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3篇
耳鼻咽喉   158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6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63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1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P63和MDM2在下咽癌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咽癌中蛋白质P63和MDM2的表达及其与癌增殖和分化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分析33例下咽癌中P63和MDM2的表达.结果P63蛋白表达阳性率正常上皮为55.0%,癌旁组织为93.3%,下咽癌组织为90.9%;MDM2蛋白表达阳性率正常上皮为5.0%,癌旁组织为66.6%,下咽癌组织为51.5%,P63蛋白与MDM2蛋白表达在正常上皮、癌旁组织、下咽癌组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63与MDM2无显著相关性.结论P63和MDM2基因在下咽癌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如何在保留喉功能喉咽癌切除术后应用裂层皮片加胸大肌肌皮瓣整复组织缺损.方法:总结1988至1998年17例保留喉功能喉癌切除术后利用裂层皮片加胸大肌肌皮瓣整复组织缺损的临床资料.肿瘤原发于咽后壁区6例,原发于梨状窝区11例.结果:10例恢复了喉的全部功能,7例恢复了喉的部分功能.随访1~8年.17例中半年内复发1例,再次手术后1年肿瘤再次复发死亡.3例术后1 .5~2年颈部淋巴结转移,经行改良根治性颈廓清术现健在.1例上纵隔转移,1例肺转移, 经保守治疗无效死亡.3年生存率为62.8%.5年生存率为 41.0%.结论:裂层皮片加胸大肌肌皮瓣是保留喉功能喉咽癌切除术后整复组织缺损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4.
下咽食管狭窄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下咽食管狭窄的重建术,以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方法: 总结35例下咽食管狭窄患者的治疗方法,包括类固醇激素和抗生素治疗、扩张治疗、下咽食管成形术(胸大肌肌皮瓣、胸三角肌皮瓣、胸锁乳突肌皮瓣、全厚皮片、结肠上徙、胃上提、游离空肠、瘢痕切除局部粘膜减张缝合或纵切横缝).结果:35例中,33 例治愈,恢复正常饮食.经1~19年的随访治愈病例未出现狭窄复发,疗效巩固.结论:早期轻度的下咽食管狭窄可采用类固醇激素加抗生素治疗和扩张治疗,严重的下咽食管狭窄需行下咽食管成形术,局限于下咽部的狭窄在瘢痕切除后以胸大肌肌皮瓣或局部粘膜的纵切横缝整复,合并有食管狭窄者可以结肠上徙代食管术.胸大肌肌皮瓣和结肠不易感染坏死,手术成功率高,功能恢复满意,是下咽食管狭窄较好的修复材料.  相似文献   
5.
保留喉功能的T3声门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探讨T3声门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T3声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后以会厌、双蒂接力肌甲状软骨膜瓣、颈阔肌皮瓣、胸骨舌骨肌筋膜瓣、颈阔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瓣等修复组织缺损并重建喉功能。结果:全组病例3年生存率83.2%,5年生存率73.6%。62例患者于术后2周~6个月拔除气管套管,拔管率为82.7%。结论:T3声门癌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熟练掌握多种修复方法,择优采用,是恢复良好的喉功能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咽、食管严重狭窄和闭锁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分析了 1983年 1月~ 2 0 0 1年 6月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现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耳鼻咽喉科手术治疗的 2 7例咽、食管严重狭窄和闭锁病例 ,其中伴有喉狭窄 12例 ,颈段气管狭窄 1例。根据病因划分包括化学腐蚀伤 2 5例 ,外伤 2例。修复方式 :结肠上徙 2 0例 ,游离空肠移植 6例 ,单纯胸大肌肌皮瓣整复 1例。 12例喉狭窄中利用胸骨舌骨肌筋膜整复 8例 ,胸骨舌骨肌筋膜和会厌下移联合整复 4例。 1例颈段气管狭窄利用胸锁乳突肌肌骨膜瓣修复。结果  2 7例中 2 5例恢复吞咽功能 ,2例失败。 12例喉狭窄 10例恢复喉的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全功能 ,2例仅恢复喉的发音及吞咽保护功能 ;1例气管狭窄经手术整复 ,最终拔除气管套管。结论 结肠上徙适于治疗范围大、位置低的严重狭窄或食管闭锁 ;游离空肠移植需要在颈部有正常的食管腔及吻合血管 ;胸大肌肌皮瓣适于修复范围较局限的咽、颈段食管狭窄  相似文献   
7.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帽状结构,而端粒酶是一种核糖核蛋白逆转录酶。人体大多数实体细胞胚胎形成早期端粒酶活性即被抑制,但在肿瘤形成过程中端粒酶被重新激活。在85%~95%的结肠癌、肺癌和肝癌中可检测到[1],但对喉痛下咽癌的研究颇少,国内尚无报道。材料与方法收集40例喉癌下咽癌手术标本(术前病理诊断为鳞癌),15例周围正常粘膜和18例可疑转移淋巴结及5例活检癌前病变。复发瘤5例。取每例标本体积约0.5cm×0.5cm×0.5cm,洗净血污,液氮速冻,-80℃低温冰箱冻存。采用基于PCR技术的端粒重复片断扩增法(TFAP法)对端粒酶活…  相似文献   
8.
鼻中隔偏曲和慢性鼻窦炎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中隔偏曲与慢性鼻窦炎的关系.方法通过前鼻镜、鼻内窥镜、鼻窦冠状位CT检查,观察鼻中隔偏曲患者鼻腔、鼻窦情况及慢性鼻窦炎患者鼻中隔情况,并作统计分析.结果53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中,高位偏曲38例,其中16例患鼻窦炎,低位偏曲15例,其中4例患鼻窦炎,96例慢性鼻窦炎中,38例鼻中隔偏曲,其中29例为高位偏曲,9例为低位偏曲.结论鼻中隔偏曲尤其是高位偏曲与鼻窦炎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错构瘤多发生于肺和肾脏,发生于喉部者极为罕见,国内外报告不多。现将我们所遇到的2例喉错构瘤及其治疗经验报告如下。 例1男,32岁,因咽部异物感20月,呼吸困难伴声嘶12个月以“喉部占位病变”于1995年9月5日入院。间接喉镜检查,喉口上偏右侧有3 cm×3 cm新生物,双侧杓状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治疗鼻息肉病的作用机制。方法:对19例经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前后的鼻息肉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 beta,TGF-β1)的表达;采用原位杂交法(TUNEL法)检测凋亡细胞。结果:嗜酸性粒细胞凋亡指数治疗前为(20.53±7.66)%,治疗后为(44.47±8.97)%,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嗜酸性粒细胞的TGF-β1阳性表达率为(74.74±5.22)%低于治疗前的(85.18±8.07)%,治疗后TGF-β1在鼻息肉组织基质中的表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阳霉素可通过促进嗜酸性粒细胞凋亡及减少TGF-β1在嗜酸性粒细胞和基质中的表达治疗鼻息肉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