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大鼠肝移植术中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大鼠肝移植手术中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方法:大鼠原位肝移植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为实验初期组(n=100),第二阶段为实验后期组(n=100),比较两组手术中引起供肝再灌注不良原因的差别,从中找出预防供肝再灌注不良的措施。结果:实验初期组和实验后期组的冷缺血时间、无肝期、肝下下腔静脉(IVC)阻断时间、供者手术时间、受者手术时间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肝上IVC吻合、门静脉(PV)和IVC吻合、冷灌注过程中供肝气体栓塞、无肝期超过25min和肝损伤引起供肝再灌注不良的发生率两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提高手术熟练程度,缩短手术时间,预防手术中再灌注不良因素的发生是确保供肝再灌注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胚胎后肾大网膜内移植大鼠模型,并探讨其在受者体内生长、发育情况。方法取孕16d(E16)和17d(E17)的SD大鼠胚胎,切取胚胎后肾,以组氨酸色氨酸酮戊二酸盐液(HTK液)保存3d,然后移植到切除单侧肾脏的成年SD大鼠的大网膜内,另设未经保存的E16胚胎后肾直接移植对照组。术后给予环孢素A皮下注射,术后3~4周后开腹观察器官形成情况;术后8周,切除受者自体肾脏,观察移植后肾的组织学形态,测定后肾功能。结果移植后3周,移植后肾肾单位、集合管及输尿管的结构正常,组织中少有淋巴细胞浸润,电镜显示移植后肾发育的肾血管球细胞及基底膜、近端肾小管、远端肾小管和集合管上皮细胞超微结构正常。移植后8周,移植后肾的湿重、体积、分泌尿量及内生肌酐清除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16、E17胚胎后肾大网膜内移植,并辅以环孢素A皮下注射,可以形成器官,并发挥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腺病毒介导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Ig(cytolyticT-lymphocyteassociatedantigen4-Ig,CTLA4-Ig)基因对大鼠肝移植后移植物中免疫细胞浸润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分为排斥对照组、环孢素A(CsA)组和CTLA4-Ig组。分别于术后1,3,5,7,12d,用免疫组织化学法和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法)分别测定移植物中CTLA4-Ig基因的表达和巨噬细胞、CD8 T细胞浸润及细胞凋亡,并以病理形态学变化作参照。结果静脉注射重组CTLA4-Ig基因腺病毒7d后,大鼠肝脏CTLA4-Ig稳定表达,在肝移植60d后仍呈阳性;CTLA4-Ig组汇管区巨噬细胞、CD8 T细胞浸润明显较排斥对照组少;细胞凋亡指数在术后3、5和7d明显低于排斥对照组(P<0·01),汇管区巨噬细胞、CD8 T细胞浸润数和凋亡指数与排斥反应分级均显著相关。结论重组CTLA4-Ig基因腺病毒经静脉一次给药后能在大鼠肝脏稳定表达,并通过抑制移植物中免疫细胞浸润及移植物细胞凋亡,抑制移植后急性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中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肿瘤病理特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标本、12例癌旁粘膜标本及8例正常膀胱粘膜标本中一氧化氮合酶三种亚型的表达情况.结果 35例肿瘤标本中nNOS、iNOS、eNOS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3%、85.7%、42.9%,膀胱移行细胞癌中iNOS表达较正常膀胱粘膜增高.但移行细胞癌、癌旁粘膜、正常粘膜三组间nNOS及eNOS表达无差别.nNOS、iNOS、eNOS表达与膀胱移行细胞癌分期分级可能无相关性.结论 iNOS在膀胱移行细胞癌中表达增高,可能参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5.
肝移植后肝癌复发严重影响受者预后,而移植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会增加肝癌复发的风险.鞘氨醇磷酸酯(sphingosine-1-phosphate, S1P)是鞘氨醇在体内被磷酸化后的产物,是一种有力的信号脂类分子,它可以引起多种细胞的生物学反应.S1P受体家族有S1P1, S1P2, S1P3, S1P4和S1P5等亚型,其中S1P1, S1P2, S1P3广泛表达于全身各部分,而S1P4主要表达于淋巴组织和血小板,S1P5主要表达于中枢神经系统.现有证据尚未发现肝癌细胞表达S1P受体.FTY720是新开发的免疫抑制剂,是一种S1P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肝移植后环孢素A(CsA)对核因子κB(NF κB)活性与白细胞介素 2 (IL 2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大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用凝胶电泳迁移抑制试验 (EMSA)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 ,分别测定肝移植后受者脾细胞NF κB的活性以及移植肝标本中IL 2mRNA的表达 ,并以病理形态学变化作参照。结果 在Wistar大鼠间肝移植的对照组中 ,仅第 5和 7d能检测到较低的NF κB活性 ,各观察时间段肝组织中IL 2mRNA处于低表达状态。在SD大鼠→Wistar大鼠肝移植模型中 ,术后未用CsA者各观察时间段均能检测到明显的NF κB活性 ,肝组织中IL 2mRNA也处于高表达状态 ,而应用CsA者 ,Nκ B的活性受到明显的抑制 (P <0 .0 5 ) ,IL 2mRNA的表达同样也受抑制 ,两者具有明显一致性。结论 CsA可以抑制NF κB活性 ,进而下调IL 2mRNA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索扩大器官移植供源,诱导免疫耐受的新途径.方法:在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情况下,将远交系SD大鼠孕第14~19天(E14~E19)的胚胎后肾分组移植到行单侧肾脏切除的成年SD大鼠的腹腔,移植后4周开腹观察器官形成情况,并取标本进行生化和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植入大网膜28 d后,E18、E19胚胎后肾增大,但已被纤维结缔组织完全替代;E16、E17胚胎后肾移植后出现排斥反应,使用环孢霉素A者,E17胚胎后肾则发育良好;E14、E15胚胎后肾植入大网膜或残留肾蒂周围,发育的肾单位、集合管、输尿管结构正常,组织中少有淋巴细胞浸润;移植时宿主肾脏不切除而植入胚胎后肾,其后肾不发育;部分E15、E16胚胎后肾出现输尿管或肾盂积液现象,积液中尿素氮、肌酐值浓度与尿液中接近.结论:不使用免疫抑制剂的E14、E15组或使用环孢霉素A的E17组移植后肾在同种成年大鼠体内能够再血管化,并形成器官,显示其具有一定的泌尿功能.多种因素影响胚胎后肾的移植效果,但是排斥反应仍然是最主要的制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早期、晚期凋亡细胞对骨髓源性不成熟DC(imDC)的影响。方法 体外以紫外线照射诱导出早期凋亡细胞;将照射后的细胞在37℃,5%CO2条件下孵育10h,得到晚期凋亡细胞;在-70℃条件下反复冻融得到坏死细胞碎片。提取、纯化并培养骨髓源性imDC;分别以流式细胞仪、ELISA、^3H-TdR掺入的混合淋巴细胞反应等方法分析imDC吞噬早期、晚期凋亡细胞或坏死细胞碎片后在表达共刺激分子、分泌IL-12 p70以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imDC吞噬晚期凋亡或坏死细胞碎片后,明显趋于成熟,表现为MHCⅡ、CD40、CD80、CD86的表达均显著上调,分泌IL-12 p70增强,和T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后可以充分激活T淋巴细胞。而吞噬早期凋亡细胞后,仍然维持不成熟状态,表现为MHCⅡ、CD40、CD80、CD86的表达均维持于低水平,和培养中的imD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分泌IL-12 p70的水平以及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均显著低于吞噬坏死细胞或晚期凋亡细胞后的DC,和培养中的imD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凋亡细胞和晚期凋亡细胞的性质完全不同,晚期凋亡细胞可以充分活化抗原提呈细胞,并进一步激活T淋巴细胞,而早期凋亡细胞没有这种活化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大鼠原位肝移植术后肝叶坏死的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应用Lewis大鼠和BN大鼠分别作供、受者,采用Kamada“双套管法”行大鼠原位肝移植50次,对所有死亡大鼠进行尸体解剖,分析其死亡原因.结果:术后10只大鼠死于肝叶坏死.2只死于门静脉主干栓塞,全肝灰黄色、坏死.8只死于门静脉分支栓塞,其中左支栓塞5只,右支栓塞1只,右后叶分支门静脉栓塞2只.结论:肝叶坏死是大鼠肝移植术后后期死亡的主要原因.防止肝上下腔静脉吻合口狭窄、肝叶扭转和预防感染是防止门静脉及其分支栓塞的关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