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儿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患儿血D-二聚体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狄亚珍 《浙江医学》2007,29(11):1171-1172
幼年类风湿关节炎(JRA)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结缔组织病,以慢性关节炎为主要特征,并伴有全身多系统受累,是小儿致残的首要原因[1]。血D-二聚体是衡量血栓性疾病纤溶亢进的敏感性指标,在严重感染性疾病并发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患儿中  相似文献   
2.
儿童贝赫切特病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儿童贝赫切特病的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儿童贝赫切特病的临床资料。结果局部处理的同时,口服双氯芬酸钠片和泼尼松龙片维持治疗3个月,病情控制,但停药后3~9个月有6例复发,予以沙利度胺片口服6个月,随访6~1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贝赫切特病临床表现多样,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针刺试验,并排除其他疾病。非甾体抗炎药和激素治疗有效,对复发患者可以应用沙利度胺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血内皮素 (ET)和一氧化氮 (NO)在毛细支气管炎 (毛支 )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 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和分光光度比色法分别检测毛支患儿血ET和NO ,并与正常儿童进行比较 ;检测重症毛支患儿急性期动脉血氧分压 (PaO2 )和二氧化碳分压 (PaCO2 ) ,并与血ET和NO进行直线相关分析。 结果  血浆ET在毛支轻症组和毛支重症组 ,急性期均明显高于正常组 (分别 q =14 6 5 4、12 370 ,P均 <0 0 1) ,缓解期均下降 ,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差别 (分别 q =0 114、0 6 81,P均 >0 0 5 ) ;毛支轻症组和毛支重症组自身对照比较 ,急性期均高于缓解期 (分别 q =16 2 37、11 413 ,P均 <0 0 1)。与血浆ET一样 ,血清NO在毛支轻症组和毛支重症组 ,急性期均显著高于正常组 (分别q =6 95 5、3 338,P分别 <0 0 1和 <0 0 5 ) ,缓解期则下降 ,与对照组无差别 (分别 q =0 771、0 0 89,P均 >0 0 5 ) ;毛支轻症组和毛支重症组不同阶段NO值比较 ,急性期高于缓解期 (分别 q =8 6 30、2 984,P分别 <0 0 1和 <0 0 5 ) ;两组急性期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 q =2 0 83,P >0 0 5 ) ,但重症组低于轻症组。两组急性期血浆ET和血清NO呈明显正相关 (r =0 6 14 ,P <0 0 1)。血浆ET与PaO2 呈显著负相关 (r =-0 793 ,P <0 0  相似文献   
4.
我们于1991年2月~1993年2月发现新生儿窒息合并化脑8例,现就诊断治疗分析如下。 临床资料 男5例,女3例;早产儿3例,足月儿5例;剖腹产3例,头吸及产钳助产各2例,自然分娩1例。羊水混浊4例,早破水3例。Apger评分5分钟<3分4例,<5分4例。发现化脑日龄:2天3例,3天3例,4天2例。8例中4例呈抑制状,4例兴奋状,频繁抽搐6例,发热3例,体温不升3例,角弓反  相似文献   
5.
目前认为气道慢性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是哮喘的基本特征,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功能失衡是支气管哮喘慢性炎症形成的主要原因〔1〕。TH1/TH2细胞分别通过IFN-r和IL-4以互相拮抗的方式调节B细胞CD23分子表达和IgE合成转换。为了进一步探讨IL4/IFN-r的相关性及其在哮喘患儿气道中的作用,我们检测30例哮喘患儿血清IL-4、IFN-r及总IgE含量,并作了分析。对象和方法1.对象:随机选择1999年1月~5月本院免疫专科门诊及病房的哮喘患儿30例,其中发作期15例(发作组),缓解期15例(缓解组),诊断符合全国儿科哮…  相似文献   
6.
病例:女,5.5岁。因反复阵发性咳嗽、咳白色泡沫痰伴食欲差一月。低热四天,拟诊哮喘性支气管炎,于1992年7月9日入院。曾于1990—1991年患哮喘性支气管炎3次,均予以青霉素等治疗痊愈。近三年来无明显低热史,平时纳差、多汗。否认肺结核密切接触史。体检:T37.8,P98,R25,体重16kg,消瘦貌,精神差,面色略苍白.呼吸尚平稳,心率98次/分,律齐,两肺呼吸音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是新生儿窒息后严重并发症 ,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 ,常留下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1,2〕。近年来 ,对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已有报道 ,但剂量差异很大。我院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等剂量纳洛酮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3月入住我院的 4 3例中重度HIE患儿 ,诊断及临床分度符合 1996年杭州会议韩玉昆等〔3〕修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并排除先天性畸形、产伤性颅内出血、多胎及各种感染性、代谢性疾病。按随机原则分为…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患儿免疫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医院儿科收治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患儿72例,作为ITP组,其中ITP组又分为Hp阳性34例,阴性38例;同时选取同一时期在医院行健康检查的儿童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对照组和ITP患儿组的Hp感染率;比较ITP患儿组与对照组及ITP组中Hp阳性亚组与Hp阴性亚组淋巴细胞亚群表达情况;比较ITP组与对照组及ITP组中Hp阳性亚组与Hp阴性亚组血清中免疫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ITP患儿感染Hp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P<0.05);ITP患儿的免疫细胞表达水平较对照组儿童显著改变,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p阳性患儿的免疫细胞表达水平较Hp阴性患儿未发生显著性变化;ITP患儿的免疫因子表达较对照组儿童发生显著性变化,Hp阳性患儿的免疫因子表达水平较Hp阴性患儿发生显著性变化。结论ITP患儿存在Hp感染高发的现象且存在免疫细胞表达水平的明显改变,其中Hp阳性患儿免疫因子表达水平也发生显著变化,值得临床治疗重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脂氧素A4(LXA4)、NF-资B在过敏性紫癜(HSP)患儿尿液中的变化及在HSP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取50例HSP患儿为病例组,其中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20例;同期25例腹股沟疝术前患儿为对照组。留取晨尿,采用ELISA法检测尿液LXA4、NF-资B水平,比较病例组急性期、恢复早期与对照组LXA4、NF-资B水平,并比较HSPN患儿与非HSPN患儿急性期LXA4、NF-资B水平,分析病例组急性期LXA4和NF-资B的相关性。同时收集各组临床资料及病例组24h尿蛋白定量等实验室检查结果,分析HSPN患儿急性期LXA4、NF-资B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急性期、恢复早期尿液LXA4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且急性期显著低于恢复早期(P<0.01);病例组急性期、恢复早期尿液NF-资B水平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且急性期显著高于恢复早期(P<0.01)。HSPN患儿急性期尿液LXA4水平显著低于非HSPN患儿,NF-资B水平显著高于非HSPN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病例组急性期尿液LXA4水平与NF-资B水平呈负相关(r=0.347,P<0.05)。HSPN患儿急性期24h尿蛋白定量与LXA4水平呈负相关(r=0.562,P<0.05),与NF-资B无相关性(r=0.370,P>0.05)。结论NF-资B可能参与HSP发病,并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而LXA4可能为肾脏保护因子,且可能通过抑制NF-资B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川崎病、不完全川崎病(IKD)和发热原因不明患儿血浆N末端脑利钠肽原(NT-proBNP)、血清白蛋白的表达水平,探讨血NT-proBNP、白蛋白水平在早期诊断IKD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酶联荧光分析(ELFA)技术测定246例川崎病患儿(川崎病组)、61例IKD患儿(IKD组)及301例入院时发热原因不明患儿(发热组)人院当天血浆NT-proBNP水平,同时观察血白蛋白等水平.川崎病、IKD患儿行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分心血管损害组及无心血管损害组.对各组间检测指标比较应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各检测指标间关系用Pearson相关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NT-proBNP值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获得鉴别心血管损害的最佳临界值.结果 ①川崎病组、IKD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发热组[(789.1±4.7)、(824.8±4.4)和(92.5±2.3) ng/L,F=230.736,P均<0.05].②川崎病组、IKD组血白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发热组[(33.9±2.8)、(33.8±3.1)和(40.8±3.6) g/L,F=355.648,P均<0.05].③川崎病组、IKD组中心血管损害组与无心血管损害组血浆NT-proBNP水平比较,川崎病组:(2948±3) g/L(103例)和(307±3) g/L(143例);IKD组:(1454±4) g/L(38例)和(323±4) g/L(23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6.464、4.356,P均<0.05).④当血浆NT-proBNP水平≥933.5 ng/L时,鉴别川崎病、IKD患儿是否存在心血管损害的敏感性为88.1%,特异性为89%.⑤当血浆NT-proBNP>250 ng/L时诊断川崎病、IKD的敏感性分别为80.9%、85.2%,特异性均为85.7%.当同时满足血浆NT-proBNP>250 ng/L及血白蛋白<35 g/L时诊断川崎病、IKD的敏感性分别为67.5%、70.5%,特异性均为99.7%.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250 ng/L)同时伴白蛋白下降(<35 g/L)可能是早期诊断IKD的特异性指标,以血浆NT-proBNP≥933.5 ng/L作为诊断川崎病、IKD患儿心血管损害的临界值可较好地兼顾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