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基本情况】本研究团队创建了垃圾分类物元分析模型、投放方案灰色聚类比选模型及分类效果F-measure评价模型;基于城乡差别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产生源分布及性状特征,提出了农村生活垃圾“五类三段”分类模式,指出易腐垃圾就地/就近处理是农村垃圾分类的重点与关键;结合农村易腐垃圾就近处理需求,研发了引风式静态堆肥技术和重力翻板式间歇动态堆肥技术及装备,并在福建省明溪县胡坊镇和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进行了工程示范。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探索刺血疗法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抗炎效应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刺血组。除正常组外,其他各组大鼠通过右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正常组、模型组不进行任何干预,药物组于造模后6h、24h以布洛芬灌胃治疗,刺血组于造模后6h、24h在右侧昆仑穴刺血。于造模后6、24、48h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关节周径并计算肿胀指数。造模48h后,取关节局部软组织,采用Elisa法检测软组织中白细胞介素(IL)-4、IL-10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造模后6h其他3组大鼠造模关节肿胀指数明显升高(P0.05);造模后24h、48h,药物组、刺血组大鼠造模关节肿胀指数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造模后24h,刺血组肿胀指数明显低于药物组(P0.05)。造模后48h,与正常组比较,其他3组大鼠造模关节软组织IL-4含量明显降低(P0.05),模型组大鼠软组织IL-10含量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药物组、刺血组大鼠造模关节软组织IL-4、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其中药物组大鼠IL-10含量明显高于刺血组(P0.05)。结论:刺血疗法可能通过上调局部抗炎因子IL-4、IL-10的含量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3.
宫颈癌p53外显子7突变与p53蛋白高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宫颈癌 p5 3外显子 7突变与 p5 3蛋白高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聚合酶链反应 ( PCR)、限制性酶解片段长度多态性 ( RFL P)分析等方法对 49例宫颈癌组织石蜡包埋标本中 p5 3外显子 7的突变与 p5 3蛋白表达进行了检测。结果  p5 3外显子 7的突变率 8.2 % ( 4/ 49)显著低于 p5 3蛋白阳性率49.0 % ( 2 4/ 49) (χ2 =18.0 5 ,P<0 .0 0 1) ;p5 3外显子 7突变不一定 p5 3蛋白阳性。结论  p5 3外显子 7突变可能是部分宫颈癌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大部分宫颈癌可能主要由于高危人乳头状瘤病毒 ( HPV)感染后 ,通过 E6 / p5 3蛋白复合物的形成使 p5 3蛋白失活所致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在儿童癫痫诊断中应用磁共振波谱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MRS)技术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3年6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癫痫诊断的患儿100例。患儿均进行常规MRI扫描及MRS扫描,分析扫描结果。结果:100例患儿中40例为原发性癫痫,60例为继发性癫痫;MRS检出81例结果出现异常,病灶侧与病灶对侧NAA/Cho+Cr、NAA/Cho值比较,差异显著(P <0.01);其他19例患儿出现了双侧NAA/Cho+Cr值下降情况。结论:在儿童癫痫诊断中应用MRS技术,能够对癫痫患儿脑组织中NAA、Cho+及Cr等代谢产物变化比值予以响应,从而利于临床诊断与治疗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孕妇25岁,孕1产0,孕22周,否认家族史及孕期服药史,血清检查神经管缺陷风险系数为7.34,神经管筛查结论为高危。唐氏综合征筛查及地中海贫血基因检查均阴性。超声检查:胎儿小脑呈香蕉型,后颅窝消失,脊柱骶尾部椎管连续性中断。MRI检查使用平衡式快速梯度回波序列(FFE),克服了胎儿运动伪影,重点对胎儿脊柱及头颅行轴位、矢状位、冠状位T2WI扫描,可见胎儿骶尾部骨性椎管后壁闭合不全,相应皮肤局部缺损,脑脊液与羊水相通,小脑疝入枕骨大孔,后颅窝消失,第四脑室消失,脑干、小脑幕均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刺血疗法对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模型的局部症状、光镜下形态学改变、电镜下超微结构改变的影响,初步探索刺血疗法治疗本病的效应机制。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药物组、刺血组。通过右踝关节腔注射尿酸钠建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药物组以布洛芬灌胃治疗,刺血组在右侧昆仑穴刺血。测量4组4个时间点的造模踝关节的周径,光镜下观察造模后关节腔组织形态学改变,电镜观察软骨组织的超微结构。结果刺血组24h后造模踝关节周径与药物组、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8h后与药物组、正常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光镜结果显示:模型组关节腔内有尿酸钠结晶沉积,并有大量炎细胞浸润;药物组关节腔内有部分尿酸钠结晶沉积,并有部分炎细胞浸润;刺血组关节腔内有少量粉色团块状物体沉积,及少量炎细胞浸润。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细胞有渗出,突起,胶原纤维排列乱且密集;药物组细胞有渗出,突起,胶原纤维排列紊乱;刺血组细胞结构正常,胶原纤维排列较乱。结论刺血疗法能有效快速地减轻关节腔尿酸钠的沉积,减少炎细胞的浸润,改善关节软骨的超微结果,改善局部症状。与常规的药物疗法比较,有疗效好、起效快、毒副作用小的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通过一则临床中应用黄土汤加减治疗肠道血管先天畸形致便血、黑便的病例,对该病中西医病因及发病机理进行探讨及分析,介绍中医治疗思路及选方依据,探讨本病的研究现状,及在治疗处理上的展望。  相似文献   
8.
胃食管反流病是目前消化科门诊就诊率极高的一种疾病,西医认为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泛酸、烧心等症状和食管黏膜、口腔咽喉、气道等组织的损伤,是一种临床综合征。西医采用抑酸药及促胃肠动力药治疗,虽能达到一定的临床效果,但临床复发率高达70%~80%。中医认为该病以胃失和降、胃气上逆为总的病机。肝升肺降促进脾运胃纳及脾胃的升降,从而保证胃肠功能的正常发挥。其病机除了与脾胃升降失调相关外,与肝肺升降失调亦有密切关系。辨证应以肝、胃、肺、脾、胆关系为重点,强调从"气"论治该病。此外中医在治疗该病的过程中运用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看病的同时更注重每个患者的个体差异,力求标本同治,彻底治愈该病,最大程度降低本病复发率。  相似文献   
9.
资料患者女性,36岁。因无意中发现左侧外耳道肿物1年于2016年11月28日入住我科。病程中无明显其他不适。体格检查:左侧外耳道下壁可见1.0 cm×0.5 cm大小半圆形肿物,边界清楚,色泽稍红,表面光滑(图1)。纯音测听:双耳平均听阈均为15 d B;声导抗:双耳均为“A”型曲线。中耳乳突CT示:左侧外耳道可见直径约为0.9 cm的软组织影,边缘光滑、  相似文献   
10.
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局部造模方法的改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更为稳定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的局部模型复制方法。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采用3种不同进针入路进行局部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模型的复制,计算造模前、造模后6 h及造模后24 h关节周径值和肿胀指数,并观察各组关节腔形态学改变。结果常规A组,尿酸钠以浸润的方式进入踝关节,仅1例关节腔中有大量炎症细胞,造模成功率为10%;常规B组,7例尿酸钠进入了关节腔,造模成功率为70%;改良C组,10例关节腔内有纤维素样渗出及关节滑膜水肿,并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造模成功率为100%。改良组与常规A组和常规B组比较周径增加值和肿胀程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常规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大鼠局部造模的方法进行改良,在大鼠右后肢踝关节背侧正中进针复制的局部模型成功率高,稳定性强,创伤小,有利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动物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