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肿瘤学   5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靶向性反向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r-caspase-3)重组腺病毒体外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效果和特异性.方法 构建甲胎蛋白(AFP)增强子和白蛋白(ALB)启动子腺病毒载体(pAdTrack-EAFP-PALB),亚克隆r-caspase-3至载体pAdTrack-EAFP-PALP,Pme Ⅰ线性化pAdTrack-EAFP-PALB/r-caspase-3,电转化至BJ/AdEasy菌,获得重组腺病毒骨架pAdeasy-EAFP-PALB/r-caspase-3.Pac Ⅰ酶切后脂质体转染AD293细胞进行包装、扩增、获得病毒.绿色荧光蛋白(GFP)监测病毒滴度和感染效率;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r-caspase-3在HepG2细胞中的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其特异性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结果 穿梭载体pAdTrack-EAFP-PALB/r-caspase-3酶切、测序正确.穿梭载体、pAdeasy-1载体同源重组后PCR及Pac Ⅰ酶切鉴定结果表明pAdeasy-EAFP-PALB/r-caspase-3重组成功.转染AD293细胞后可观察到GFP的表达.病毒感染HepG2细胞总DNA经RT-PCR和Western印迹均可检测到目的 基因的表达,证实Ad-EAFP-PALB/r-caspase-3病毒颗粒包装成功;靶向性r-caspase-3重组腺病毒感染各组细胞24 h后,各组凋亡指数分别为:HepG细胞48.2%、7721细胞17.7%、L-02细胞7.3%、MDA-MB-231细胞0%.结论 成功构建了靶向性Ad-EAFP-PALB/r-caspase-3重组腺病毒,体外实验表明其具有凋亡诱导靶向性,为进一步研究靶向性r-caspase-3基因治疗肝细胞肝癌及其生物学功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靶向性重组腺病毒Ad-EAFP-PALB/r-Caspase-3对原发性肝癌HepG2细胞及裸鼠皮下种植瘤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先前构建的靶向性重组腺病毒Ad-EAFP-PALB/r-Caspase-3感染肝癌HepG2细胞、乳腺癌MDA-MB-231细胞以及正常肝L-02细胞,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并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指数;采用裸鼠皮下种植瘤模型、重组腺病毒瘤内给药治疗,观察肿瘤生长情况及病理学改变。结果 流式细胞学可见HepG2细胞凋亡和明显的凋亡峰,MDA-MB-231和L-02细胞凋亡指数分别为0和7.3%,明显低于HepG2细胞(48.2%),P<0.01。种植肿瘤细胞2周后HepG2细胞组、MDA-MB-231细胞组和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小分别为(0.26±0.31)cm3、(0.25±0.15)cm3和(0.26±0.28)cm3,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种植肿瘤细胞4周后HepG2细胞组、MDA-MB-231细胞组和对照组肿瘤体积大小分别为(0.53±0.12)cm3、(0.49±0.22)cm3和(0.54±0.13)cm3,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epG2细胞组肿瘤经重组腺病毒Ad-EAFP-PALB/r-Caspase-3治疗后8周时肿瘤体积为(0.65±0.13)cm3,明显小于MDA-MB-231细胞组〔(1.27±0.32)cm3〕和对照组〔(1.43±1.09)cm3〕,P<0.01,而后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HepG2细胞组肿瘤细胞出现坏死区,伴淋巴浸润细胞和凋亡细胞;对照组肿瘤细胞区域内未见明显坏死区;而MDA-MB-231细胞组肿瘤细胞呈实性排列,呈小腺腔样结构,异型性明显,瘤巨细胞及多核瘤细胞可见,治疗前、后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靶向性重组腺病毒Ad-EAFP-PALB/r-Caspase-3具有有效靶向性凋亡诱导作用,体内、外治疗原发性肝癌有效,可能为原发性肝癌的靶向性基因治疗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使用强生Ultracision sealpel system Gen04超声刀不分离胆囊床、不解剖胆囊三角的胆囊切除的临床经验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2009年期间27例急性梗阻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使用超声刀一期切除胆囊的临床治疗经验.结果:所有患者均获手术成功,术后疼痛即明显缓解,1~3 d后体温、白细胞逐渐恢复至正常.术后引流管放置3~7 d,所有患者未发生感染、出血、胆漏等并发症;随访1~5年,脂肪泻、消化不良等消化道症状均在6个月后逐渐恢复,但未发现结石复发、胆道狭窄、胆囊切除术后综合征(PCS)发生.结论:伴有严重感染的急性梗阻性胆囊炎,使用超声刀不分离胆囊床、不解剖胆囊三角的胆囊切除是安全可靠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腋窝淋巴结(axillary lymph node,ALN)临床评估阴性(cN0)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和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超声)影像学特征与腋窝淋巴结转移(axillary lymph node metastasis,ALNM)的相关性,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预测ALNM状态,为cN0乳腺癌患者更准确地评估ALN状态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3年12月至2020年10月期间于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医院(孝感市中心医院)住院手术的501例女性cN0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其中选取2013年12月至2019年12月期间的376例患者建立cN0乳腺癌ALNM预测模型,在建模组中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临床病理特征及超声影像学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将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和既往研究认为与之相关的变量一起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采用校正曲线和Hosmer-Lemeshow检验拟合优度进行模型评价,将模型在验证组(2020年1–10月期间的125例患者)中进行验证,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  相似文献   
5.
激素受体阳性/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2 阴性(HR+/HER2-)乳腺癌对辅助化疗疗效尚不理想,而将新辅助疗法应用于局部晚期乳腺癌已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案。但新辅助治疗的最佳治疗方案仍存在诸多争议,对于新辅助治疗的预测因子的价值和临床应用前景尚不明确。新辅助方案之间的联合应用是否进一步增加疗效,目前仍有争论。新辅助治疗在HR+/HER2-乳腺癌中的应用及预测相关指标具有很好的前景。该文根据最新研究成果,从新辅助化疗方案、新辅助内分泌与新辅助化疗的比较、新辅助化疗联合新辅助内分泌治疗,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新辅助治疗各疗效预测指标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肌纤维发育不良(fibromuseular dysplasia,FMD)是临床较少见的一种非动脉硬化性、非炎症性血管病,多发生在肾动脉及颈动脉颅外段,也可发生在任何一支大、中动脉.颈动脉受累造成狭窄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脑缺血,容易误诊.我院收治1例中年女性脑梗死患者,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i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为双侧颈内动脉肌纤维发育不良,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改良传统手术方法单人操作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方法。方法 200只(100对)大鼠建立原位肝移植模型,其中80只(40对)进行正式实验,采用改良的Kamada二袖套法,再对手术中关键步骤进行改良,并对术中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本组80只大鼠原位肝移植手术均顺利完成。供体手术时间为(28.5±2.4)min,供肝修整时间为(10.2±1.8)min;肝上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15.3±1.9)min,门静脉吻合时间为(3.4±1.2)min,受体无肝期为(23.8±1.9)min,肝下下腔静脉吻合时间为(5.1±2.1)min,胆道重建时间为(3.1±0.9)min。整个手术过程中供、受体出血量均不足0.5 ml。40只受体大鼠,术后2 d成活率为90.0%(36/40),3只死于肝上下腔静脉缝合处出血,1只死于无肝期过长;术后7 d成活率为82.5%(33/40),3只均死于腹腔内感染。结论在单人操作建立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中,通过腹主动脉和下腔静脉整块游离行腹主动脉灌注供肝、精细解剖左隔下静脉三角、术中热凝控制出血等方面的改良可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保证供肝质量,提高大鼠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Fas、FasL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as、FasL蛋白在60例乳腺癌及10例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Fas、FasL在乳腺癌及乳腺良性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8.33%(47/60)、80%(8/10)及95%(57/60)、70%(7/10),Fas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低于乳腺良性肿瘤,FasL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乳腺良性肿瘤组织。Fas、FasL蛋白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分期、分子分型、HER-2状况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无关,但Fas、FasL蛋白的强阳性率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及Ki-67的表达明显相关。结论:Fas、FasL蛋白强阳性与乳腺癌的转移、进展相关,可能作为乳腺癌预后的一个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凋亡相关基因Bcl-2、核因子NF-κB在肝细胞性肝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二者与AFP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0例HCC组织(其中AFP阳性20例,AFP阴性20例)和10例良性肿瘤组织中Bcl-2、NF-κB的表达。结果:40例HCC患者Bcl-2阳性表达率为45.0%,NF-κB阳性表达率为57.5%;其中AFP阳性细胞Bcl-2表达率为55.0%,AFP阴性细胞为35.0%;AFP阳性细胞NF-κB表达率为75.0%,AFP阴性细胞为40.0%。HCC细胞NF-kB和Bcl-2的表达呈正相关(r=0.778,P〈0.01)。结论:Bcl-2、NF-κB的异常表达同HCC的抗凋亡和耐药性有一定关系,AFP阳性HCC细胞的Bcl-2、NF-κB阳性表达率更高。Bcl-2和NF-κB可以考虑作为预后的判断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隐匿性乳腺癌发病隐匿,诊断困难,治疗策略不确定,是乳腺癌领域的难点和热点。本研究探讨了隐匿性乳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疗策略。方法:对56例隐匿性乳腺癌患者在术前采用乳腺彩超、钼靶、磁共振及PET/CT检查,对比不同检查方法对隐匿性乳腺癌可疑原发灶检出率及病理符合率的差异。治疗方案采用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术后行化疗+放疗。结果:乳腺超声、X线、MRI、PET/CT对乳腺可疑原发灶的检出率分别为7.14%(4/56)、29.41%(15/51)、37.50%(18/48)和16.28%(7/43);结合术后病理学检查发现其病理符合率分别为66.67%(2/3)、50.00%(7/14)、50.00%(9/18)和50.00%(3/6);26例患者乳腺超声、X线及MRI均未发现可疑原发灶,其中21例接受病理学检查,阳性率为14.29%(3/21);对39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标本行乳腺病理切片检查,检出原发灶15例,检出率38.46%。根据St. Gallen指南分子分型标准,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阳性型和三阴性型比例分别为7.14%、46.43%、12.50%和33.93%。术后随访52例,随访时间10~104个月,中位时间35个月,复发转移4例,死亡0例。检出原发灶的15例患者中,复发或转移2例;未检出原发灶的24例患者中,无复发或转移;行新辅助化疗17例,达病理学完全缓解(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PCR)2例,复发或转移2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39例,复发或转移2例;行保乳+腋窝清扫8例,复发或转移2例;腋窝清扫9例,无复发或转移。结论:乳腺MRI检查在隐匿性乳腺癌的排除性诊断中有重要价值;乳腺超声、X线及MRI均未发现可疑原发灶的患者其乳腺病理原发灶检出率较低;隐匿性乳腺癌的治疗策略可选择新辅助化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保乳+腋窝清扫术、腋窝清扫术;乳腺病理学未检出原发灶的患者复发转移率低于检出原发灶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