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8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24篇
内科学   1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5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52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8篇
  1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胰腺癌的CT诊断价值.方法对76例胰腺癌的CT表现进行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①胰腺癌在CT上表现为低密度的肿块,不强化或强化不明显,肿块边缘不规则强化;②胰头癌可引起胆总管、胰管的扩张;③胰腺癌多伴邻近血管及脏器受侵.结论 CT能正确评价胰腺癌及胰周浸润,是判断胰腺癌能否手术切除的重要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RFCA)治疗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IVT)的疗效。并对其定位,标测方法及复发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16例IVT进行RFCA治疗。左室IVT起自间隔面者以最早P电位或最早心室激动点且前有碎裂电位(AP)处为消融靶点。其它部位的IVT均以起搏与心动过速时12导联QRS波形态完全相同处为靶点。结果:RFCA治疗IVT总成功率为93.7%(15/16),左室IVT为92.6%(13/14),右室IVT100%(2/2),1例消融失败,随访3个月-6年无一例复发,无并发症发生。左室IVT分别起自间隔面13例,前侧游离壁1例。右室IVT流出道2例,左室间侧游离壁1例。左室间隔面IVT有效靶点处P较QRS波提前18-50ms或心室最早激动点处V波较体表QRS波提前32-58ms其前有AP电位(3例占21.4%),2例右室IVT全部表现为有效靶点处起搏时与12导联QRS波形态完全相同,1例左室前侧游离壁IVT起搏时仅10导联相同,消融失败。结论:IVT应用RFCA治疗,其成功率高,并发症低。左室间隔面的IVT以最早P电位或心室最早激动点且其前有碎裂电位处为靶点,其它部位采用起搏标测,应与体表心电图12导联完全相同处为成功靶点。  相似文献   
3.
武刚  程璐 《重庆医学》2013,(21):2486-2488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抵抗(AR)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中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2006年6月至2010年9月,确诊为T2DM的患者496例,连续4周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d,用光比浊法检测血小板聚集率,将患者分为AR组、阿司匹林半抵抗(ASR)组与阿司匹林敏感(AS)组,分别比较临床生化指标之间的差异,随访1~4年后比较发生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差异。结果发生AR的占总人数的11.69%;发生ASR的占总人数的37.90%。女性在AR组与ASR组中人数较多(67.48%);AR组与ASR组患者较AS组的餐前空腹血糖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R组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三酰甘油均高于AS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对T2DM患者进行AR相关检测,推荐服用阿司匹林时应注意推荐的服用剂量,并且密切监视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正>脑海绵状血管瘤(cerebral cavernous angioma,CCA)并非真性肿瘤,而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脑血管畸形,属隐性血管畸形,占脑血管畸形的1.9%~6.0%,占隐匿性血管畸形的11%~20%。本文回顾性分析49例脑内CCA的影像资料,分析其CT及MRI表现,探讨其影像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经股动脉行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拔管后压迫和制动时间长,且易出现迷走反射及穿刺部位血肿.我科于2003年2月至7月应用Angio-Seal血管闭合器封堵穿刺部位,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橄榄桥脑小脑萎缩(OPCA)的临床表现及其在MR影像表现上的特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8例OPCA患者(OPCA组)的临床及MR表现.另选择7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按年龄分为21 ~ 30岁组、31 ~ 40岁组,41~50岁组,51 ~ 60岁组,61 ~ 70岁组,每组15例,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桥脑测量.结果 8例OPCA患者均为散发病例,临床以小脑症状、植物神经症状及锥体外系症状多见.头颅MR表现为小脑和脑干萎缩,特征性表现为“十字征”.OPCA组患者桥脑的上下径和前后径分别为(20.63±2.16)和(16.74±4.37) mm,与对照组[(27.14±1.73)和(22.28±1.49) mm]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中在21 ~30岁组和31~ 40岁组桥脑上下径及前后径数值最大,随着年龄增大数值有所减小,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R是诊断OPCA的首选检查方法,结合临床表现可以提高OPCA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9.
王世寿  武刚 《中国临床康复》2013,(12):2241-2248
背景:肺部因其特殊的生理结构而适合作为局部或全身用药的给药部位,而肺部缓释微球在肺部局部疾病治疗乃至全身疾病治疗方面的优越性尚缺乏更多的报道.目的:评价肺部缓释微球载体材料的释药性能以及临床给药途径的安全性,对比肺部缓释微球与其他肺部给药剂型的差异.方法:观察微球在肺部的分布及降解情况、肺组织的病理变化和连续给药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与结论:肺部缓释微球常用的材料有淀粉、聚乳酸等,具有生物可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黏附性,并且缓释微球制备简单,对正常组织无损伤,安全性高,肺部缓释微球在体内有良好的肺靶向性,可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药物毒副作用,对肺组织无病理性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弓部优先策略用于全胸主动脉置换的近中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7月在河南省胸科医院大血管外科接受治疗的11例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合并Crawford Ⅰ或Ⅱ型全胸腹主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例, 女性4例, 年龄(38±5)岁(范围:28~45岁)。7例为马方综合征, 1例为主动脉缩窄。手术均采用浅低温弓部优先策略, 首先经胸部正中小切口联合左后外侧第6肋间切口, 其次应用四分支人工血管与头臂动脉端端吻合保证脑部供血, 阻断循环后行心内及主动脉近端操作, 开放循环后完成肋间动脉重建及胸降主动脉置换。结果手术时间(645.9±91.7)min(范围:505~840 min), 术后发生脑栓塞1例, 乳糜胸1例, 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4~47个月, 1例于术后3个月因腹主动脉瘤进展行胸腹主动脉+髂动脉切除并置换, 2例肋间动脉管道堵塞, 余生活质量良好。结论采用弓部优先策略一期行全胸主动脉置换手术风险可接受, 近中期效果满意, 无分期手术中残余主动脉瘤破裂的风险, 是治疗年轻且器官功能良好的复杂主动脉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