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0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观察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部分减重平板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综合康复治疗及部分减重平板运动疗法,治疗组加用AM-800神经功能重建仪进行下肢肌电生物反馈疗法,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进行功能评估,评估项目包括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Fugl-Meyer评定、功能独立性评定(FIM量表)。结果: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下降,FIM量表得分及Fugl-Meyer下肢得分均上升,其中治疗组相比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更显著,Fugl-Meyer下肢得分上升更显著(P均<0.05)。结论:肌电生物反馈疗法结合部分减重平板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并可降低患者神经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比较两种不同康复治疗方案对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功能的影响.方法 84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传统康复组和麦肯基组,传统康复组予以常规康复治疗,麦肯基组在常规康复基础上予以麦肯基疗法.康复治疗进行2周,于治疗前、后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BQ)进行疼痛评估、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功能评估、改良Barthel指数评价日常生活能力(ADL),并在治疗后评估患者满意度.结果 各组分别有2例因并发症退出.治疗后两组患者疼痛均减轻、功能均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均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肯基组较传统康复组各项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麦肯基组较传统康复组患者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康复疗法均能促进腰3横突综合征患者的功能恢复,但麦肯基疗法效果可能更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B超探查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吞咽时异常舌运动的方法.方法 入选后采用彩色多普勒诊断仪检测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上抬期持续时间、平台期持续时间、下降期下降时间等指标,采用SPSS13.0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病例组与吞咽功能正常对照组在上抬期持续时间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台期持续时间和下降期下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超能发现假性球麻痹吞咽障碍患者舌运动功能受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康复与药物联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方法11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6例,观察组给予刺络放血+梅花针重叩+拔火罐+紫外线照射+超声波+泛昔洛韦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泛昔洛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局部皮损有效率为87.5%(49/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8.9%(33/5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后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疼痛有效率为91.1%(51/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9.6%(39/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刺络放血、梅花针重叩、拔火罐、紫外线照射、超声波治疗等中西医康复疗法与泛昔洛韦联合用于带状疱疹的治疗,能够快速有效的促进皮损的恢复,更加快速缓解神经性疼痛的症状,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麦肯基脊柱力学诊疗方法在社区康复护理中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功能状态的长期影响。方法: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给予麦肯基法加腰椎牵引治疗等其他康复理疗,对照组采用腰椎牵引治疗及其他理疗,总共治疗6次,治疗前后进行Oswestry下腰痛功能障碍问卷调查。治疗后教育患者在家进行治疗性练习。1年后对其复发率进行调查。结果:治疗前实验组Oswestry量表得分为(17.46±0.51),对照组为(16.60±0.50);治疗后实验组Oswestry量表得分为(4.53±0.51),对照组为(9.37±0.49);对比两组治疗前后Oswestry量表得分的差值,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1年后实验组症状缓解患者27人,复发患者3人,复发率10%;对照组症状缓解患者19人,复发患者11人,复发率为37%。实验组患者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基于麦肯基治疗的康复护理教育可有效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长期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7.
焦睿  陈尚杰  余淑芳  周晓媚 《新医学》2021,52(9):646-650
近年来,超声影像学技术在康复医学科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其在吞咽障碍评估和治疗方面的应用也逐渐受到关注。研究表明超声影像学检查不仅可评估吞咽障碍,还可使吞咽障碍的治疗精确化。另外超声影像学技术还有助于在其他颈部疾病的治疗中避免损伤吞咽相关结构,预防吞咽障碍的发生。该文总结了相关研究进展,以指导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自制关节屈伸装置对脑梗死后上肢及手功能的治疗作用。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关节屈伸装置组和常规康复组,每组30例。常规康复组予以作业训练、肌电生物反馈、运动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屈伸装置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腕关节和肘关节屈伸装置训练,每天2次,每个装置每次30min,2组治疗3周,每周6d。于治疗前、治疗后采用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定上肢运动功能、手功能量表评定患手功能、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价生活质量。结果:2组治疗后运动功能量表评分、手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均P<0.05),且屈伸装置组更高于常规康复组(P<0.05)。结论:自制关节屈伸装置对脑梗死后上肢及手功能有促进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睡眠不足对医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42例试验对象,建立24 h急性睡眠剥夺环境,采用Stroop范式、n-back范式以及数字广度量表评价试验对象睡眠剥夺前后的执行功能表现。结果:24 h急性睡眠剥夺会对试验对象的执行功能产生不良影响(P<0.05);与睡眠剥夺前比较,试验对象的Stroop任务反应时间短,正确率没有显著影响;n-back任务的正确率和数字广度实验量表的评分成绩下降。结论:24 h急性睡眠剥夺会使试验对象的抑制控制功能的处理速度增加,工作记忆功能表现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短期的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对平素缺乏运动的青年男性运动耐量的影响。方法:符合入选条件的19名青年男性志愿者被随机分为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组(HIT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组(MCT组)和无运动训练的对照组(CON)。HIT组参加持续2周,每周3次,共6次的高强度间歇运动平板训练。MCT组参加2周,每周3次,共6次的中等强度持续运动平板训练。训练前后3天各进行一次极量运动试验,比较前后运动耐量的变化。结果:HIT组训练后完成运动试验的运动总时间增加,运动耐量由运动前的(14.1±1.7)METs增加至运动训练后的(15.0±1.3)METs(P<0.05);训练后与CON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P<0.05)。CMT组训练后完成运动试验的运动总时间增加(P<0.05),但运动耐量增加无显著性。结论:短期的高强度间歇运动训练能有效提高平素缺乏运动的青年男性运动耐量,其效果优于中等强度持续运动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