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皮肤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分析光动力治疗10例食管癌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预防.方法 观察、并随访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行光动力治疗的10例食管癌患者,静脉注射光敏剂(photosan)2 mg/kg,44~48 h后应用波长630 nm的半导体激光进行光动力照射治疗,连续两天为1个周期,1月后重复1个周期.术后1、3、6、12、18及24月复查胃镜并取病理,复查胸腹部CT,评价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探讨光动力治疗的疗效以及不良反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术后次日肿瘤组织开始水肿坏死.术后1个月左右,胃镜显示原病灶部分或完全消退.第2周期治疗后1个月复查胃镜显示病灶几乎完全消失,胃镜病理未见肿瘤细胞.随访2 ~ 24月,胃镜、胸腹部增强CT均未见肿瘤复发及转移.光动力治疗除光敏反应外,主要不良反应是一过性发热、胸痛、咳嗽咳痰、肺感染及吞咽困难,经对症处理均可缓解.2例食管癌患者治疗后2月出现食管瘢痕狭窄,经胃镜下扩张并放置食管支架后缓解.10例患者光动力治疗后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l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结论 光动力治疗较早.期食管癌疗效确切,全身不良反应较轻,对于光动力治疗后的凝血功能异常的原因及发生机制尚有待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光动力治疗食管癌的不良反应及防治体会。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北京军区总医院行光动力治疗的11例食管癌患者,观察术后发热、胸痛、肺感染、吞咽困难、凝血功能改变等不良反应,探讨上述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结果除光敏反应外,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一过性发热、胸痛、咳嗽、咳痰、肺感染及吞咽困难。11例患者均发生不同程度的高凝状态,1例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结论光动力治疗较早期食管癌疗效确切,全身不良反应较轻,大多不良反应可通过对症处理而缓解。但对于凝血功能的影响尚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儿童结肠镜检查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192例因腹痛、便血、腹泻、腹胀等症状就诊的患儿行结肠镜检查,并对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129例患儿首次结肠镜检查完成全结肠镜检查,结肠镜检查完成率67.2%。32例患儿进镜过程中发现病变后退镜。病变部位主要为乙状结肠及直肠。病变主要为结肠息肉、结肠炎、过敏性紫癜、嗜酸粒细胞性肠炎、移植物抗宿主病、炎症性肠病等。91例便血患儿中61例发现大肠息肉。结论结肠镜检查及内镜下治疗对小儿肠道疾病诊断安全有效,并发症发生率低。小儿结肠病变常见部位为乙状结肠及直肠。小儿便血最常见原因为结肠息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先天性食管裂孔疝导致食管狭窄患儿的食管扩张与食管支架放置、外科手术等综合治疗方法的选择时机及疗效。方法对北京军区总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9月混合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伴严重食管狭窄的9例患儿的临床资料及治疗方案进行分析。结果 9例诊断混合型食管裂孔疝患儿食管扩张后因症状无改善行贲门胃底折叠术,术后放置食管支架,9例患儿术后贲门功能均恢复正常,吞咽困难消失。结论对于伴严重食管狭窄的混合型先天性食管裂孔疝患儿应早期手术治疗,术后辅以食管支架治疗,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5.
未经治疗的单心室畸形患者存活率低,合并妊娠者罕见,目前仅见个案报道。本例患者为未经治疗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合并二次妊娠产妇,一般情况极差,围手术期死亡风险较高,经多学科团队共同协作,该患者顺利在全麻下进行了剖宫产手术。本文主要剖析该类患者麻醉方式的选择及围手术期管理,以期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消化道黏膜下肿物(gastrointestinal submucosal tumor,SMT)的内镜下切除方法及其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对382例SMT采用内镜黏膜下挖除术(ESE)、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以及内镜全层切除术(EFTR)进行肿物切除。结果 ESE切除332例,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切除36例(其中20例为腹腔镜为主内镜辅助腹腔镜治疗,16例为瘤体较大,与浆膜层分界不清,单独内镜下挖除瘤体困难,术中转外科腹腔镜与胃镜双镜联合治疗),STER切除10例,EFTR切除4例。术中穿孔24例,其中内镜下瘤体剥离后发生胃壁穿孔转外科腹腔镜下缝合穿孔7例、内镜下尼龙绳荷包缝合9例、内镜下钛夹缝合6例、内镜下OTSC金属夹闭合器达到严密缝合2例。术后发生迟发性出血1例。术后感染1例。无死亡病例发生。结论 ESE、胃镜与腹腔镜双镜联合、STER以及EFTR是目前切除SMT微创、有效、安全、可行的方法。穿孔是其主要并发症,大多数穿孔可在内镜下达到严密缝合。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对2015年1月—2018年3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镜中心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治疗的210例结直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观察,分成老年(年龄≥65岁)组100例和非老年(年龄<65岁)组110例。对比分析发现:整块切除率老年组为92.0%(92/100),非老年组为90.9%(100/110)(P=0.972);完整切除率老年组为91.0%(91/100),非老年组为90.0%(99/110)(P=0.991);治愈性切除率老年组为89.0%(89/100),非老年组为88.2%(97/110)(P=1.000);术中穿孔发生率老年组为4.0%(4/100),非老年组为6.4%(7/110)(P=0.543);术后迟发性出血发生率老年组为2.0%(2/100),非老年组为0(0/110)(P=0.226)。提示老年结直肠早期癌及癌前病变患者行ESD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及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8.
9.
10.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左上肢无力28天,伴全身多部位疱疹及刺痛22天。患者28天前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上肢活动无力,伴持续性胀痛,无明显缓解因素,于本院心血管内科及骨科就诊,行相关检查后均未见明显异常。22天前,左上肢开始出现水疱,伴瘙痒及刺痛,水疱范围扩散至左侧脸颊部、胸背部及双侧大腿等处,且刺痛、烧灼感明显,遂于本院疼痛科就诊。既往史:原发性高血压8+年,2型糖尿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