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肺动静脉畸形临床罕见,是由肺动脉与肺静脉直接相通形成血管短路引起的一种心外右向左分流性病变,临床表现与分流量大小及是否出现并发症相关,随着多层螺旋CT广泛普及应用,在肺动静脉畸形诊断中的价值越来越受到重视。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8月至2014年12月确诊的肺动静脉畸形7例,其中男性2例,女性5例,年龄22~67岁,平均38±6岁。2例体检或其他疾病行肺部检查偶尔发现,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测定代谢综合征(MS)合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患者心包内脂肪(EAT)、胸内脂肪(IAT)体积,探讨EAT、IAT体积、EAT/IAT比值与其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收集山西省人民医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就诊的单纯MS患者97例,MS合并CHD患者118例.所有研究对象在64排CT扫描机上进行钙化积分及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CTA).应用半自动Volume软件程序逐层手动描画心包内、外脂肪轮廓,并计算出相应EAT、心包外脂肪(PAT)、IAT体积,分析EAT、PAT、IAT相关危险因素及两组患者间EAT、IAT体积、EAT/IAT比值与钙化分级、钙化积分、Gensini积分的相关性.结果 (1)MS合并CHD组年龄大于单纯MS组[(60.6±11.4)岁vs.(57.9±8.7)岁,P=0.001],有阳性心血管病家族史(29.7%vs.21.6%,P=0.03)、EAT[(98.3±41.4)cm3 vs(82.2±39.7) cm3,P=0.001]、IAT[(171.3±64.1)vs.(156.2±48.1) cm3,P=0.001]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显著增高[(7.1±1.8)%vs.(6.6±2.3)%,P=0.02],而总胆固醇(TC)[(4.9±1.2) mmol/Lv vs.(5.4±1.0)mmol/L,P=0.00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3.0±1.1) mmol/L vs.(3.6±1.0)mmol/L,P=0.03]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1.0±0.4) mmol/L vs.(1.1 ±0.3) mmol/L,P=0.04]低于单纯MS组.(2)单纯MS者EAT、PAT、IAT体积均与性别、BMI、腰围、糖尿病、高脂血症相关(P<0.05); MS合并CHD者EAT、PAT、IAT体积均与BMI、腰围正相关(P<0.05).(3)MS合并CHD组EAT、IAT与钙化积分(r=0.45,P=0.017;r=0.5,P=0.013)、Gensini积分相关(r=0.476,P=0.015;r=0.563,P=0.017),而EAT/IAT比值与钙化分级、Gensini积分无关,与钙化积分呈负相关(r=-0.321,P=0.028).结论相同BMI及腰围下MS合并CHD心包周围脂肪EAT、IAT体积明显高于单纯MS;MS患者中,无论是否合并CHD,EAT、PAT、IAT体积均与BMI、腰围正相关.MS合并CHD者EAT、IAT体积与Gen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对脑卒中偏瘫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6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均常规进行脑卒中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进行路径式健康教育,在病人入院时和入院后6周采用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表分别对两组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并比较。[结果]入院后6周观察组病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偏瘫病人在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实施路径式健康教育,可提高病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定量分析双源CT灌注扫描各参数在索拉非尼靶向治疗大鼠肝癌模型前后的变化特点,评估各灌注参数与MVD及VEGF之间的相关性的研究.方法 荷瘤大鼠34只,随机分为实验组(26只),对照组(8只).分别给予索拉非尼及含等剂量溶剂的生理盐水20 mg/d,共灌胃21 d.治疗前后应用双源CT分别进行灌注扫描,观察2次灌注参数及肿瘤最大径的变化,第2次扫描结束后行HE及免疫组化检查.结果 (1)实验组大鼠治疗前后肝癌区BF、BV、pBV、ALP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而MPI、PVP、HPI等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肿瘤区域所有灌注参数均无统计学意义.(2)实验组治疗前后肿瘤最大径平均约为(0.828±0.319) cm和(0.573±0.435) cm (P=0.000),对照组肿瘤治疗前后最大径平均约为(0.816±0.401) cm和(1.370±0.332) cm(P=0.005).(3)MIP、ALP分别与VEGF及MVD呈正相关.结论 双源CT灌注扫描能够作为一项非侵袭性替代参数来评估经索拉非尼治疗后大鼠种植性肝癌的血流动力学变化.  相似文献   
5.
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34例前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1986年7月至1987年2月因感染性疾病住院者,但临床与实验检查无AIN 表现34例,年龄2~13岁,男18例、女16例。用抗生素后每3~6天测血与尿LYS、β_2-MG、尿NAG、尿酸性细胞计数。经监测2~25天,有临床症状与实验检查异常的AIN 占20.6%(7/(34)),仅有实验检查异常的AIN占44.1%((15)/(34)),全组发生AIN 者64.7%((22)/(34)),其中95.5%((21)/(22))是在用抗生素2周内发生AIN 的。除临床观察外。作尿LYS、β_2-MG、NAG 监测AIN 发生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6.
儿童患急性肾小球肾炎(AGN)后尿酶改变国内罕有报告,本文对1986年8月~12月住院的32例AGN 血、尿的溶菌酶(LYS)与尿N-L 酰-β-D 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改变、相关的实验结果与临床的相互关系作了  相似文献   
7.
为了寻找毒性低、增敏作用强的乏氧细胞放射增敏剂,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5-溴-,5-甲基-,和5-未取代的3-硝基-1,2,4-三唑-1-乙酰胺类化合物,用HeLaS3细胞进行了体外试验。结果表明5-溴取代衍生物的增敏作用强于相应的5-甲基-或5-未取代的硝基三唑衍生物,但是它们的毒性亦增大。修饰1位乙酰胺侧链也可以改变化合物的增敏作用和亲脂性。在所测定的化合物中TA-101[2-(3-硝基-1-三唑基)乙酰胺]由于有高的增敏作用和低亲脂性,可能是一个有希望的放射增敏剂。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采用MR动态增强扫描成像(DCE-MRI)定量检测兔VX2肝种植瘤模型经索拉非尼靶向治疗前后的变化情况,探讨DCE-MRI进行疗效评估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开腹瘤组织块包埋法制备兔VX2肝种植瘤模型,术后7天,通过MRI检查筛选形状规整、大小基本一致的VX2肝种植瘤实验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经索拉非尼灌胃治疗,对照组采用同等剂量的5%葡萄糖灌胃治疗。实验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行DCE-MRI扫描,并记录肿瘤最大径线及定量参数Ktrans、Kep、Ve、Vp,最后一次扫描结束后,处死实验兔,行HE染色及微血管密度(MV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组化检查。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Ktrans、Kep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e、Vp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Ktrans不同观察时间点的变化趋势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4天后,两组间肿瘤直径增大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免疫组化分析显示两组间MVD、VEGF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Ktrans与MVD、VEGF之间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792和0.651),而其他定量参数与MVD、VEGF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CE-MRI可定量评估索拉非尼对兔VX2肝种植瘤抗血管生成的疗效。容积转移常数Ktrans与MVD、VEGF呈正相关,可反映治疗前后的微循环变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幼年类风湿性关节炎(JRA)的临床特点及不同的治疗方案,加强对JRA的认识,提高治疗效果。方法:比较JRA全身型、多关节型及少关节型共111例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并对几种不同治疗方案及效果进行讨论。结果:111例JRA中,全身型占55%,多关节型及少关节型占45%;实验室检查缺乏特异性;治疗上加用激素治疗者较单纯NSAIDs治疗者临床症状缓解快。NSAIDs 激素 MTX(与NSAIDs 激素 白芍总苷(TGP)治疗者比较,后者副作用小。结论:JAR的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关节痛为主,全身型多器官受损明显,多关节型致残比例最大。治疗上首选NSAIDs.其次可加用激素,白芍总苷因副作用较小。可作为联合治疗JRA全身型和多关节型的一种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0.
〔摘 要〕 目的:分析健脾化湿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的效果。方法:70 例脾虚湿热证溃疡性结肠炎患 者均为 2018 年 9 月至 2020 年 9 月许昌市中医院收治,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 35 例。对照组给予柳氮磺吡 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健脾化湿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临床指标、炎症反应指标〔C 反应 蛋白(CRP)、白细胞介素 –6(IL–6)、降钙素原(PCT)〕。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4.29 %,高于对 照组的 77.14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经治疗观察组患者的大便次数少于对照组,腹痛、便血、腹泻 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 CRP、IL–6、PCT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 CRP、IL–6、PCT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健脾化湿汤 治疗可减轻溃疡性结肠炎脾虚湿热证患者炎症反应,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