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0篇
预防医学   2篇
肿瘤学   2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THEINTRACELLULARFORMOFEPSTEINBARRVIRUSGENOMEINNASOPHARYNGEALCARCINOMAWangHuimin1汪慧民ChenJun1陈军ZengMusheng1曾木圣LiManzhi1李满枝Jia...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中p53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目的:探讨鼻咽癌中p53基因突变情况。方法:用非同位素不对称PCR-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aPCR-SSCP),分析了鼻咽癌活检组织、细胞株和裸鼠移植瘤中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exon)的基因突变,并对其中exon8突变的SUNE-1和SUNT-1进行DNA测序。结果:在20例鼻咽癌活检组织中没有发现突变;但在鼻咽癌细胞株CNE1、CNE2、SUNE-1和瘤株SUNT-1中存在第8外显子突变,而HK1为第5外显子突变。DNA测序发现SUNE-1和SUNT-1的突变点在exon8的密码子(codon)280上,由AGA(精氨酸)→ACA(苏氨酸)。结论:p53基因突变热点的exon5、6、7和8可能在鼻咽癌变过程中没有重要意义,而在裸鼠移植瘤和细胞株建立过程中起重要作用。EBV由于和鼻咽癌的关系密切,在鼻咽癌中可能存在EBV编码蛋白与p53结合或蛋白表达被EBV抑制等其他途径使p53失活。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人白细胞介素 18(hIL 18)的表达对鼻咽癌细胞体内致瘤性的影响 ,我们构建了hIL 18的真核表达载体pcD NA3/hIL 18,转染人鼻咽癌细胞株SUNE细胞 ;然后以转染阳性的SUNE细胞和未转染的SUNE细胞接种到用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免疫重建的SCID鼠 (hu PBL SCID鼠 ) ,观察成瘤情况。结果发现 ,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鼻咽癌细胞中能高效表达hIL 18;ELISA法测得转染阳性细胞培养上清液中hIL 18的含量为 (85± 10 )pg/ml,而未转染的SUNE细胞的培养上清液中hIL 18的含量低于 5pg/ml。将转染阳性的细胞克隆和未转染的SUNE细胞接种hu PBL SCID小鼠后连续观察 5 0d ,发现前者形成的肿瘤其生长速度明显慢于后者 ,其平均瘤重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说明在体内hIL 18的表达能有效地抑制鼻咽癌细胞的成瘤作用。  相似文献   
4.
鼻咽癌裸鼠移植瘤及其相应体外细胞株的建立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12,自引:7,他引:12  
吴荫棠  汪慧民 《癌症》1995,14(2):83-86
从新鲜鼻咽活检组织建立了一株鼻咽癌(NPC)裸鼠移植瘤株(SUNT一1)及其相应的体外传代上皮细胞株(SUNE一1)。证实SUNT一1和SUNE一1为典型低分化鳞癌细胞,染色体分析二者均为人类肿瘤核型。以PCR技术检测SUNT一1的P1~P18和SUNE一1直到第61代培养的细胞中的EBV一DNA均为阳性。用原位溶细胞电泳技术(Insitulyinggel)EBV探针Southernblot分析,亦显示相应的EBVDNA区带。EBV基因组为线性特征,且在SUNT一1P18和SUNE一1P53细胞的电镜检查中均发现直径为96一100nm的EBV样颗粒。用不对称PCR一SSCP检测,显示有P53第8外显子突变。带EBV基因的NPC瘤株及相应的上皮细胞株建立,为从分子水平、细胞水平上研究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治疗等方面提供了丰富的和更切合人体肿瘤的材料和模型。  相似文献   
5.
鼻咽癌细胞系SUNE中EBV-LMP1基因对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鼻咽癌细胞系SUNE中EBV┐LMP1基因对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探索LMP1在鼻咽癌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方法用LMP1基因真核表达质粒转染人胚肾上皮细胞,检测LMP1的表达,观察细胞在软琼脂中的集落形成能力,MTT吸收能力以及PCNA的表达情况。结果被LMP1基因转染的细胞生长旺盛,能在软琼脂中形成多个集落,MTT吸收能力增强,PCNA的表达水平增高。结论LMP1基因能明显改变上皮细胞的生物学行为,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和转化,使转染的上皮细胞获得肿瘤细胞的生长特征。  相似文献   
6.
武汉地区不同年龄组巨细胞病毒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便于与WHO组织调查CMV抗体情况比较,采用AD169株作补结抗原,检测武汉地区各年龄组正常人血清中补结抗体595例,结果2~3月婴儿阳性率低(29.41%),与国外资料相近,但4~6月小儿阳性率(78.57%)显著高于国外大多数国家的。25岁以上年龄组阳性率显著高于以下的,P<0.001。男女性别间,5岁以前各年龄组差异不显,P>0.3。5岁以上各年龄组,女性均高于男性,P<0.001。女性15岁以上组阳性率显著高于以下者,P<0.001。脐血阳性率和女性15~39岁各年龄组,差异不显著,P>0.3。
本资料说明我国CMV感染较普遍,各年龄组均有,这对进一步探索CMV致胎儿畸形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应用补体结合试验(CFT)及免疫酶标玻片法(IPA)对宫颈癌高发区的正常妇女和宫颈癌低发区正常妇女,宫颈糜烂及宫颈癌病人血清人巨细胞病毒(CMV) IgG抗体进行了测定,并用过氧化物酶抗过氧化物酶(PAP)法检测了宫颈疾患活检组织中的CMV抗原;结果表明,宫颈癌高发区的正常妇女、低发区宫颈糜烂和宫颈癌病人血清CMVIgG抗体滴度的几何均数(GMT)均比低发区正常人高,经统计学处理差别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IPA法与CFT法的检测结果相符,但IPA法较CFT法敏感;CMV抗原的检出率在宫颈糜烂为30%,宫颈癌为36%。实验结果提示,宫颈疾患中CMV感染较普遍,宫颈癌的发生可能与CMV有关。  相似文献   
8.
唾液中EB病毒抗体检出用于早诊鼻咽癌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建立在唾液标本中检出 EB病毒 IgA抗体的方法,以快速、特异诊断鼻咽癌。方法:人工合成 EBV-DNA酶及 EA-D多肽片段,分别作为捕捉抗原,采用 ELISA法检测鼻咽癌患者和健康人血清及唾液中 IgA/ EBV-DNA酶和 EA-D抗体。结果:通过检出 O.D值,经统计学处理,选出鼻咽癌诊断阈值为:血清 O.D值≥ 0.3,唾液 O.D值≥ 0.45( DNA酶与 EA-D两者阈值一致)。鼻咽癌与健康者两组间 DNA酶与 EA-D的 IgA滴度均为 P< 0.0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与病理确诊相比,阳性符合率为 72.6%~ 77.3%。结论:证实 EBV合成肽链作为捕捉抗原,唾液为标本,用 ELISA法是可行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价廉,但诊断符合率需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EBV)存在的变异影响到其生物学功能(如 LMP1基因)。 BamHI A区右向框 0( BamHI A rightward fram0, BARF0)是在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病人中检出率很高的一个 EB病毒基因,对其变异性的研究尚未见报道,本研究是为了明确广东鼻咽癌组织中 EBV-BARF0基因的序列及其变异。方法:应用 PCR技术从 20例鼻咽癌组织中,扩增 EBV基因 BARF0,并对它们的序列进行测定。结果:与标准株 B95-8相比,鼻咽癌组织中 EBV-BARF0均有 4个位点发生突变: 160473( G→ T)、 160545( C→ T)、 160701( C→ A)、 160707( G→ C),并导致相应的氨基酸的改变: 2( Ala→ Ser)、 26( Leu→ Phe)、 78( Arg→ Ser)、 80( Ala→ Pro)。结论:由于 EBV的 BARF0基因在鼻咽癌细胞株及活检组织中 100%表达,在淋巴瘤组织及淋巴瘤细胞株中表达较低或不表达,本研究首次报道鼻咽癌组织中 EBV-BARF0的序列分析,与 B95-8相比存在变异,并导致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改变,推测该基因很可能在鼻咽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用抗补体免疫荧光法检测鼻咽癌患者和对照人群中EB病毒核抗原-1(EBNA-1)和EB病毒核抗原-2(EBNA-2)抗体的水平。鼻咽癌组中两种抗体滴度都升高,以EBNA-1抗体上升明显;且EBNA-1抗体与总EBNA抗体水平的变化趋势相一致。鼻咽增生性病变组中EBNA-2抗体略占优势,该组中EBNA-2抗体水平升高可能与潜伏状态的EB病毒激活或再感染的早期阶段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