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1.
目的:应用99mTc-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肺部断层显像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肿块的放射治疗敏感性进行定量分析。材料与方法:对39 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99mTc-MIBI肺部断层显像,分析敏感组与不敏感组早期比率(ER),延迟比率(DR)和滞留指数(RI)之间的区别。结果:敏感组的DR、RI 值明显高于不敏感组。结论:肺部99mTc-MIBI断层显像通过DR和RI两种参数选定,可对非小细胞肺癌的放疗敏感性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目的 对99mTc -甲氧基异丁基异腈 (MIBI)肺部断层显像进行定量分析 ,以预测小细胞肺癌肿块对化疗的敏感性。方法 对 30例肺癌患者进行99mTc -MIBI肺部断层显像 ,分析敏感组与不敏感组ER、DR、RI之间的区别 ,以及它们与P -gp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结果 敏感组的DR、RI值 ,明显高于不敏感组 ,并且RI值与P -gp定性具有相关性。结论 肺部99mTc -MIBI断层显像通过DR和RI2种参数选定 ,可对肺癌的化疗敏感性进行定量评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检测对肺占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疑是肺占位病变的患者行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血清CEA检查,分别计算出以上两种方法以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肺占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与单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相比,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与血清CEA相比,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随访Graves病^131I治疗后发生早发甲低的患者,并按其转归分为暂时性甲低和永久性甲低两组,回顾性分析两组患者在行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前后的一些相关指标的差异,加以对比,以此对Graves病^131I治疗后发生暂时性甲低的患者加以判别,及时确定转归方向,指导临床治疗。方法收集31例Graves病行^131I治疗后发生早发甲低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FT3、FT4、TSH、TPO、TGA)、甲状腺摄^131I率,并分别随访1年确定患者的甲低类型。结果①应用t检验分析显示,暂时性甲低组与永久性甲低组间患者年龄、服^131I总剂量、早发甲低出现时间、FT3、FT4、TSH、TPO、TGA各项指标差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②暂时性甲低组与永久性甲低组间患者的摄^131I率经t检验分析示两者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31I治疗Graves病后发生早发甲低的患者行左旋甲状腺素替代治疗前测得的摄^131I率的不同值对暂时性甲低的判定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断层显像联合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在诊断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PHPT)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63例疑似PHPT患者的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显像与血清PTH的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对照,比较分析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显像、血清PTH检测及两者联合诊断三种方法的诊断效能.结果 99Tcm-MIBI SPECT/CT双时相显像、血清PTH检测及两种方法联合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80.95%、71.43%、97.62%,特异性分别为80.95%、57.14%、90.48%,准确率分别为80.95%、66.67%、95.24%.结论 99 Tcm-MIBISPECT/CT双时相显像联合血清PTH测定较单—检查可明显提高诊断PHPT的灵敏度和准确率,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口服乙酰唑胺(ACZ)负荷试验脑血流断层SPECT一日法连续显像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21例TIA发作患者进行基态和口服。ACZ负荷脑血流断层显像,并对重建后的图像进行影像数据衰减校正、影像减影及影像归一化处理。之后划取感兴趣区(ROI)378处,显像剂为^99mTc-乙撑双半胱氨酸二乙酯(^99mTc-ECD)。结果 根据对感兴趣区进行半定量分析,并根据脑血流对ACZ的反应分成4种类型:A型,皮质区域局部脑血流(rCBF)用药前后均正常216处;B型,基态rCBF正常,用药2h后出现新的rCBF减低区87处;C型,基态时rCBF即有降低,负荷后进一步减低18处;D型,基态时rCBF减低,ACZ负荷后改善57处。结论 口服ACZ脑负荷试验SPECT一日法连续显像,可达到注射ACZ法同样的效果,可观察脑血管的反应、储备力,发现隐匿性缺血病灶,有利于TIA的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检测对肺占位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56例疑是肺占位病变的患者行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与血清CEA检查,分别计算出以上两种方法以及联合应用在诊断肺占位病变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结果: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与单用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相比,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种方法联合使用与血清CEA相比,灵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99mTc-MIBI SPECT/CT同机融合显像联合血清CEA在肺占位病变诊断中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SPECT观察了潘生丁试验前后心肌灌注的变化及心血池显像前后LVEF的变化,探讨了两项检查联合应用在冠心病中诊断价值。资料和方法一、病例选择:正常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40—50岁经各项检查均正常。冠心病组30例,男23例,女7例,年龄37—68岁。诊断按1978年WHO标准,其中无症状心绞痛12例,心绞痛18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