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基础医学   6篇
综合类   22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2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提高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的几点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验教学是生理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利用现有资源取得高质量的实验教学效果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2.
<正> 胃肠慢波是一种肌源性电活动,它产生在纵肌,向环肌传导,引起平滑肌位相性收缩.然而,近年来大量实验表明,慢波并非产生于纵肌,它可能起源于纵肌与环肌的交界部位和内层环肌粘膜下一侧.肌深神经纵(Plexus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生理学实验教学质量,将逆向问题教学法引入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结合问卷调查和实验报告成绩对逆向问题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该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表明逆向问题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可行的教学方法,正确加以应用,可以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用静脉灌注方法,分别对3种浓度的乌头碱致大鼠心律失常作用进行了观察,经F和F'分析,各浓度组间室早和室颤潜伏时间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而各浓度组间致心律失常阈剂量无显著差异(P>0.05).用0.01~100×10-5mol·L-1乌头碱灌流离体蟾蜍心脏,结果表明随浓度加大,心脏收缩的抑制率增强,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室早和室颤潜伏时间缩短,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赖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利用条件性位置偏爱(CPP)视频系统结合脑电无线遥测技术,记录海洛因诱导的CPP大鼠额叶联络皮层(FrA)区的脑电变化,分析其与觅药行为之间的关系。方法:对大鼠FrA区进行脑立体定位电极埋藏,并分成对照组和海洛因诱导CPP组,后者制作海洛因依赖模型。利用无线遥测技术,分别记录2组大鼠黑白箱停留、黑-白穿梭和白-黑穿梭时大鼠FrA区脑电变化,分析其各波相对功率和百分比的差异。结果:海洛因诱导的CPP组大鼠黑白箱停留时遥测脑电各波相对功率和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但海洛因诱导的CPP大鼠穿梭时左侧FrA脑电波呈现δ波减少、β波和β2波增加的改变(P<0.05,P<0.01),尤以黑-白箱穿梭明显,而对照组大鼠穿梭时则表现出截然相反的脑电变化。结论:大鼠左侧FrA区慢波减少、快波增加的特异性改变,可能与海洛因诱导的CPP大鼠戒断状态下穿梭觅药行为及其动机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吗啡依赖大鼠觅药消退期边缘下区(infralimbic cortex, IL)遥测脑电活动的变化对觅药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和对照组,在IL区实施脑立体定位电极埋植,模型组大鼠依次制成吗啡依赖和消退模型,应用
无线遥测系统记录大鼠消退期IL区脑电活动的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戒断1~2 d白箱停留时间明显长于吗啡注射前及对照
组;消退训练后1~2 d,模型组大鼠白箱停留时间比戒断期明显缩短,与吗啡注射前及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模型组与对照
组比较,戒断2 d停留白箱时,IL区脑电β波显著增多,δ波显著减少;从黑箱向白箱穿梭时,δ波显著增多,α波和β波显著减少。消
退2 d,模型组大鼠停留白箱时,IL区脑电比对照组θ波明显减少,与戒断期比较β波和θ波明显减少,δ波明显增多;从黑箱向白箱
穿梭时,与对照组相比IL脑电无显著差异,但与戒断期比较,δ波明显减少,α波和β波明显增多。结论吗啡依赖大鼠觅药消退期
IL区脑电活动发生异常变化,这种异常脑电的产生可能影响觅药动机的形成,进而抑制觅药行为的表达和维持。
  相似文献   
7.
目的:记录海洛因慢性给药戒断期大鼠离体海马脑片和海洛因急性灌流正常大鼠离体海马脑片生物电活动,观察其特征性变化。方法:制作海洛因慢性给药戒断大鼠模型及其海马离体脑片,正常组大鼠海马脑片用两种浓度海洛因急性灌流,分别记录海马CA1区神经元的电活动。结果:慢性给药戒断状态:大鼠海马CA1神经元的被动电学性质与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锋电位的半幅时程、10%-90%衰减时间显著缩短(P<0.05,P<0.01);给予1.6-2.0nA胞内电流刺激时,放电频率较对照组增加(P<0.01);CA1区神经元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幅值显著增强(P<0.01)。急性灌流用药:0.3mmol.L-1海洛因灌流,使膜电位和阈值绝对值减小(P<0.05,P<0.01),锋电位的半幅时程、10%-90%衰减时间显著延长(P<0.05,P<0.01);膜斜率电阻增大(P<0.01),EPSP幅值显著下降(P<0.01)。结论:海洛因急、慢性给药状态下,大鼠海马CA1区生物电特性存在着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乌头碱 (Ac)致心律失常和抑制心脏收缩的毒性作用。方法 :用 0 .0 1~ 10 0× 10 -5mol·L-1 Ac灌流蟾蜍心脏 ,观察 Ac抑制蟾蜍心脏收缩和致心律失常的量 -效反应。结果 :Ac抑制心脏收缩作用早于致心律失常。随浓度加大 ,心脏收缩的抑制率增强 (F测验 ,P<0 .0 1) ,室早和室颤潜伏期以及心抑潜伏期缩短 ,平均抑制速率加快 ,半平衡时间缩短。结论 :Ac抑制心脏收缩和致心律失常具有明显的量反应和时反应量 -效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遥测并分析吗啡成瘾大鼠条件性位置偏爱(conditioned place preference,CPP)模型制备前后边缘下区(infralimbic cortex, IL)脑电活动的实时变化。方法:选用雄性SD大鼠随机分2组(吗啡戒断组和盐水对照组,每组各12只),进行脑立体定位埋植电极手术,采用吗啡注射结合CPP训练制备吗啡成瘾大鼠CPP模型,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利用CPP视频系统和脑电无线遥测系统,检测造模前后大鼠CPP行为的变化及IL区脑电活动的改变。结果:分别与造模前和对照组白箱内停留时间比较,戒断组大鼠戒断1~3 d在白箱内停留时间延长(均P<0.01)。与对照组比较,戒断组大鼠戒断3 d在白箱停留时,IL区脑电δ波明显减少,β波(β 2)明显增加(P<0.05或P<0.01),α波及θ波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戒断组大鼠由黑箱向白箱穿梭时,IL区脑电表现为δ波显著增加(P<0.01),α波(α 1、α 2)及β波(β 1、β 2)显著减少(均P<0.01),θ波无明显变化(P>0.05);戒断组大鼠在黑箱停留或由白箱向黑箱穿梭时,IL区脑电各波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吗啡成瘾大鼠穿梭觅药与停留在药物相关环境中引发的IL区脑电活动的改变机制可能不同;IL区神经元功能可能存在双重性。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理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以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物学、生物化学等基础学科为基础,以药理学、病理生理学为桥梁,并与临床各学科发生有机联系的课程,在医学课程体系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介绍了医学生理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法,通过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