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耳鼻咽喉   7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住院患者睡眠障碍的发展轨迹, 以及运动功能对睡眠障碍发展轨迹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 选取2021年3月—2022年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医保内科住院的249例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腕动仪监测入院后7 d(T0~T6)患者的睡眠质量后, 采用潜类别增长模型分析睡眠障碍发展轨迹;同时采用老年人运动功能量表将患者分为运动功能障碍组(n=102)和运动功能正常组(n=147), 比较两组患者睡眠障碍发展轨迹分布的差异。结果识别出住院患者睡眠障碍发展轨迹存在3个潜在类别, 即无睡眠障碍、睡眠障碍改善、睡眠障碍持续, 且轨迹显示住院患者睡眠质量得分最低水平处于T2。运动功能正常组中无睡眠障碍60例(40.82%)、睡眠障碍改善63例(42.86%)、睡眠障碍持续24例(16.33%);运动功能障碍组中无睡眠障碍7例(6.86%)、睡眠障碍改善16例(15.69%)、睡眠障碍持续79例(77.45%), 两组患者睡眠障碍轨迹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住院患者睡眠障碍普遍存在, 发生率约为73.09%(182/249), 在入院后第3天最明显。运动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梗死后眩晕患者的颈动脉形态和血液动力学改变。方法: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梗死后眩晕患者(观察组,42例)的颈动脉形态、斑块、平均血流速度(Vm)、搏动指数(PI)和阻力指数(RI),并与脑梗死后无眩晕患者(对照组,40例)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颈动脉Ⅰ级狭窄者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颈动脉Ⅱ、Ⅲ级狭窄者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脑血管Vm下降速度,PI和RI增高与对照组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斑块内无回声及弱回声区面积占斑块面积的百分比均值分别为(49.6±13.6)%及(22.1±7.5)%。结论:TCD可了解脑血管血液动力学改变,安全元创伤。有助于脑梗死后眩晕的诊断和防治。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探讨视觉诱发电位(VEP)、听觉诱发电位(BAEP)、体感诱发电位(SEP)对多发性硬化(MS)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临床诊断为MS的患者进行VEP、BAEP、SEP检测,并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22例MS患者中VEP异常15例(68.2%),BAEP异常9例(40.9%),SEP异常12例(54.5%),异常中VEP有53.3%、BAEP有44.4%、SEP有58.3%的患者,临床有相应症状。结论:VEP、BAEP、SEP的检测有助于MS诊断以及亚临床病灶的发现。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指围产期窒息导致的脑缺氧缺血而形成的一种新生儿时期最常见的脑损伤疾病,严重危害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是新生儿期伤残率很高的疾病之一,做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是一种简便易行,无创伤并不受睡眠及镇静药物的影响,特别适用于婴幼儿的检测,是临床评价脑功能受损程度的客观依据。现将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的22例HIE患儿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22例HIE新生儿,男性13例,女性9例。胎龄35~41周,出生1~5d。诊断标准按照《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标准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偏头痛患者发作期和间歇期血流改变及其发病机制。方法:经颅多普勒测定48例偏头痛患者双侧大脑中动脉(MCA)、前动脉、后动脉、椎动脉(VA)及基底动脉(BA)的收缩和舒张峰血流速度及搏动指数(PI),并与36名健康者作比较。结果:偏头痛发作期颅内血流速度与对照组比大多减慢(P〈0.05,P〈0.01),尤以VA及BA明显,间歇期颅内血流速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0.05),以MCA为甚;发作期和间歇期的PI与对照组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偏头痛发作期脑血流量减少可能为其发病机制之一,间歇期颅内血管处于广泛的血管紧张度的增加及轻度功能性收缩状态。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患者的听力改变毛晓梅1郑世信1对42例(84耳)确诊的I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及37例(68耳)非糖尿病者(对照组)进行听力测试,并将糖尿病组按病程及血脂分为亚组,以探讨病程及血脂对听力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1.1检测对象糖尿病组42例(84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患者的经颅多普勒(TCD)及高刺激率听觉脑干诱发电位(ABR)的相关性。方法对38例临床诊断为VBI的患者及28例非VBI伴或不伴有眩晕的患者分别进行常规TCD及高刺激率ABR检查,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VBI组TCD异常率为63%,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61%,检验结果无显著性差异。非VBI伴或不伴有眩晕组TCD异常率为54%,高刺激率ABR异常率为7%,检验结果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结合TCD及高刺激率ABR检查结果有助于VBI的诊断,而单独的TCD结果不足以作为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0.
咽及食管腔外异物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咽及食管腔外异物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咽及食管腔外异物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2例手术取出异物,1例异物自动排出,1例死亡。结论:咽、食管腔外异物临床少见,在有异物史后,如患者发生呕血、腔外邻近间隙积血,或腔外组织间隙有顽固性炎症反应及脓肿,均表示有腔外异物的可能,影像学检查是主要诊断手段,一旦确诊,应及时处理,手术是惟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