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报道带部分趾骨的游离甲瓣移植的手术效果.方法:从1994年6月以来,先后为14例患者行带部分趾骨的游离(足母)甲瓣移植再造拇指,其中拇指Ⅲ°缺损7例,Ⅱ°缺损5例,拇指脱套伤2例.结果:再造拇指全部成活,经6月-12个月随访,再造拇指外形满意,感觉恢复良好,有对掌、内收及背伸功能,能满足生活及工作需要,全部恢复原工作.结论:带部分趾骨的游离甲瓣移植拇指再造术是治疗拇指缺损及拇指脱套伤患者的一种较理想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远期疗效。方法对1997年3月-2002年1月间施行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术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的患者,进行随访并对远期功能进行评价,采用Lazareg肌张力分级标准评定临床效果。结果16例17侧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5.0~9.7年,平均8.6年。手术方式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全根切断10侧,部分切断2侧,高选择性分束切断5侧;其中切断神经根为颈63次,颈816次。术后远期疗效优3例,有效5例,无效8例9侧。结论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切断治疗上肢痉挛性脑瘫远期大多数疗效下降和无效,但术前严格选择痉挛较局限的病例、术中进行高选择性臂丛神经根分束切断、术后坚持长期康复训练仍然能获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经皮深筋膜切开减压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治疗早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在测压机监测下经皮切开深筋膜减压。结果:28例中25例减压效果良好,3例术后骨筋膜室压力逐渐增高而改用传统的广泛切开减压术治疗。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是治疗早期骨筋膜综合征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腰椎髓核成形术中压力监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在椎间盘内压力监测下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压力值变化和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该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6例,并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在测压监测下顺利完成。56例患者经历3~28个月随访,根据“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组腰腿痛手术评定标准”,疗效优28例,良22例,可5例,差1例,优良率达89.2%,有效率为98.2%。疗效优良者腰腿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 射频消融髓核成形术是治疗腰椎盘突出症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在气化前后监测椎间盘内压力则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王万宏  杜远立  熊家伟  胡爱心 《骨科》2017,8(1):30-33,43
目的:观察线缆套绕喙突与锁骨固定治疗新鲜单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2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采用切开复位、线缆套绕喙突与锁骨固定治疗新鲜单侧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39例病人的临床资料,通过其术后X线片评价其恢复情况,采用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对患肩功能进行评定。结果本组病人随访时间为6~60个月,平均为16个月。术后肩关节外观及功能恢复满意,未见线缆断裂和松动的现象。按照Karlsson疗效评价标准对肩关节功能进行评定,其中优30例,良9例,优良率为100%。结论线缆套绕固定喙突与锁骨符合肩锁关节复位固定的生物力学要求,具有疗效好、创伤小、操作简单的优点,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经皮激光椎间盘气化减压术(PLDD)是Choy于1986年率先使用的一种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治疗方法,在我国目前已有多家医院开展了这项技术。髓核摘除术是目前临床上仍普遍应用于治疗单纯腰椎椎间盘突出症的有效方法,已有较多文献报道了他们的禁忌证、适应证及其疗效。我院自2001年5月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星形胶质细胞瘤羧肽酶E(CPE)的表达及其病人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手术切除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脑星形胶质细胞瘤86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组织CPE表达水平,根据染色强度分为高表达和低表达。随访截止2022年3月,记录总生存时间(OS)。结果 86例中,毛细胞型(WHO分级Ⅰ级)20例,弥漫型(WHO分Ⅱ级)22例,间变型(WHO分Ⅲ级)26例。WHO分级Ⅲ级星形细胞瘤CPE高表达率[65.00%(13/20)]明显高于WHO分级Ⅰ级[45.45%(10/22)]、Ⅱ级[34.62%(9/26)]星形细胞瘤(P<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CPE低表达是星形胶质细胞瘤患存预后不良的独立影响因素(HR=3.000;95%CI 1.274~4.462;P<0.001)。生存曲线分析显示CPE低表达组中位OS[12个月(9~38个月)]明显低于高表达组[18个月(14~44);P<0.05]。结论 随WHO分级升高,星形胶质细胞瘤CPE表达水平逐渐降低,CPE低表达与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不良生存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气道廓清技术结合腹式呼吸以及吸气肌训练对脑干出血后肺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择1例脑干出血后伴有肺功能障碍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气道廓清技术、腹式呼吸以及吸气肌训练,观察训练后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经6个周的训练后,该患者的吸气肌肌力指数、肺的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时间内所呼出的气量(FEV1)、FEV1/FVC、呼气流量峰值(PEF)均明显优于治疗前。结论:气道廓清技术结合腹式呼吸以及吸气肌训练可以明显改善脑干出血患者的肺功能,特别针对有肺功能障碍的脑干出血患者,临床操作相对简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一种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介绍一种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方法 根据指南针原理设计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通过动物实验对该装置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由固定在膀胱前壁的永磁铁和固定在下腹壁的报警仪组成,报警仪由指南针开关、电源、蜂鸣器和电源开关组成.膀胱容量的变化导致永磁铁位置变化,永磁铁位置变化导致报警仪所在点的磁场变化,磁场变化可通过具有指南针功能的报警仪来检测.犬的膀胱从初始状态被充盈到200mL,永磁铁上移距离为31.3~34.1mm,平均32.8mm,报警仪指针旋转47~57°,平均52°,膀胱容量与报警仪指针位置具有一一对应关系,两者成正相关(r=1.0,P<0.01).当膀胱充盈量预设为150mL时,使报警仪开始报警的膀胱实际充盈量为135~160mL,平均147.6mL,误差<15mL(10%).结论 由报警仪和永磁铁构成的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能够达到持续监测膀胱容量和报警排尿的目的 ,并具有结构简单、易生产制造、价格便宜、使用方便等优点,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的生物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采用硅胶包埋永磁铁的生物相容性.方法 根据国家标准GB/T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的要求对硅胶包埋的永磁铁进行细胞毒性实验、致敏实验、皮内刺激实验和急性全身毒性实验.采用琼脂扩散法计算永磁铁作用24 h后L929细胞的褪色指数和溶解指数,评价样品细胞毒性.使用样品浸提液对30只雄性豚鼠进行常规诱导和激发,24、48 h观察豚鼠腹侧皮肤的红斑水肿反应等级,评价样品的致敏性.观察2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兔皮内注射浸提液后24、48及72 h局部组织的红斑水肿反应等级,评价样品的皮内刺激作用.观察10只雄性昆明种小鼠经尾静脉注射浸提液后4、24、48及72 h一般状态、毒性表现和死亡动物数,评价样品的急性毒性反应.将永磁铁固定在3条犬的膀胱前壁后2、4及8周,观察犬一般反应和局部病理变化.结果 硅胶包埋的永磁铁具有轻微细胞毒性作用,无致敏作用、皮内刺激作用和急性全身毒性作用.永磁铁植入后,犬耐受性好,精神、食欲及二便无明显异常,切口愈合良好,未发生感染.术后2、4周犬大网膜与膀胱壁在永磁铁周围发生粘连,8周犬下腹壁与膀胱壁在永磁铁周围发生粘连.永磁铁周围的纤维囊壁薄,其下方的膀胱壁增厚,膀胱黏膜面正常.镜下见膀胱壁各层均有不同程度充血和水肿,从浆膜层到黏膜层逐渐减轻.在浆膜层内可见大量的急慢性炎性细胞浸润,血管充血明显,肌层明显增厚,肌间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血管轻度充血.结论 神经源性膀胱排尿报警装置所采用的永磁铁经硅胶包埋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符合临床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