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7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的手术体会(附1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对象与方法我院2005年4月~2006年4月,应用神经内镜治疗颅内蛛网膜囊肿12例,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6~15岁,平均10岁。病程5个月~5年。临床表现:颅高压7例,癫疒间1例,颞部膨隆3例;外伤后偶然发现1例(同时伴额颞部硬膜下积液)。影像学检查示蛛网膜囊肿位于外侧裂8例,鞍上2例,侧脑室2例。不同程度脑积水3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细胞角蛋白19可溶性片段(CYFRA21-1)和胸水γ干扰素(IFN-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对筛选出的89例不同成因胸腔积液患者的血清、胸水CYFRA21-1以及胸水IFN-γ浓度水平进行分析,同时应用ROC曲线分析取得最佳界限值及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血清CYFRA21-1浓度在恶性组高于结核性组和漏出液组(P0.05);胸水CYFRA21-1浓度在恶性、结核性胸水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13),但都高于漏出液组(P0.05);胸水IFN-γ在结核性胸水组中高于漏出液组和恶性组(P0.05)。联合检测血清、胸水CYFRA21-1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为93.5%,特异度为74.1%;单独检测胸水IFN-γ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为87.1%,特异度为79.3%;联合检测血清、胸水CRFYA21-1以及胸水IFN-γ诊断结核性胸膜炎的敏感度为90.3%,特异度为89.6%。结论联合检测血清、胸水CYFRA21-1以及胸水IFN-γ对结核性胸膜炎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使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01年5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50例术后颅内感染患者,其中39例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术后的颅内感染,81例为外伤术后的颅内感染,30例为脑肿瘤术后的颅内感染。回顾性分析1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采取对比实验的方法,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对照一组、对照二组与观察组,每组含50例。对照一组患者接受单纯的抗生素全身应用治疗,对照二组接受全身使用抗生素并腰大池引流并鞘内给药,观察组接受持续腰大池引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在治疗后,分析三组患者表现出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观察组与对照一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与对照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之间的比较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应用持续腰大池引流并全身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手段,相较单纯的抗生素全身应用治疗与全身使用抗生素并腰大池引流并鞘内给药这两种治疗方法,能够收到更好的临床效果,有着积极的价值与意义,适于在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治疗中得到更多的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我们根据医院的实际,从2002年12月至2004年12月,应用微创方法,在CT导向下以最简单的方法,极小的创伤,对18例外伤性硬膜外血肿进行定位锥孔,置管溶解抽吸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定位引导下微创治疗脑内血肿的手术方法.方法:对58例脑内血肿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8例患者中,死亡3例,再出血1例,术后3~7 d复查CT示血肿基本消失38例,余17例术后2周血肿均基本消失.结论:CT定位引导下微创穿刺脑内血肿清除术是提高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符合近年微侵袭神经外科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1病历摘要女,25岁。因月经紊乱3个月入院。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术前血常规、出凝血时间及内分泌激素等指标均正常。头颅MRI显示鞍区占位,垂体瘤可能性大(图1A)。全麻插管下行右单鼻孔经蝶入路肿瘤全切除术,手术顺利,鞍隔塌陷良好,有针孔大小破损,伴脑脊液流出,使用明胶海绵、人工脑膜及EC耳脑胶重建鞍底,双侧鼻腔海绵填塞。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人血清铁蛋白(SF)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含量变化及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RIA)分别对22例冠心病、46例高血压、21例脑梗死共89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清进行检测, 并与121名健康人作对照.结果表明, 冠心病、高血压及脑梗死患者血清中SF、β2-MG的含量, 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显著性(P<0.01). 本文提示SF、β2-MG均参与了冠心病、高血压, 脑梗死疾病的发病机理过程, 可作为心、脑血管疾病进行疗效观察及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肿瘤坏死因子 (tumornecrosisfactor,TNF)和白细胞介素 1β(interleukin - 1β ,IL - 1β)二种细胞因子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水平变化及临床应用 ,本文用RIA分别对 5 1名正常人和 46例冠心病、48例高血压和 34例脑梗死患者进行检测。结果表明 :冠心病、高血压和脑梗死患者血清中这二种细胞因子含量 ,均高于对照组(P <0 .0 1)。本文提示 :TNF和IL - 1β二种细胞因子均参与了冠心病、高血压和脑梗死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是冠心病、高血压和脑梗死疾病进行疗效观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9.
可靠的截水帷幕可有效阻断填埋场发生渗漏事故时污染物扩散的途径,对于填埋场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江苏某填埋场垂直防渗系统中截水帷幕的深度变化,对截水帷幕2侧地下水渗流场进行模拟分析,得出截水帷幕深度需达到20 m,才可保证截流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镜下三脑室底造瘘术在小儿梗阻性脑积水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2月至2011年8月收治的40例梗阻性脑积水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三脑室底造瘘术治疗的20例为观察组,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的20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儿治疗前后脑脊液压力的变化、手术时间、临床疗效、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再次手术率.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9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相近(P均>0.05);观察组术后远期并发症发生率及再次手术率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法和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术都是治疗小儿梗阻性脑积水的有效方法,但脑室镜下第三脑室底造瘘治疗时间短,是否能在降低远期并发症及复发率方面获益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