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1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尿嘧啶及亚叶酸钙组成的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26例晚期胃癌患者采用mFOLFOX6方案化疗,即:L—OHP100mg/m^2,静脉滴注3h,第1天;CF200mg/m^2,静脉滴注2h,第1天,5-FU2400~2800mg/m^2,46h泵控持续静脉滴注,3周重复1次,每个患者至少接受4个周期化疗。结果全组26例均可评价疗效,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9例,进展5例,总有效率12例(占46.15%)。14例初治患者有效率为50.00%,12例复治患者有效率为41.66%。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5.3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0.5个月。毒副反应主要为周围神经炎、骨髓抑制及胃肠道反应等。结论mFOLFOX6方案治疗晚期胃癌近期疗效好,毒副反应可耐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本文应用冷冻复型电镜技术,对6例不同胎龄的胎儿肝脏进行了观察。发现肝细胞膜的膜内微粒,随胎龄增长由均匀变为不均匀;肝细胞的狄氏间隙面和胆小管腔面的微绒毛由少而多;缝管连接仅见于两肝细胞相邻面,未见桥粒。紧密连接仅见于几个肝细胞间的胆小管四周;肝细胞核每μm~2上的核孔数及其所占核表面积随胎龄增长而加大。核孔直径范围为67~100 nm。胞质内有丰富的细胞器,如成层排列的粗面内质网、清晰的高尔基复合体、成群存在的小泡小管状滑面内质网以及许多圆形线粒体等,它们与胎龄的增长无明显关系。肝血窦内皮筛板区有成群分布、大小不等的内皮孔,12、28、32、40周者,每μm~2上分别为4、12、19、25个,其所占测算区表面积依次为5、8、10、31%;内皮孔直径为81~125 nm。在胞质多的内皮细胞突上无孔,但有吞饮泡。细胞核核孔稀少。内皮外无基膜,其与贮脂细胞和星状细胞间未见连接装置。狄氏间隙随胎龄增长由小变大,其间微绒毛由少至多,造血灶于32周前普遍存在。以上各细胞膜的PF面膜内微粒均较EF面多,尤以肝细胞者最多。  相似文献   
3.
近三十年来,许多人应用电子显微镜对各种动物和成人的晶状体进行了研究。但是,他们所描述的重点都是晶状体纤维,至于上皮则很少提及。这可能是由于晶状体上皮只有一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对家兔三叉神经节进行了扫描电镜观察,其特点如下:1.神经节细胞的核质内可见许多串珠状染色质丝和细丝样结构,其细丝与内核膜相连,外核膜亦可见密集的细丝,此结构与细胞支架系统相延续。2.核仁的颗粒部由呈环状排列的大颗粒组成,而纤维部则由紧密排列的小颗粒组成。3.神经纤维髓鞘的板层有分枝和融合现象,故使板层形成不规则的网状。有些板层局部扩大呈球状,板层间的间隙也扩大。  相似文献   
5.
本文应用 Faworsky 浸银法,对15例不同发育阶段的胎儿和1例新生儿的合谷与涌泉穴区的各种感受器的发生,进行了观察。发现在4个月以前胎儿的各种组织内,虽然都有小神经束或神经纤维穿行,但看不到有特殊结构可资鉴别的被囊感受器;仅在结缔组织和肌组织中,见到游离的神经末梢,尤以小血管旁较为明显。5个月的胎儿,出现幼稚型的环层小体。以后,鲁菲尼小体、长梭形感受器、肌梭、腱梭和触觉小体等相继分化出其特殊结构。这些有被囊感受器在其发生的早期,都有1根粗神经纤维。在生长分化过程中,都可有由该神经纤维发出的短支,并都有被囊。仅在发育的较晚阶段,因所处位置不同,才分化出具有各种感受器特征的结构。本文的观察所见并结合其他文献表明,成人外周感受器的多样化,是其分布位置与分化程度不同的表现。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 Faworsky 浸银法,对15例不同胎龄的胎儿及1例新生儿的合谷与涌泉穴区内肌梭的发育进行了观察。在6个月以前,肌梭尚未具有其全部组成成分,仍处于原基状态。6个月时,才出现被囊,梭内肌纤维亦分化出核袋及核串纤维,附于梭内肌纤维上的神经末梢也渐趋复杂。随着胎龄的增长,被囊增厚并逐渐出现囊下腔;棱内肌数目增多,至足月胎儿已与成人者相似。肌梭内有粗、中、细三种神经纤维,最粗的感觉神经纤维只有1条,其分支分别止于两种梭内肌纤维的赤道部。本文发现,该种末梢并非由粗神经纤维本身缠绕梭内肌纤维,而是由其横向分支,呈半环状包绕梭内肌纤维的一部,与传统描述不同。在核袋区的一端,有花萼状次级感觉终末;而葡萄状的运动终末,则位于梭内肌纤维两端。此外,还有呈串珠状的细神经纤维,顺梭内肌纤维走行。在新生儿阶段,肌梭的结构已与成人者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7.
应激反应是机体遭到外界强烈的刺激后,经大脑皮层产生的一系列非特异性应答反应,如神经兴奋、激素分泌增多、血糖升高、血压上升、心率加快、呼吸加速等。应该说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只要其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适当,不但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而且对保护机体有益。  相似文献   
8.
对人眼房水内维生素C的含量在国内外均已有报导,但维生素C在人晶体内的分布与含量则报导较鲜。为探讨不同发育时期人晶体内维生素C的变化情况,我们应用显示晶体内维生素C的组织化学方法,对不同胎龄的胎儿晶体内维生素C的含量与分布进行了初步研究。材料与方法取产后窒息或自愿人流的正常人胎眼新鲜晶体12例。其中2个月胎儿晶体2例,4个月2例,6个月2例,7个月1例,8个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5例正常人14~32周水囊引产胎儿肝脏,进行了光镜、超薄切片和冷冻复型电镜的对比观察,发现并证实了: 1.肝细胞有明、暗之分, 2.肝细胞内有胆小管, 3.小叶间胆管由肝小叶的界板细胞形成,而构成管壁的上皮细胞也有明、暗之分。最后,根据观察所见并结合已有文献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扫描电镜对10例不同胎龄人(12~38周)胎儿肝表面间皮进行了观察。研究结果发现各例间皮细胞表面都有微绒毛,但其长度、粗细和分布的疏密程度有所不同,经测算不同胎龄之微绒毛长度:12周时为1.00μm,以后逐渐增长至32周时为1.80μm,而38周者又减低为1.20μm,直径变化在0.10~0.19μm间。每平方微米的微绒毛数随胎龄增加而增多。本文对不同胎龄间皮之间的差异进行了描述,并联系其机能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