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5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何跃  袁先厚  王伦长  涂汉军  黄宽明  李新建  秦军  王辉 《肿瘤防治研究》2003,30(5):357-358,412,F002
 目的 为了探讨经X刀照射诱导C6脑胶质瘤凋亡及其抑癌基因p16蛋白的表达。方法 建立大鼠C6脑胶质瘤模型 ,经X刀照射后 ,采用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 ,免疫组化SABC方法检测抑癌基因p16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凋亡阳性细胞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p16基因在蛋白水平表达率也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X线可诱导C6脑胶质瘤细胞发生凋亡 ,抑癌基因 p16在辐射诱导凋亡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案选择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效果、特点、适应证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与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按GOS评分评定手术疗效,经显微手术治疗的202例中,术后恢复良好132例,中残38例,重残21例,死亡11例。经血管内介入治疗的56例61个动脉瘤中,54个动脉瘤行可脱性弹簧圈栓塞,1个行单纯支架置入,6个行支架置入+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术后恢复良好35例,中残11例,重残8例,死亡2例。结论显微手术与血管内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各有其特点及适应证。根据动脉瘤的大小、部位、术者经验选择不同的手术方式,均能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3.
神经内镜技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的临床应用。方法应用内镜手术治疗各种颅内病变22例,其中透明隔囊肿3例,脑积水2例,鞍上囊肿1例,单侧室间孔阻塞1例,垂体瘤13例,脑脊液鼻漏1例,桥小脑角胆脂瘤1例。结果用单纯内镜手术治疗7例颅内囊性病变及脑积水,6例症状改善,1例脑积水改行分流手术。用内镜控制的显微神经外科治疗垂体瘤13例,全切10例,次全切3例;脑脊鼻漏修补1例,效果良好。用内镜辅助显微神经外科全切1例桥小脑胆脂瘤。22例病人中2例出现一过性尿崩,1例出现一过性脑脊液鼻漏,1例出现视力恶化,经治疗后均愈。结论内镜治疗颅内囊性病变,手术副损伤小,疗效确切;内镜下经鼻腔切除垂体瘤,微创、安全、有效;神经内镜辅助显微外科可提高手术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冷冻后G4 2 2胶质瘤HSP90α和P5 3基因表达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探讨其变化在冻化疗联合应用中的意义。方法 :G4 2 2胶质瘤接种于小鼠后下肢肌腹内 ,长到 2cm大小随机分组实施冷冻 (- 180℃冷冻 90s) ;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SP90α和P5 3的冻前及冻后 6、12、2 4、4 8、72h的表达。结果 :HSP90α的表达在冻后 6h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冻后 2 4、4 8、72h其表达显著增高 ;P5 3基因表达于冻后各时点均增高 ,尤以冻后 2 4h和 4 8h最为显著 (P <0 .0 1)。结论 :冷冻影响G4 2 2胶质瘤的HSP90α及P5 3的表达 ,两者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 ;推测冻后两者的表达变化在冻化疗联合应用中起到关键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通过动态观察冷冻过程中冰球大小与时间的关系 ,为临床冷冻手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用 -190℃ ,直径为 5mm的低温探头对不同液体 (包括蒸馏水、Hank’s液、含小牛血清的培养基、全血和G4 2 2小鼠胶质瘤细胞悬液 )处于 37℃状态下施行冷冻 ,分别记录不同时间点冰球的横径、纵径和重量。用Excel软件绘制成冰球的横径、纵径和重量与时间的关系曲线。结果 :各种液体在 7min内冰球的最大横径和重量迅速上升 ,7min后缓慢上升 ,至 13min时达高峰 ,以后处于平台期。冰球的纵径无明显上升趋势。结论 :各种液体 (包括胶质瘤细胞悬液 )在探头温度恒定时 (- 190℃ ) ,当冰球的最大横径和重量达到一定水平时 ,即使无限延长时间 ,也不会再上升。纵径变化不明显。我们推测对肿瘤组织执行多点重叠冷冻比单点延长冷冻时间更有效。  相似文献   
6.
冷冻神经外科的研究现状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1961年,Cooper以液氮冷冻治疗肿瘤以来,相继有较多的学者进行了神经外科疾病的冷冻治疗。随着冷冻设备的改良和完善,研究者建立了合理的动物脑组织冷冻手术模型并进行了相应的基础实验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①0℃以下相同时间内,脑组织结冻所形成的冰球大小与冷冻头温度无关。②0℃时已经产生冷冻坏死反应。③受冻脑组织术中出血极少。  相似文献   
7.
冷冻治疗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和p21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冷冻治疗对大鼠C6脑胶质瘤细胞凋亡及其调控机制的影响。方法建立C6大鼠脑胶质瘤动物模型,于冷冻治疗后第15天留取标本,以末端标记法(TUNEL)、流式细胞仪(FCM)检测肿瘤细胞凋亡,以免疫组化技术检测p21蛋白的表达。结果冷冻可诱导C6大鼠脑胶质瘤细胞凋亡,上调p21的表达,二者呈显著正相关(P<0.01)。FCM分析显示G1峰前出现典型的亚二倍体峰。结论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冷冻杀伤脑胶质瘤细胞的另一重要机制;p21基因可能参与了这种细胞凋亡的调控。  相似文献   
8.
小檗碱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神经元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观察小檗碱能否对小鼠全脑缺血后细胞凋亡产生抑制作用.方法利用改良的Pulsinelli-Brierley4血管闭塞法制成小鼠全脑缺血再灌注动物模型.TUNEL法原位检测特征性DNA片段.琼脂糖凝胶电泳技术检测DNA梯度带.结果小檗碱组与再灌流各时间段缺血组相比,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P<0.01).缺血组再灌注24h、48h可见典型的DNA梯度带,分别在180、360、540bp等处.小檗碱组未见特征性DNA梯度带.结论小檗碱可以减少小鼠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细胞凋亡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在脑胶质瘤中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由基因编码按特定程序有规律的细胞死亡。凋亡有独特的生化及形态学特点。细胞凋亡与肿瘤发生关系密切。以前人们主要关注的是对肿瘤细胞增殖机制的研究。自有人发现T( 14:18)染色体易位的B淋巴细胞瘤中的原癌基因BCL -2 [1] 后。人们才发现肿瘤发生是细胞增殖过度与凋亡减少导致过量蓄积的结果[2 ,3] 。Rieger[4 ] 等认为肿瘤治疗新方法应从能否诱导细胞凋亡着手。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已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对脑胶质瘤进行化疗、放疗、热疗、免疫治疗、基因治疗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作一简要介绍。1 化学药物与胶质…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给医院经营带来机遇,又使医院面临更加严峻的考验。如何克服困难,抓住机遇,增强竞争实力;湖北省郧阳地区人民医院在资金比较困难的情况下,不等不靠,抓住机遇,开拓进取。一是深化改革,增强活力;二是抓住机遇,增强实力;三是科技兴院,增强动力;四是巩固“三甲”,增强引力,最终赢得了医院发展所需经费,使医院在1995年顺利全面实现千余张病床、千余名职工、亿余元资产、三级甲等医院的¨13工程,从“老乡医院”跃居全省地、市级医院的前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