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亚临床卒中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的相关性.方法 连续选取2005-02~2006-12我科收治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19例,依据卒中后3个月的认知评定结果 及相应的诊断标准分为认知正常对照组、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组(CIND),收集人口学特征、卒中危险因子、血清学、胸片、心电图、神经心理量表等,详细记录各患者头颅CT/MRI检查结果 .3个月后复检.结果 认知功能损害组呈现高龄、低文化水平、血糖水平、左大脑半球病灶、病灶大小、亚临床卒中病灶数目与认知功能损害相关,非条件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亚临床卒中数目是认知损害的危险因子.结论 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与高龄、低文化水平、血糖水平、左侧半球病灶及病灶大小相关,亚临床卒中是认知功能损害的强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黛力新治疗脑梗死后抑郁症(PSD)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PSD住院患者随机数字表单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予脑血管病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HAMA、CNS、ADL(Barthel指数)均较治疗前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CNS、HAMD、HAMA评分下降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ADL( Barthel指数)升高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黛力新治疗PSD较单用黛力新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促进患者最大程度康复。  相似文献   
3.
正脑血管病是人类的三大死因之一,其中脑出血(特指自发性脑出血)占急性脑血管病的20%~30%,年发病率为(60-80)/10万人,急性期病死率为30%~40%,是急性脑血管疾病中病死率最高的。因此在脑出血急性期治疗的过程中,用药的合理性对挽救患者生命和促进疾病的康复非常重要。为了解脑出血患者用药的情况,随机抽取脑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其用药情况。1资料与方法1.1资料来源抽查本院2013年1月~6月神经内科25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柠檬酸冰棒行咽部冰刺激训练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取2009年10月至2017年12月该院神经内科及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自制柠檬酸冰棒咽部刺激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照组采用大棉签蘸取冰水进行咽部冰刺激训练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对比2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吞咽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96%(48/50)]高于对照组[90%(45/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2、4周后洼田饮水试验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采用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联合柠檬酸冰棒行咽部冰刺激训练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后认知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影像学特点.方法 2005年2月~2006年11月收治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20例,其中认知正常62例、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组(CIND)58例,研究两组人口学特征、中风危险因子、血清学、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头颅CT和(或)MRI影像学等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教育水平、年龄、心脏病、高血糖、左侧大脑半球病变、颞叶病变、病灶大小、静息病灶数、脑萎缩、脑白质疏松、BI评分、丘脑病变及陈旧病灶数与认知功能损害有关(P<0.05,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大小、丘脑部位病变、陈旧病灶数目、急性期高血糖、年龄与认知功能损害明显相关,OR值(95%CI)分别为8.32(8.32~24.50)、6.39(2.46~16.62)、2.54(1.03~6.25)、1.53(1.05~2.23)、1.12(1.05~1.20).结论 病灶大小、丘脑部位病变、陈旧病灶数目、高血糖、年龄与缺血性脑卒中认知功能损害相关,可能是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脑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卒中(以下简称卒中)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连续选取急性脑卒中患者155例,依据智能评估结果分:认知正常对照组、血管性认知障碍无痴呆(CIND)组及血管性痴呆(VD)组;分别行生化、胸片、心电图、头颅CT/MRI检查及相关神经心理量表检查。结果:卒中后有认知功能损害者呈高龄、低文化水平,血管性危险因子、卒中次数、内科并发症比认知正常组增多(P〈0.05,P〈0.01),影像显示左侧病灶,病灶大小、脑萎缩、脑白质病变、陈旧/静息病灶数目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急性期及3个月后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BI)评分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血管性危险因子在卒中后认知障碍者更普遍,陈旧病灶/静息病灶数目、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是卒中后3个月发生痴呆的强烈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尿酸水平与帕金森病的相关性关系,为临床早期诊断及其防治开辟新路径。方法选取98例帕金森病患者且根据Hoehn-Yahr分级标准将其分为Ⅰ级14例,Ⅱ级24例,Ⅲ级34例,Ⅳ级16例,Ⅴ级10例,另外于同期在本院随机抽取96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比研究,然后对不同类型人群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健康体检者分别与帕金森病不同级别者相比P<0.05;而不同级别帕金森病者血尿酸水平相比无明显差异,即r=0.195,P=0.192>0.05。结论血尿酸水平能够作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记物之一,但不能单独用于早期帕金森病的特异性诊断;同时扩大样本量、采取多中心的临床研究对进一步明确血尿酸与帕金森病之间的关系和指导临床防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在脑梗塞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浆中的改变及临床价值。方法: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90例患者根据磁共振血管造影(MRA)或全脑血管造影(DSA)检查分为颅内动脉狭窄组(狭窄组)和非颅内动脉狭窄组(非狭窄组),测定血浆Hcy水平及常规生化指标。结果:狭窄组血浆Hcy水平和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非狭窄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狭窄组有13例患者(27.7%)为高Hcy血症患者,而非狭窄组无一例高Hcy血症患者;TG、HDL-C、LDL-C水平在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狭窄组患者血浆Hcy水平与T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581,P0.05)。结论:脑梗塞伴颅内动脉狭窄患者血浆Hcy水平明显上升,且与颅内动脉狭窄程度相关,因此,血浆Hcy可以做为判定脑梗塞伴颅内动脉狭窄的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是脑卒中高发人群,其中因假性球麻痹、脑干梗死等原因大约有50%左右发生程度不同的吞咽障碍,临床上表现为误咽、吞咽不畅感、反复呛咳及进食困难,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易引起吸入性肺炎、窒息,或因摄食困难引起严重营养不良、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因此应尽早进行康复干预〔1~3〕。本科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香蕉泥吞糊试验作为进食前的评估方法的可行性。 方法 对同一组脑卒中后洼田饮水试验吞咽障碍患者先后应用香蕉泥吞糊试验与吞咽造影(VFSS)检查作对比,观察2种方法中香蕉泥与吞咽造影糊通过咽及食管的一致性,以是否发生呛咳和有无残留、渗漏、误入气道、返流作为评定标准,对2种方法的通过率进行比较,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组间比较用χ2检验。 结果 50例香蕉泥吞糊试验阴性的患者经吞咽造影后显示,48例香蕉钡造影糊通过咽及食管时,食团成形,无松散、脱落,无残留、误吸、返流,食团运送快速顺畅,2例出现香蕉钡造影糊在会厌谷部份残留并出现呛咳,经多次清嗓、空吞咽动作及侧方吞咽后,残留香蕉钡造影糊能完全清除,判定为阳性,但吞咽造影下动态观察并未发生误入气道征象。2种方法吞咽相符率为96%,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χ2=2.04,P>0.05)。 结论 香蕉泥吞糊试验安全、准确、有效,可以作为进食前的评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