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科自1979年5月起,对10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由颌面部骨孔内注入维生素B_(12)的方法进行治疗,获得了较好效果。一、治疗方法根据三叉神经发病的部位来确定维生素B_(12)的注药途径及剂量。见表1。  相似文献   
2.
喻杉  梁玉祥  彭饶  郭强  何冬  袁峰 《四川中医》2020,38(8):162-165
目的:观察柏藤洗液在慢性感染性难愈合创面修复中的促进作用和应用的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1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柏藤洗液换药,对照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3周后,对两组患者的创面细菌转阴率、创面愈合率、创面肉芽积分进行比较,并评价其安全性。结果:观察组在治疗后7天、14天、21天的创面转阴率、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在7天时创面肉芽积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在14天、21天时观察组对创面肉芽的改善优势突显(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观察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在观察过程中无一例不良事件发生。结论:柏藤洗液外洗治疗慢性感染性难愈合创面疗效肯定,可以抑制创面细菌、改善创面肉芽生长,能有效促进创面的愈合,其组方简单、操作方便、安全性良好,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梁玉祥  袁峰  喻杉  郭强  李红兵 《西部医学》2020,32(8):1142-1145
目的 探讨慢性骨髓炎(COM)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 ɑ)、白介素-1(IL-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动态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3月~2019年3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00例COM患者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者35例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两组COM相关性实验室结果,血清TNF ɑ、IL-1、BMP-2水平,分析不同预后患者TNF ɑ、IL-1、BMP-2水平差异,并采用Spearman或Pearson相关性分析TNF ɑ、IL-1、BMP-2与COM相关性实验室结果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其对COM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SAU阳性例数显著多于对照组,ESR、CRP和血清TNF ɑ、IL-1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BMP 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预后良好者手术后血清TNF ɑ、IL-1水平显著低于预后不良者,BMP 2水平显著高于预后不良者(均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TNF ɑ、IL-1水平与COM患者SAU阳性例数、ESR、CRP呈显著正相关,BMP 2与COM患者SAU阳性例数、ESR、CRP呈显著负相关;血清TNF ɑ、IL-1、BMP-2诊断COM的AUC分别为0.860、0.769、0.881,三者联合诊断的AUC(097)和特异度(97.1%)明显高于上述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COM预后良好者血清TNF ɑ、IL-1水平显著降低,BMP-2水平显著升高,血清TNF ɑ、IL-1、BMP-2动态水平变化与患者预后有关。三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COM诊断的特异性,可作为辅助COM的生物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4.
彭饶  廖涛  喻杉  梁玉祥  罗海林 《当代护士》2021,28(8):121-123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进程,周围动脉疾病(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PAD)发病率也逐年攀升.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ASO)是PAD的代表性疾病[1].主要发病原因是外周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性病理改变,造成动脉血管管腔进行性狭窄、闭塞.以下肢缺血为临床表现,患侧肢体末端麻木、发冷、静息痛及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症状[2].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骨感染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介素-6(IL-6)水平与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关系。方法病例源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本院骨科收治的88例骨感染患者(作为疾病组)和32无骨感染患者(作为对照组),依据疾病组患者的感染程度分为轻度组(n=30)、中度组(n=35)、重度组(n=23),检测各组血清CRP、PCT、IL-6水平,分析血清CRP、PCT、IL-6水平与骨感染患者病情发展、预后的关系。结果不同病情程度骨感染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存在明显的差异,且均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表现为重度组>中度组>轻度组>对照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CRP、PCT、IL-6水平是骨感染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P<0.05);术后半年随访复发率23.86%,复发者血清CRP、PCT、IL-6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复发者(P<0.05);且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骨感染患者复发与术前CRP、PCT、IL-6水平均呈明显的正相关(r=0.791、0.928、0.942,均P<0.001)。结论骨感染患者血清CRP、PCT、IL-6水平与其病情严重、预后复发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或可通过监测CRP、PCT、IL-6水平以预测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  相似文献   
6.
病历摘要患者,男,31岁,因在卖肉时刀尖不慎将左侧股静脉刺伤,喷血不止,被在场人员简单包扎后送到我院。查体:患者神志不清,面色苍白,肢体发凉、潮湿、眼球内陷,瞳孔稍扩大,对光反射消失,按压指甲和皮肤驱除微血管内血液使其变白后,其色恢复正常明显迟缓。肺(-),呼吸快而浅,心音弱,心率156次/分,血压2.7/0kPa,二便失禁。化验:血红蛋白10g/L,红细胞0.8×10~(12)/L 二氧化碳结合力16.8容积%。在抢救时,因静脉输液较困难,立即行双上肢及右下肢静脉血管切开快速输入液体,以纠正酸中毒,同时输入同型血1200ml,0.9%氯化钠25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1000ml,5%碳酸氢钠250ml,  相似文献   
7.
喻杉  梁玉祥  高伟  袁峰 《四川中医》2020,38(7):192-194
目的:对慢性骨髓炎脓肿形成患者在围手术期采用火针烙法联合中药灌洗治疗,观察该疗法的临床疗效,同时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估。方法:将60例慢性骨髓炎伴脓肿形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在围手术期均给予全身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火针烙法联合中药灌洗,而对照组则不作其它特殊处理。观察治疗前、术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VAS)、局部体征情况,于治疗前、术后第5天检验两组患者的血炎性指标(血WBC、血沉、C反应蛋白)。结果: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治疗组对患者疼痛、局部红肿范围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在降低血沉、C反应蛋白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对血WBC的影响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火针烙法联合中药灌洗能有效减轻围手术期慢性骨髓炎脓肿形成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局部体征,减轻手术复杂程度,有助于减轻术后全身炎性反应,且安全性良好,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膜诱导(Masquelet)技术与骨搬运(Ilizarov)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Chronic osteomyelitis, CO)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CO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完全随机分为M组(n=42,Masquelet技术)与I组(n=43,Ilizarov技术)。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康复时间、关节功能、生活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I组治疗效果为优良率略高于M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骨愈合及完全负重时间较M组长(P<0.05)。术前两组患者lowa膝关节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WHOQOL-BREF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lowa膝关节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WHOQOL-BREF评分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手术前后两组lowa膝关节评分、lowa踝关节评分、WHOQOL-BREF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组针道感染率高于M组(P<0.05)。结论:Masquelet技术与Ilizarov技术治疗CO疗效相当,但Masquelet技术对软组织要...  相似文献   
9.
<正>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疗法颇多,但疗效多不巩固或不明显,颅内手术尚有一定危险性。我科自1979年5月起,对1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应用由颌面部骨孔内注入维生素 B_(12)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三叉神经痛治疗的方法很多,自1986年2月以来,我们采用由颌后进针刺入下颌管注射VB_(12)的方法治疗14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一、资料与方法本组14例,男8例,女6例,年龄44~59岁,病程1个月~4年2个月,单纯第Ⅲ枝发病者10例,Ⅱ、Ⅲ枝混合发病者4例,曾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