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202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深度糖尿病大鼠烫伤模型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恒温恒压电热烫伤仪制作糖尿病大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的可行性。方法链脲佐菌素诱导正常SD大鼠制作糖尿病大鼠模型,诱导成功1、2、3、4周检测皮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胶原含量,以正常SD大鼠作为对照,判断典型糖尿病性皮肤改变所需的时间。以恒温恒压烫伤仪制作烫伤模型,制模条件为0.5kg压力下,80℃,分别作用时间4.6、12s,48h后取材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检测烫伤深度。结果糖尿病大鼠诱导成功后4周,皮肤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含量为(31.40±3.45)U/mg、胶原含量为(12.60±0.57)mg/g,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出现典型的糖尿病性皮肤改变。HE染色烫伤时间4、6、12s时深度依次为浅Ⅱ度、深Ⅱ度和Ⅲ度。结论恒温恒压电热烫伤仪制作糖尿病大鼠不同深度烫伤模型简单、方便,重复性高,为研究糖尿病创面愈合提供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2.
目的 体内实验研究皮肤源祖细胞对皮肤创面神经修复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昆明鼠皮肤源祖细胞,并用CM-DiI进行标记.将30只昆明鼠随机分为细胞移植组,单纯培养基组和空白组,通过尾静脉注射观察细胞在体内的迁移,检测创面的愈合率和PGP9.5的表达.结果 皮肤源祖细胞表达Fibronectin和Nestin;伤后第1、2周,皮肤源祖细胞逐渐迁移至皮肤全层,并在皮肤毛囊处亦可见;细胞移植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31.08% ± 1.74%,64.20% ± 1.45%明显高于单纯培养基组和空白组(23.85% ± 1.59%,49.81% ± 2.10%;22.63% ± 1.02%,49.51% ± 1.10%);细胞移植组PGP9.5荧光密度(11.60 ± 1.67,16.60 ± 1.14)明显高于单纯培养基组和空白组(P < 0.05).结论 皮肤源祖细胞参与了创面愈合,同时促进了创面处的神经再生,有利于创面神经修复,可能成为修复神经损伤的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皮肤源祖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定向诱导成神经元的方法,为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取出生1~3d的昆明鼠皮肤,分离培养出皮肤源祖细胞;皮肤源祖细胞以含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10%胎牛血清(FBS)的培养基中预诱导24h,再以含二甲基亚砜(DMSO)和3-叔丁基-4-羟基茴香醚(BHA)的培养基中诱导7d;观察诱导细胞形态,以及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表达神经丝蛋白(NF)、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情况;ELISA检测诱导细胞分泌神经生长因子(NGF)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情况。结果细胞诱导后呈多极性生长;细胞免疫荧光表达NF和NSE,GFAP表达阴性;随诱导时间延长培养液中BDNF和NGF浓度增加。结论皮肤源祖细胞在特定条件下能定向分化为神经元,并且能提高神经生长因子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分泌,能为组织工程皮肤和修复神经系统病变提供种子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尿病足截肢平面和截肢后切口愈合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998年1月至2009年12月出院的82例糖尿病足截肢患者临床资料,分别分析糖尿病足截肢平面与病程、外周神经障碍、血管狭窄程度、Wagner分级、创面感染情况的相关性,以及截肢后切口愈合情况与年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水平、血管狭窄程度、外周神经障碍、Wagner分级、创面感染情况的相关性。结果糖尿病足截肢平面的选择与病程、外周神经障碍、血管狭窄程度有关(P0.05);截肢后切口愈合情况与年龄、血糖控制水平及血管狭窄程度相关(P0.05)。结论糖尿病足截肢平面的选择应通过病程、外周神经病变和血管狭窄程度量化分析;高龄、围手术期血糖控制不佳及重度血管狭窄是糖尿病足截肢后切口愈合欠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透明质酸(HA)复合物对大鼠放射性溃疡创面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分离培养SD大鼠MSCs,以HA为载体构建复合物,观察复合物中MSCs的分化特性。选取30只SD大鼠以Sr-90皮肤敷贴器制作皮肤放射性溃疡模型,臀部对称制作2个直径1cm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MSCs-HA组:创面涂布200μlMSCs—HA;HA组:创面涂布200μlHA;对照组:创面涂布200μlDMEM培养基。比较各组制创术后第1、2、3、4周的创面愈合率,Ⅷ因子免疫组化微血管计数,创面组织羟脯氨酸含量。苏木精-伊红染色进行组织学观察。结果所有大鼠MSCs与HA共培养后生长良好,复合物中的MSCs可保持其特性:向脂肪细胞分化。制创术后第1周,MSCs.HA组、HA组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42.20±1.34)%、(34.20±2.06)%,均高于对照组的(23.45±1.66)%(P〈0.05),制创术后第2、3周NMSCs—HA组高于HA组及对照组(P〈0.05),制创术后第4周MSCs—HA组、HA组创面完全愈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制创术后第2周,MSCs—HA组、HA组的微血管计数分别为(24.27±2.84)%、(20.54±2.55)%,均高于对照组的(16.11±2.30)%(P〈0.05),制创术后第3、4周MSCs.HA组微血管计数高于HA组及对照组(P〈0.05)。制创术后第2周,MSCs—HA组、HA组的羟脯氨酸含量分别为(24.52±0.60)%、(19.41±0.58)%,均高于对照组的(14.19±0.65)%(P〈0.05),制创术后第3、4NMSCs—HA组羟脯氨酸含量高于HA组及对照组(P〈0.05)。组织学观察显示,制创术后第4周MSCs—HA组表皮层厚度(6~7层)大于HA组(4—5层)及对照组(2~3层)。结论HA与MSCs可促进创面微血管及胶原的增生,MSCs—HA复合物可促进大鼠放射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自身免疫性风湿病(ARDs)合并皮肤溃疡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调查1998年至200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ARDs合并皮肤溃疡住院患者的病例资料,分析ARDs患者皮肤溃疡的临床特点,各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共有67例ARDs合并皮肤溃疡住院患者,126个溃疡,男女比例为1:3.1(16:51),平均年龄(50.9±19.2)岁。70%患者溃疡发生时处于疾病活动期。绝大部分患者伴有多种器官系统受累和基础疾病,其中血象改变和低白蛋白血症常见。大部分溃疡在应用糖皮质激素和缓解病情抗风湿药物控制病情活动后保守治疗愈合或好转,或通过手术修复愈合。结论ARDs患者皮肤溃疡的发生及其临床表现与ARDs本身密切相关,治疗上应首先控制ARDs病情活动,再结合全身和局部情况决定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并辅以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7.
间变大细胞性淋巴瘤分为原发皮肤型和系统型,原发皮肤型常表现为孤立或局限的皮肤结节,而系统型皮损常表现为红色丘疹或结节,表现为肿块的比较少见。本文报道1例12岁女性患者以左腋下无痛性红色肿块为首发表现的表达间变淋巴瘤激酶的系统型间变大细胞淋巴瘤,按照非霍奇金淋巴瘤方案化疗后肿块明显消退。  相似文献   
8.
毛任翔  李帅  曹莹  赵继军 《解剖学研究》2023,(5):460-464+474
目的 探讨褪黑素对狼疮性肾炎(LN)病人血清诱导的肾小球内皮细胞(HRGEC)炎症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剂量的褪黑素(10、100、250、500、750、1000μmol/L)加入HRGEC培养体系中24 h,应用CCK-8测定细胞活力。采集抗双链DNA阳性(抗dsDNA阳性)的10例LN病人血清刺激HRGEC,应用Western blot检测HRGEC中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蛋白3(NLRP3)炎症小体活化、ELISA测定细胞上清液中IL-1β水平、DCFH-DA和DHE检测细胞活性氧(ROS)的产生,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NF-κB/p65的核转位。结果 CCK-8测定结果提示≥750μmol/L的褪黑素显著降低HRGEC细胞活力(P<0.05)。褪黑素抑制人LN血清诱导的HRGEC中NLRP3炎症小体激活及下游的IL-1β产生(P<0.05);褪黑素逆转人LN血清刺激的HRGEC细胞ROS产生(P<0.05);褪黑素抑制人LN血清诱导的HRGEC细胞NF-κB活性。结论 褪黑素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改善LN病人血清导致的肾小球内皮细胞损伤,它可作为LN的一种潜在的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结合蛋白(FGF—BP)mRNA在烧伤后肉芽组织和增生性瘢痕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微血管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设计地高辛标记的FGF-BP寡核苷酸探针,对10例烧伤后肉芽组织,33例增生性瘢痕和9例正常皮肤进行原位杂交实验,检测各组织中FGF-BPmRNA的表达差异;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中微血管数目差异。结果烧伤后肉芽组织组和增生性瘢痕(〈6个月)FGF-BPmRNA表达明显升高,FGF-BPmRNA在增生性瘢痕6个月后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肉芽组织组和增生性瘢痕(〈6个月)微血管数目明显高于其他各组。FGF-BPmRNA表达与微血管数目成正相关(Spearman R=0.463,P〈0.01)。结论FGF.BP可能是影响烧伤后创面愈合和早期瘢痕增生过程中微血管形成的重要因子。  相似文献   
10.
皮肤源祖细胞的培养、鉴定和体外诱导分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皮肤源祖细胞的体外培养、鉴定及定向诱导成脂、成骨的方法,为组织工程提供较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出生1~3d的sD大鼠幼鼠皮肤,以含表皮生长因子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培养基进行培养。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描绘生长曲线;免疫荧光鉴定细胞表达Nestin和Fibronectin情况;将第3代细胞,分别用成脂和成骨诱导液培养14d,以油红O染色、茜素红染色和免疫荧光检测皮肤源祖细胞诱导成脂、成骨情况。结果细胞呈悬浮生长,迅速增殖形成克隆球团;细胞免疫荧光表达Nestin和Fibronectin;成脂诱导14d后,细胞内大量致密颗粒形成,油红O染色可见红色脂滴;成骨诱导14d后,茜素红染色可见暗红色钙盐沉积,骨桥蛋白表达阳性显示成骨细胞形成。结论皮肤源祖细胞具有干细胞的特性,能分化为成骨细胞和脂肪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