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治疗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采用控温控压电烫仪在3只普通家猪背部对称制造深Ⅱ度热力烧伤模型,每只猪背6个创面(共18个),左右对称创面视为一对,共9对创面随机分为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常规换药组。造模24 h后两负压组分别给予持续及间歇封闭负压治疗,压力值均为-125 mm Hg(1 mm Hg=0.133 k Pa),常规换药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于治疗后当天、第3、6、9、14天,分别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愈合率;取创面组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及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记录最终创面愈合时间。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 (1)治疗后第3天,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8.51±4.38)%、(14.26±5.98)%,均高于常规换药组(3.86±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52、40.139,P﹤0.05、=0.001),治疗后第6天,两负压组分别达(24.74±3.25)%、(20.55±3.43)%,仍高于常规换药组(13.4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3、3.432,P﹤0.05、=0.004),治疗后第9天,其愈合率分别达(49.81±3.88)%、(46.96±3.16)%,均高于常规换药组(34.29±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3、4.541,均P﹤0.05)。(2)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1.67±0.52)d、(11.50±1.05)d,均短于常规换药组(13.00±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5、3.055,P=0.016、0.008),两负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0,P=0.739)。(3)治疗后第3天,常规换药组创面炎症细胞浸润较两负压组重,其高峰持续到第9天,第14天逐渐消退。(4)治疗后第3天,持续负压组和间歇负压组细胞PI明显升高,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3、9.080,均P﹤0.05),治疗后第6天分别达高峰,仍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9、5.557,均P﹤0.05),治疗后第9、14天,3组细胞PI无明显差异。(5)治疗后第3、6天,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均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9、14天,3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9、1.711,P=0.218、0.205)。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能加快创面坏死组织清除,促进创面炎症反应消退,加速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2.
背景:为减少有限元分析的运算量,使之更具有临床实用性,前期试验对赋予材料属性进行了探讨,论证了赋予骨骼10种材料属性可以达到有限元分析的要求,同时发现通过有限元分析的方式,可以实现骨密度值的求解。 目的:探讨基于三维重建技术及有限元分析测量骨密度的方法,对骨骼有限元分析的一般过程进行一定规范。 方法:选用11侧股骨上段标本,对照组直接测量标本的质量;试验组将11侧标本进行高速CT薄层扫描,在Mimics 10.0中进行三维重建,在Ansys中进行体网格划分,在Mimics中赋予10,100,400种材料属性,输出至Ansys计算骨骼中每一种材料属性的体单元体积,根据CT扫描灰度值与骨密度的经验公式,计算标本质量及密度,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与结论:骨密度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与赋予10,100,400种材料属性各试验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 0.28),试验组各组别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 > 0.8)。结果提示,该试验方法可定量测量骨骼质量、密度及骨密质和骨松质的比例,赋予骨骼10种材料属性即可达到测量要求,试验结果可为骨质疏松症的骨密度与有限元分析的统一作初步准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固定架联合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伴有大面积撕脱伤的儿童下肢骨折的效果.方法 8例伴有大面积撕脱伤的下肢骨折患儿行外固定架治疗后将撕脱的皮肤制成网状中厚皮片回植于撕脱创面,植皮区表面再行封闭负压吸引治疗,术后随访6~12个月.结果 8例患儿均未出现骨和软组织感染,骨折固定稳定,回植皮片绝大部分成活.结论 外固定架联和封闭负压吸引治疗伴有大面积撕脱伤的儿童下肢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固定可靠、免除换药、植皮成活率高、便于术后管理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血清唾液酸检测对肿瘤诊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血清唾液破(Sialic Acid,SA)测定在肿瘤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改良间苯二酚快速测定法,检测血清SA含量。结果 患性肿瘤血清SA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良性肿瘤(子宫肌瘤)血清SA阳性率与正方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1),患性肿瘤经有效治疗后SA阳性率明显下降。结论 血清中SA检测在肿瘤辅助诊断,预后现察,及区分良恶 性肿瘤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骨肉瘤中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的表达进行定性及定量检测,探讨hTERT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用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法分别定性检测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人骨肉瘤细胞株U2-OS、MG-63、SAOS-2及15例骨肉瘤组织中hTERT的表达情况;用蛋白印迹法(Western-blot,WB)定量检测上述细胞株及7例骨肉瘤组织中hTERT的表达情况.结果 免疫细胞/组织化学显示,HeLa细胞hTERT表达率最高(95.16%);MG-63、SAOS-2、U2-OS细胞系中hTERT阳性率分别为8.75%、5.26%、2.33%;骨肉瘤组织中hTERT表达阳性率26.7% (4/15).蛋白印迹法显示,Hela、MG-63及两个骨肉瘤样本(OS1和OS2)有hTERT表达,U2-OS及SAOS-2中几乎没有hTERT表达.结论 hTERT在骨肉瘤中表达很低,可能无法成为骨肉瘤的临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创面治疗对猪肢体高压电烧伤炎性反应及创面血管化的影响.方法 4只雌性巴马小型猪(8后肢)制成后肢跗关节内侧高压电烧伤模型.随机分为换药组(A组)、封闭负压创面治疗组(B组),换药组用活力碘油纱换药,于伤前、伤后30 min、1、3、6、9d测量肢体周径;于伤前、伤后30 min、6h、1、3、6、9d取外周静脉血检测白细胞计数;于伤前、伤后1、3、6、9d分别取肌肉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肌肉组织、血管病理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创面Ⅷ因子相关抗原(vWF)的表达,计算微血管密度(MVD)值.结果 (1)电伤后即刻形成焦痂创面,肢体红肿及渗出明显,并随时间推移坏死组织渐进性扩大,形成Ⅲ~Ⅳ度电烧伤创面;与换药组比较,封闭负压创面治疗组猪肢体红肿、渗出反应消退较快,炎性反应较轻.(2)肢体周径肿胀观察总体趋势有差异(F=11.350,P<0.05),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两组间比较,伤后30 min、1d、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组(21.30 ±0.48)、(22.35 ±0.51)、(21.60±0.64)cm;B组(19.48 ±0.37)、(19.33±0.59)、(18.80±0.79)cm,P<0.05);(3)组织学观察见电伤后1、3d创面HE染色可见肌肉组织坏死、水肿明显及少许炎性细胞浸润;伤后6d有新生毛细血管,炎性细胞浸润更加明显;伤后9d肉芽组织形成及新生毛细血管数量明显增多;(4)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在电伤后6d,MV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4±7)比(23±4)个;P<0.05];(5)白细胞计数(WBC)2组间比较总体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743,P<0.05),伤后1d,A组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5.70±3.50)×109/L比(19.60±0.74)×109/L,P<0.01].结论 封闭负压创面治疗有利于减轻电烧伤后猪肢体肿胀、炎性反应,促进创面血管化形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术联合康复治疗对糖尿病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44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外科组,每组72例,外科组在全身综合治疗的基础上,一期行伤口局部清创术联合负压封闭引流及人工皮覆盖治疗,二期行创面修复,康复组在上述治疗后选择运动疗法、高压氧、超短波等综合康复治疗。通过对比治疗前后的创面愈合情况、功能恢复及Wagner分级下降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同时对比2组患者的清创次数、治疗时间。结果:治疗后,康复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外科组(P0.05)。康复组中厌氧菌感染治愈率明显高于外科组(P0.05)。康复组的清创次数少于外科组(P0.05);康复组治愈患者的平均治疗时间较外科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康复治疗手段,能更好的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康复时间。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膝关节去神经术治疗膝关节疼痛性疾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防腐成人下肢标本上,对支配膝关节的神经关节支进行解剖观测。结果:股内侧肌支、股中间肌支、股外侧肌支、膝关节肌支关节支支配膝关节前上区;隐神经及其分支支配膝关节前内、前下区;腓总神经关节支支配前外侧区;胫神经或坐骨神经关节支支配膝关节腘区。其中股内侧肌支、隐神经、腓总神经、胫神经或坐骨神经关节支较粗大、解剖较恒定、表浅可行选择性切断。结论:选择性切断膝关节神经支治疗膝关节疼痛性疾患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2005年11月-21307年6月,我院共收治7例患银屑病的断肢(指)再植患者,通过增加吻合静脉血管数量以改善静脉回流,静动脉比例大于2:1,术后1周内停用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的药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扩张皮瓣整复大面积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观察性研究方法。2016年5月—2022年9月, 武汉大学同仁医院暨武汉市第三医院收治17例大面积烧伤后面颈部瘢痕挛缩畸形患者, 其中男13例、女4例, 年龄23~55岁, 颈部挛缩程度Ⅱ度者3例、Ⅲ度者14例, 12例患者合并面部瘢痕挛缩畸形。Ⅰ期于面、胸、肩、腹部等处置入34个额定容量为100~600 mL的长方形皮肤软组织扩张器(以下简称扩张器)注射生理盐水扩张。Ⅱ期切除瘢痕组织、松解挛缩, 纠正畸形, 局部转移2个扩张面部皮瓣、带蒂转移17个扩张皮瓣、游离移植15个扩张皮瓣修复松解后继发创面(对7个皮瓣行动脉增压), 并使用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技术评估移植时皮瓣动脉血流灌注和静脉回流状况。除2个面部皮瓣外的32个皮瓣切取面积为10 cm×8 cm~36 cm×16 cm, 将31个皮瓣供区创面直接缝合封闭, 1个皮瓣供区创面采用自体刃厚头皮移植修复。观察并记录扩张器的埋置部位皮肤状态、扩张时间、注射生理盐水总量, 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并发症发生情况, Ⅱ期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随访患者面颈部远期整复效果和皮瓣供区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