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9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的生活事件及适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影响大学生网络成瘾的生活事件及对其社会适应的影响,为大学生网络成瘾的防治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Yong KS的网络成瘾诊断问卷对43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中国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中国大学生适应量表(CCSAS)对20名网络成瘾者与413名非成瘾者进行测评.结果: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占被调查人数的4.6%;对生活应激源各个维度的整体分析中,网络成瘾大学生与非成瘾大学生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考试失败、迷恋上网、形成不良习惯、自我评价发生较大变化、重修或重考等成为影响网络成瘾大学生心理区别于非成瘾大学生的主要生活事件;网络成瘾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学习、校园生活分量表得分均低于非成瘾大学生(3.1±0.7/3.4±0.7、2.8±0.6/3.2±0.6、2.8±0.5/3.3±0.7,P均<0.05);网络成瘾得分与大学生适应量表各分量表得分均呈负相关(r=-0.249~-0.304,P<0.01或0.05),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人际关系(β=-0.153),其次是自我适应、性别、学习适应(β=-0.215,-0.126,-0.104).结论: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社会心理因素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大学生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影响,为改善大学生睡眠、促进其身心健康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智能手机成瘾量表和正负性情绪量表对辽宁医学院77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睡眠质量总分为(5.13±2.16)分,睡眠质量问题检出率为15.8%,智能手机成瘾总分为(36.94±8.28)分,负性情绪总分为(20.80±5.99)分;不同睡眠质量大学生日常生活干扰、戒断症状、过度使用、耐受性、智能手机成瘾总分和负性情绪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睡眠质量与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部分相关(P<0.05);结构方程建模显示,负性情绪即可直接作用于睡眠质量,也可通过智能手机成瘾间接作用于睡眠质量(直接效应为0.43,间接效应为0.04),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对睡眠质量的直接总效应为0.58。结论 智能手机成瘾和负性情绪影响大学生睡眠质量,预防智能手机成瘾和调控负性情绪是改善其睡眠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长春市农村老年人卫生服务需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长春市农村老年人的卫生服务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相关措施的改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长春市双阳区奢岭镇的老年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结果老年人群慢性病患病率为68.6%。就医中存在的最大困难是医疗费用问题,希望得到的卫生服务项目为定期体检,健康教育和医生出诊。结论农村老年人主要因经济困难影响就医行为。农村基层卫生网点设备差,医务人员技术水平低,应重视农村老年人的医疗保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4.
感觉寻求与单胺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感觉寻求(sensation seeking)是一种人格特质,Zuckerman对感觉寻求的定义是“个体对变化的、新异的、复杂感觉及体验的追求,以及为了获得这种体验而进行的生理社会冒险的愿望。感觉寻求也是人的社会动机之一,它不受环境和机遇的限制,它代表了个人稳定的行为模式。  相似文献   
5.
长春市初中生心理亚健康状况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亚健康作为亚健康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于它的潜在危害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正处于身心发展不平衡的状态,受到种种因素的影响[1]。本研究选取长春市初中生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家庭环境、人际关系、个人因素等对心理亚健康的影响程度,为初中心理健康工作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网络成瘾者家庭环境特征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大学生网络成瘾家庭环境特征作初步的探索和分析。在网络成瘾的发生率方面,发现是否独生子女、父母工作性质等因素对网络成瘾的检出率无显著影响。男性、高年级和单亲家庭的学生网络成瘾的人数更多;此外,父母文化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网络成瘾。从网络成瘾的程度看,男性、单亲家庭、家庭经济水平低、父母教育水平低等条件下的学生成瘾程度更深。  相似文献   
7.
了解长春市在校大学生的减肥意向以及与身体满意度、从众程度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健康减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使用减肥意向量表、身体满意度量表、从众程度量表对长春市某高校88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生的减肥意向(3.09±1.14)较男生(2.49±1.30)高(t=-7.16,P=0.00);文科生的减肥意向高于其余专业学生(F=5.13,P=0.00),大一学生高于大二、大三学生(F=3.14,P=0.01);农村学生低于城市学生(t=-2.45,P=0.02).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减肥意向与四肢满意度、躯干满意度和整体外观满意度存在负相关(r值分别为-0.21,-0.23,-0.19,P值均<0.01);减肥意向与五官满意度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r=-0.03,P=0.26);减肥意向与从众程度存在正相关(r=0.51,P=0.02).结论 大学生身体满意度越高,减肥意向越低;从众程度越高,减肥意向越高.家庭、学校、社会应对学生进行健康减肥教育,引导大学生健康减肥.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大学新生心理韧性与归因、应对方式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心理韧性量表、多维度归因因果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对977名大学新生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变量大学新生心理韧性、归因、应对方式的差异并作相关分析.结果 城镇大学新生心理韧性[(68.88±10.57)分]、学业外归因[ (21.14±6.01)分]及人际外归因[(22.87±6.42)分]高于农村学生[(67.51±10.43)分,(19.81±5.88)分,(21.86±5.88)分,t=2.03,3.48,2.57],高职学生学业内归因[(28.68±5.30)分]和人际内归因[(26.81 ±5.82)分]高于本科学生[(27.61±5.47)分,(25.53±5.92)分,t=3.00,3.30],独生子女心理韧性[(68.88±10.81)分]和学业失败运气[(4.37±2.21)分]高于非独生子女[(67.44±10.18)分,(3.96±2.12)分,t=2.15,3.02];积极应对、消极应对、学业失败外归因、学业成功内归因、家庭住地、学业失败内归因对心理韧性有预测力(β=16.435,-4.919,-0.344,0.308,1.396,-0.182).结论 能够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与合理学业归因的大学生的心理韧性会更好.  相似文献   
9.
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在心理学、行为学中利用延迟折扣范式研究行为冲动性的机制,尤其是成瘾者中冲动性选择行为中的作用机制,更是倍受心理、行为学者的关注.目前国内外研究已经证实成瘾者显著表现出在行为选择上具有高的冲动性[1-3].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社交焦虑障碍患者的预期和事后信息加工对社交焦虑情绪症状感知和回忆的影响.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主观焦虑程度量表、事后回想问卷、开放式回忆测量、躯体感觉问卷,针对来自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心理科门诊的社交焦虑障碍患者32例与健康对照组35例,在不同试验操作条件下进行测验检查.结果 社交焦虑障碍被试中,试验操作组存在预期的信息加工,但试验操作组的躯体感觉评分、事后回想评分和消极自我信息百分数评分的回忆测评[分别为(49.68±17.68)分,(19.00±1.25)分,(0.54±0.17)分]与试验对照组[分别为(50.43±20.72)分,(18.68±1.25)分,(0.52±0.17)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事后回想与主观焦虑程度、消极自我信息回忆、焦虑躯体感受呈显著正相关(r=0.72;r=0.94;r=0.70,P<0.01),事后回想对社交焦虑情绪有预测作用(β=0.82,P<0.01),可解释变异的64%.结论 事后回想对社交焦虑情绪有直接预测作用,可导致更高的社交焦虑水平、更多的消极自我信息和焦虑相关躯体感觉的回忆,事后信息加工是导致社交焦虑障碍症状持续的重要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influence of anticipatory and post-ev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on the memories and perception of the symptom in patient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SAD). Methods A group of 32 SAD patients and a control group of 35 healthy indivisuals were included. Instruments including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ubjective Units Discomfort Scale( SUDS ), Rumination Questionnaire ,Open-ended Recall and Body Sensations Questionnaire were adopted in both groups. Results In the group S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identified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49.68 ± 17.68), ( 19.00 ± 1.25), (0. 54 ±0. 17) ) and the 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 ( 50.43 ± 20.72 ), ( 18.68 ± 1.25 ), ( 0.52 ± 0.17 ) ) when the ratings the memories of body sensations, rumination, and negative self-information score were compared (P> 0.05 ).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level of rumination ,SUDS, the memories of negative self-information and the body sensations scores( r= 0.72; r= 0.94; r= 0.70, P< 0.01 ). The scores of rumination explained 64% of the variation in SUDS scores(β=0.82, P<0. 01 ). Conclusion This study suggest that social anxiety is affected directly by rumination which can result in more memories of negative self-information and the body sensation. Symptoms are maintained by post-event information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