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7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17篇
神经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初步探讨自行研制的新型引导组织再生膜材料(仿生型改性胶原膜)应用于动物引导牙周组织再生的能力。方法通过模拟牙周炎骨缺损形态在Beagle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颊侧制作3个大小为5mm×5mm的急性二壁骨袋的骨缺损模型,深达牙面。采用自体对照方法观察牙周组织再生情况,骨缺损区随机分为3组:胶原膜组、聚四氟乙烯(e-PTFE)膜组、空白对照组,共5只Beagle犬、14个实验部位。术后2、4、8、12周将分别进行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锥形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BCT)扫描并重建、扫描电镜Ca、P元素微区定量测定。结果该仿生型改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骨引导和暴露后抗感染能力。术后12周,仿生型改性胶原膜组的新生骨高度、体积与e-PTFE膜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引导的新生骨钙磷比值(Ca/P值)高于空白组及e-PTFE膜组。结论动物实验显示,该新型仿生型改性胶原膜具有良好的提高牙周骨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2.
牙周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口腔健康的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促进人类对牙周病防治的认识是其预防工作的关键。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以生物—心理—社会观点为基础的干预模式在提高人类口腔卫生保健能力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通过心理干预促进口腔保健行为的改变是近年来诸多学者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各种心理干预模式,尤其是自我效能模式在牙周病防治中的作用,以期为日后牙周病的综合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新型多孔支架材料3-羟基丁酸-co-3-羟基戊酸共聚物/溶胶-凝胶生物活性玻璃(PHBV/SGBG)对狗骨髓基质细胞(BMSCs)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 采用体外培养技术,将狗BMSCs与PHBV/SGBG支架材料在体外复合培养,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狗BMSCs在PHBV/SGBG材料中的生长情况,用MTT法、碱性磷酸酶活性检测法检测PHBV/SGBG对狗BMSCs增殖、分化的影响.结果 狗BMSCs可紧密附着于材料表面,黏附生长、增殖,并有突起向材料的连通微孔内伸展.复合培养3、6 d,PHBV/SGBG对狗BMSCs的增殖、分化表现出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 BMSCs与PHBV/SGBG支架材料复合体具有良好的生物学功能,有望应用于牙周组织工程学.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儿童牙龈炎与恒牙龋的相关关系,为儿童牙龈炎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共调查广州市12~13岁儿童1 115人。检查方法和标准参考1997年WHO推荐的《口腔健康调查基本方法》,牙龈炎检查六颗指数牙,龋病检查全口恒牙,分别采用牙龈指数(GI)和DMFT记录检查结果。Logistic回归分析儿童牙龈炎与恒牙龋病的关系。 【结果】 广州市12~13岁儿童牙龈炎患病率72.65%,中、重度牙龈炎患病率分别为28.16%和5.83%。恒牙龋患病率为25.83%,其中未充填龋占龋齿的73.73%。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未充填龋是广州市12~13岁儿童牙龈炎患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 广州市12~13岁儿童牙龈炎患病率较高,有未充填龋存在的儿童是广州市儿童牙龈炎重点防治人群。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poly(hydroxybutyrate—hydroxyvalerate),PHBV]构建引导骨组织再生膜的可行性。方法制备犬胫骨骨缺损模型,实验组覆盖PHBV膜,空白对照组不覆盖膜。术后2、4、8和12周取材。观察PHBV膜体内降解性及引导骨再生的效果。结果①PHSV膜在体内可缓慢降解;②膜覆盖组术后第2周即可见新骨形成,12周时骨缺损区已完全为新骨充填,骨再生量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PHBV膜能引导骨组织再生。有可能成为一种较理想的引导骨组织再生的天然膜材料。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吸烟因素是否影响牙周炎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ingival crevicular fluid,GCF)中核因子活化因子受体配体(ligand of receptor activator of NF-kB,RANKL)和骨保护素(osteoprotegerin,OPG)的水平。方法 依据吸烟情况,将30例男性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吸烟组(15例,30颗实验牙),和非吸烟组(15例,30颗实验牙)。牙周基础治疗前、治疗后1、4和12周用滤纸条法收集实验牙的GCF,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GCF中的RANKL/OPG水平。结果 牙周基础治疗后,两组的RANKL浓度与基线时相比,在治疗后1、4和12周明显下降(P〈0.05),而OPG浓度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的RANKL/OPG比值在治疗后各个时间点与基线相比,下降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础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吸烟组GCF中RANKL浓度以及RANKL/OPG的比值明显高于非吸烟组(P〈0.05);在治疗前后各个时间点非吸烟组OPG浓度都高于吸烟组,但仅在治疗后4和12周时,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使龈沟液中的RANKL浓度下降,RANKL/OPG的比值下降,OPG浓度明显升高;吸烟使慢性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RANKL浓度和RANKL/OPG的比值明显高于非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治疗后4和12周时0PG浓度明显低于非吸烟慢性牙周炎患者。  相似文献   
7.
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方法】 采用骨髓基质细胞体外培养技术,通过MTT法检测细胞相对增殖度,对材料的细胞毒性进行分级评价,并采用直接接触培养法,观察细胞在材料上的黏附与散布? 【结果】 材料的细胞毒性分级在0~1之间,骨髓基质细胞可紧密附着于材料表面,黏附生长,并有突起向材料的连通微孔内伸展?【结论】 新型纳米仿生骨植入材料对骨髓基质细胞无毒性作用,符合医用生物材料的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
背景: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已用于构建心脏生物瓣膜,但不知是否可作为骨再生引导膜?目的:观察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的生物相容性,并评价其成骨能力。方法:采用MTT法检测100%,75%,50%,25%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材料浸提液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对增殖度的影响,并评价其细胞毒性;在犬胫骨缺损模型左右两侧远心端骨缺损上方覆盖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作为实验组,在近心端仅以骨膜瓣复位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100%,75%,50%,25%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的细胞毒性分级为0~1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无毒性;实验组术后第2周即可见新骨形成,12周时骨缺损区已完全被新骨充填,骨修复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明显毒性,引导成骨能力强。  相似文献   
9.
背景: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已用于构建心脏生物瓣膜,但不知是否可作为骨再生引导膜?目的:观察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的生物相容性,并评价其成骨能力。方法:采用MTT法检测100%,75%,50%,25%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材料浸提液对犬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相对增殖度的影响,并评价其细胞毒性;在犬胫骨缺损模型左右两侧远心端骨缺损上方覆盖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作为实验组,在近心端仅以骨膜瓣复位作为对照组。结果与结论:100%,75%,50%,25%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的细胞毒性分级为0~1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及增殖无毒性;实验组术后第2周即可见新骨形成,12周时骨缺损区已完全被新骨充填,骨修复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聚羟基丁酸/羟基戊酸共聚酯膜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无明显毒性,引导成骨能力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脉冲钕∶钇铝石榴石(Nd∶YAG)激光治疗磨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磨牙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136例(192牙),随机分成A、B、C 3组,每组各64牙。3组患牙均予必要的调及牙周固定术。在此基础上A组予脉冲Nd∶YAG激光消毒牙周及根管,B组予脉冲Nd∶YAG激光消毒根管,两组照射完成后行一次性根管充填。C组予导入氢氧化钙糊剂消毒根管,7 d后复诊无症状时进行根管充填。分别于治疗1 d、3个月、1年后检查患牙,记录自发痛、咬痛、叩击痛、松动度、X线片、龈沟探诊出血指数以及牙周袋深度等情况。结果:治疗1 d后A、B组患牙叩诊无痛的比例高于C组(P<0.05),治疗3个月后A、B组患牙临床症状好转的比例均明显高于C组(P<0.05),治疗1年后A组患牙保存达优的比例高于B、C组(P<0.05)。结论:脉冲Nd∶YAG激光辅助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