肌病室性心动过速临床较为多见。本文旨在观察此类患者QT离散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氧疗在内科慢性病和各种急症抢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各级医护人员的重视。我科以老年病人为主,他们大多数同时存在心脑、心肺的慢性病变,具有心脑肺等重要器官的慢性缺氧症状,所以医生通常把吸氧作为和药物同样重要的常规治疗,有超过印%的病人使用氧疗。为了使吸氧更为规范,保持吸氧管鼻塞头的清洁、防止交叉感染、提高预防院内感染效果,我科将20ml注射器外包装用于套装鼻塞头,收到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以提高其CT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收集笔者所在医院2001~2008年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3例肾上腺囊性病变的病例的CT及临床、病理资料.结果 13例经手术证实的肾上腺囊性病变中,上皮样囊肿6例,嗜铬细胞瘤囊变2例,陈旧性出血形成假囊肿2例,原发性肾上腺癌囊变2例,肾上腺转移瘤囊变1例.结论 根据肾上腺囊性病变的CT特征,有助于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输注过程中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3年12月剖宫产手术患者24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126例,静脉留置针穿刺前40 min将利多卡因软膏局部涂抹于患者穿刺皮肤处。对照组患者120例,不给患者局部涂抹利多卡因乳膏。两组患者均常规输入羟乙基淀粉注射液。采用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字评分法对两组患者在羟乙基淀粉注射液输注过程中穿刺部位疼痛的评分进行评价。结果对照组患者0级疼痛评分占39.7%,1级疼痛评分占60.3%;实验组患者0级疼痛评分占16.7%,1级疼痛评分占83.3%;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穿刺部位局部涂抹利多卡因软膏能减轻患者术中输注羟乙基淀粉引起的疼痛,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