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8篇
皮肤病学   2篇
综合类   15篇
预防医学   1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江门市区实施乙型肝炎免疫策略16年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对江门市区198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的乙型肝炎(乙肝)免疫策略进行效果评价。方法:运用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疫情资料对比分析,比较实施“免疫策略”前后江门市区0~15岁人群乙肝发病率和感染率变化情况和乙肝表面抗体(抗-HBs)增长情况。结果:实施“免疫策略”后16年,0~15人群的乙肝发病率由1985年的367.39/10万,降至2001年的21.10/10万,下降94.26%;HBsAg阳性率由1985年的9.17%降至2002年的0.6%,下降93.46%;乙肝病毒总感染率由1985年的35.82%降至2002年的1.20%,下降96.65%;抗-HBs阳性率由1985年的24.64%上升到2002年的93.00%,上升2.77倍。结论:江门市区现行乙肝免疫策略效果显,能有效预防和控制地区性大面积的乙肝流行与传播。经过一代人的努力,能彻底改变人口乙肝高发病率和HBV高感染率及高携带率的状况。  相似文献   
2.
江门市1910名吸毒者HIV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了解江门市吸毒者艾滋病的感染、传播和流行状况,为制定预防控制艾滋病的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4年7~11月对江门市戒毒所收容的吸毒者进行HIV监测。HIV检测采用ELISA、蛋白印迹(WB)法。结果共调查1 910名吸毒者,检出HIV抗体阳性109例(5.71%),其中台山籍吸毒者检查343人,检出HIV阳性32例(9.33%);台山市与鹤山市(1.08%,1/93)、恩平市(2.73%,7/256)、新会区(4.58%,17/371)三个地区HIV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注射吸毒者1 391人,检出HIV阳性97例(6.97%),口吸毒者519人,检出HIV阳性12例(2.3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江门市吸毒者HIV感染率有地区差异,其中台山市吸毒者感染率较高;江门市吸毒者主要通过共用不洁针具的途径传播艾滋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娱乐场所桑拿人群HIV的感染状况,为AIDS/HIV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HIV检测操作规范》的程序,筛查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确认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HIV抗体。确认HIV抗体阳性者统计为HIV感染数。结果:2001年至2003年共检测3765人,未检出HIV抗体阳性者。结论:2001年至2003年江门市区桑拿人群中未发现HIV感染者,是控制HIV性传播的关键时期,必须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以控制HIV在该人群流行。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了解广东省江门市活禽市场外环境中H7N9病毒污染情况及人感染H7N9禽流感流行情况,指导H7N9禽流感防控工作。方法 于2014年1月26日至2015年2月23日,在江门市选取5个禽类批发市场和33个居民肉菜市场,以擦拭涂抹法采集活禽档口外环境粪便、地面以及各种用具表面拭子,采用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核酸,并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监测14个月中,采集样品989份,检出H7亚型阳性74份,阳性率为7.48%。鸡相关标本的阳性率最高(8.88%),鸡与其他禽种相关标本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0.02,P0.05)。砧板与刀具涂抹物阳性率高于笼框内面与笼子地面涂抹物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4.39,P0.01)。冬春季(12月至次年5月)阳性率稍高,为8.44%(70/829),夏秋季(6-11月)阳性率稍低,为2.50%(4/160),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6.01,P0.05)。期间报告了9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1-2月发病8例。结论 江门市冬春季活禽市场外环境普遍存在H7亚型禽流感病毒污染,人感染H7N9禽流感疫情流行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冬春季为发病高峰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乙肝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状况,为制定有效的乙肝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应用ELISA法测定中、小学生血清三项乙肝感染标志(HBsAg、HBeAg、HBeAb),对三项标志全阴性者再应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测定血清二项感染标志(HBsAb、HBcAb)。结果血清三项感染标志(HBsAg、HBeAg、HBeAb)全阴性者其HBsAb阳性率为81.27%,中学生阳性率为80.27%,小学生阳性率为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P〈0.05)。HBsAb有应答者HBcAb阳性率为5.12%,中学生阳性率为8.82%,小学生阳性率为0.6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164.58,P〈0.01)。HBsAb无应答者HBcAb阳性率为21.14%,中学生阳性率为19.73%,小学生阳性率为7.68%,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87.70,P〈0.01)。HBsAb有应答者和HBsAb无应答者其HBcAb阳性率差异有非常显著性(χ2=313.48,P〈0.01)。结论该地区学生HBsAb阳性率较低,免疫效果不理想,小学生HBsAb阳性率较高,中学生HBcAb阳性率较高,提示学生中乙肝疫苗接种需加强和改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2004-2011年食品中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菌(Lm)、副溶血性弧菌及大肠杆菌(EHEC)O157∶H7的污染状况,确定可能污染上述致病菌的高危食品,为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按《广东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检测技术要求,对采集的食品样本分别进行沙门菌、金黄色葡萄球菌、Lm、副溶血性弧菌及EHEC O157∶H7菌分离和生化及血清学鉴定,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 12类1 237份食品中共检出致病菌98株,总检出阳性率为7.92%。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23株,检出率为4.14%(23/556);其次沙门菌检出34株,检出率为2.75%(34/1 237);Lm检出30株,检出率为2.43%(30/1 237);副溶血性弧菌检出11株,检出率为2.14%(11/513);未检出大肠杆菌O157∶H7。以非定型包装熟肉、生禽肉、水产品和凉拌菜污染较为严重。结论应加强非定型包装熟肉、生禽肉、水产品和凉拌菜食品食源性致病菌污染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江门市区12类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的污染和耐药状况,为防治金葡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并按《广东省食源性致病菌监测计划》检测技术的要求,对采集的食品样本进行金葡菌分离和生化鉴定,对结果作统计分析。结果从12类993份食品中,共检出金葡菌42株,阳性率为4.23%。其中以非定型包装熟肉中阳性率最高,为9.37%;其次是速冻熟制米面制品,阳性率为8.33%;凉拌菜、生禽肉、生羊肉、生牛肉、生猪肉、生食蔬菜和非发酵豆制品的阳性率分别为3.41%、3.33%、2.00%、1.82%、1.67%、1.14%,1.12%。在沙拉、牛奶和冰淇淋中均未检出金葡菌。检出金葡菌对17种抗生素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耐药。结论江门市区食品中存在着金葡菌食物中毒的潜在危险,应加强非定型包装熟肉、速冻熟制米面制品等食品金葡菌污染的监测,金葡菌对多种药物的耐药性提示要安全使用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江门市急性呼吸道感染人群常见病毒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12年于江门市某医院就诊的609例急性呼吸道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PCR法检测甲型(FluA)和乙型流感病毒(FluB)、腺病毒(ADV)、博卡病毒(BoV)、鼻病毒(hR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副流感病毒1、2、3型(PIV1、PIV2、PIV3)、偏肺病毒(MPV),冠状病毒(HCoV) OC43、229E、HKU1和NL63等14种呼吸道病毒的核酸。结果609份检材中,14种常见呼吸道病毒核酸总阳性率54.84%(334/609),检出率依次为甲乙型流感病毒21.18%、副流感病毒1、2、3型9.03%、鼻病毒7.55%、呼吸道合胞病毒4.76%、冠状病毒3.61%、人博卡病毒3.45%、偏肺病毒3.12%、腺病毒2.13%。334例阳性检材中,合并2种以上病毒感染的有43例,合并感染率7.06%;合并3种病毒感染的有3份,感染率0.49%;合并4种病毒感染的有2份,感染率0.33%。男性呼吸道病毒阳性率58.81%,女性47.98%,提示男性比女性更容易感染呼吸道病毒。结论呼吸道病毒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因,而与年龄、季节和性别有关,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合胞病毒是引起江门市人群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主要病毒。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广东省江门市2017年某公司发生的一起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分离株的血清型别、耐药表型和分子特征。方法 对该起食物中毒事件分离到的15株副溶血弧菌进行血清学分型,抗生素敏感性检测,耐热直接溶血毒素基因(tdh)、耐热相关溶血毒素基因(trh)、GS-PCR和orf8基因的PCR检测,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子分型分析。结果 15株副溶血弧菌分离株经生化鉴定、血清学鉴定为O3:K6型;抗生素敏感性分析显示,所有菌株均对氨苄西林和头孢唑啉耐药,对其他抗生素敏感;毒力基因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菌株均为tdh+trh-型菌株,并且携带GS-PCR和orf8基因;14株病例分离株和1株食物分离株经限制性内切酶(NotⅠ、SfiⅠ)酶切后的PFGE指纹图谱高度相似,仅存在2条带的差异。结论 该起食物中毒的病原体为O3:K6型副溶血弧菌,携带tdh、GS-PCR和orf8基因,具有共同的耐药表型和遗传特征,此次食物中毒事件由2种克隆群的副溶血弧菌引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