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药学   4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为制备抗H9亚型A型流感病毒(AIV)独特型杂交瘤细胞系,运用异种动物间共有独特型理论建立的间接ELISA进行检测.方法本试验采用兔抗H9亚型低致病力AIV IgG作为检测抗原,通过预试验确定了包被抗原的工作浓度为800μg/mL,以间接ELISA方法检测融合细胞培养上清液,筛选到产生抗AIV鸡和兔种间共有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果间接ELISA试验中P/N值达12,效价达到2-4,证明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目的单克隆抗体的能力强.结论该检测方法排除了分泌抗鸡同种型表位以及超变区其他表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从而成为筛选分泌抗H9亚型AIV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分析其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方法 对19株致病性猪沙门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进行检测;对其质粒上的aph(3')-Ⅱa基因进行PCR扩增.选取其中任意一株(WWS171)的PCR阳性产物进行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分析.结果 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耐药率达100%;耐药基因aph(3')-Ⅱa经PCR扩增后在13株沙门菌的质粒上出现582bp的特异性产物,与药敏试验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68.4%,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GenBank上发表的AF078924.1、AF188331.1、AY333434.1、AY598820.1、DQ842000.1的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完全相同.结论 aph(3')-Ⅱa的PCR检测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aph(3')-Ⅱa基因是决定本试验中Il缶床分离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益生乳酸杆菌干扰致病菌浸染消化道的机理可能是乳酸杆菌能特异黏附于黏膜组织或基质并抑制致病菌的黏附和感染。乳酸杆菌黏附这些组织的能力和细菌细胞表面存在的黏附蛋白物质有关。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对增强乳酸杆菌黏附消化道上皮细胞的能力,提高益生菌的作用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抗AIV(H9)独特型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免疫原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H9N2亚型AIV作为抗原免疫接种SPF鸡制备高免血清,用饱和硫酸铵法从该血清中提取免疫球蛋白G(IgG)。以该IgG制备弗氏佐剂疫苗免疫SPFBALB/c小鼠,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NS-1在聚乙二醇(PEG)作用下融合,采用间接ELISA检测法,筛选获得3株(2H1D1、2H1G4、3H2D7)分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3株融合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单克隆抗体效价均为2-4,小鼠腹水中的单抗效价是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的300~500倍。经检测表明,3株细胞系产生的单克隆抗体仅与相应的鸡抗H9N2亚型AIV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用2H1D1分泌的抗独特型单克隆抗体制备疫苗与抗AIV灭活疫苗同时免疫SPF鸡收获的高免血清与AIV在MDCK细胞上进行中和实验,中和效价分别为10-1.8/10μl、10-1.6/10μl。由此表明,该抗独特型抗体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克林沙星与5种抗生素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体外联合抗菌效果.方法 采用微量稀释法和棋盘法,测定了克林沙星和甲氧苄啶(TMP)分别与磷霉素钠、头孢拉定、哌拉西林、痢菌净和多黏菌素5种抗菌药物的联合用药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和标准质控菌(ATCC25922)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及分级抑菌浓度(FIC)指数.结果 分别得到7种抗生素对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MIC值,显示均有抗菌效能;在鸡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体外抗菌效果中,克林沙星与磷霉素钠、多黏菌素和痢菌净联合用药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哌拉西林为相加作用,与头孢拉定为无关作用;TMP与多黏菌素和痢菌净为协同作用,与磷霉素钠和头孢拉定为相加作用,与哌拉西林为无关作用.结论该体外研究为临床合理应用克林沙星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6.
铜绿假单胞菌PA-SD株外毒素A基因Ⅲ区的克隆及同源性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测定脓胸(CF)病人铜绿假单胞菌分离株外毒素A(ETA)的ADP核糖转移酶(ADPRT)活性及其酶活区(Ⅲ区)序列的变化,为研究ETA在CF病人慢性肺部感染致病机理中的作用提供试验基础和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PCR技术,以铜绿假单胞菌PA-SD株的染色体DNA为模板,扩增ETAⅢ区基因。将产物克隆于pGEM^R-T Easy载体,鉴定后测序。用DNASTAR软件将测定的序列与GenBank中获得的其它CF分离株序列进行比较。同时平行测定PA-SD株与标准株PAl03的ADPRT活性。结果 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长度为658bp,获得了重组质粒(PA-SD-ETA)。测序结果表明,PA-SD株与所比较菌株的氨基酸的同源性在94.4%~98.1%之间,其中与标准株的同源性为98.1%。第608位发生了相对于所比较的全部分离株的突变,第515位发生Ser到Gly的突变,同时ADPRT活性比标准株PAl03低。结论 本研究进一步阐明第515位氨基酸与ADPRT活性的关系,从而为研究ETA在CF病人慢性肺部感染致病机理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分析其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方法对19株致病性猪沙门菌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进行检测;对其质粒上的aph(3′)-Ⅱa基因进行PCR扩增,选取其中任意一株(WWS171)的PCR阳性产物进行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分析。结果沙门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产生了广泛的耐药性,耐药率达100%;耐药基因aph(3′)-Ⅱa经PCR扩增后在13株沙门菌的质粒上出现582bp的特异性产物,与药敏试验结果的阳性符合率为68.4%,具有较高的检出率;与GenBank上发表的AF078924.1、AF188331.1、AY333434.1、AY598820.1、DQ842000.1的耐药基因aph(3′)-Ⅱa的序列完全相同。结论aph(3′)-Ⅱa的PCR检测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具有较高的特异性,aph(3′)-Ⅱa基因是决定本试验中临床分离株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的主要基因,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性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8.
<正> 发病情况 两位患者均为山东省平原县前曹乡后李村农民,回族。1991年8月13日和15日曾帮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制备抗H9亚型A型流感病毒(AIV)独特型杂交瘤细胞系,运用异种动物间共有独特型理论建立的间接ELISA进行检测。方法本试验采用兔抗H9亚型低致病力AIV IgG作为检测抗原,通过预试验确定了包被抗原的工作浓度为800μg/mL,以间接ELISA方法检测融合细胞培养上清液,筛选到产生抗AIV鸡和兔种间共有独特型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结果间接ELISA试验中P/N值达12,效价达到2^-4,证明杂交瘤细胞株分泌目的单克隆抗体的能力强。结论该检测方法排除了分泌抗鸡同种型表位以及超变区其他表位抗体的杂交瘤细胞,从而成为筛选分泌抗H9亚型AIV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OA中毒鸡肝脏进行超薄切片,然后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发现:肝细胞核膜增厚,线粒体肿胀溶解,内质网减少,胞浆内有大量异物及自吞噬泡,肝糖原积聚,肝细胞溶解。说明OA中毒能阻止蛋白质合成,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它是一种肝脏毒。还发现;星状细胞毒害严重而溶解,其数量显著减少,证实了OA中毒首先毒害星状细胞。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