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4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血清HE4、CA125和ROMA指数在判断卵巢癌高风险性中的价值并分析三项指标与卵巢癌临床分期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临床回顾并随访从2011年1月到2011年9月期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就诊的96例原发性卵巢癌病人、74例良性卵巢肿瘤患者及60例健康女性体检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受试者手术前血清HE4和CA125水平.用卵巢癌风险性评估软件计算ROMA指数.以卵巢良性肿瘤+健康人为参照绘制ROC曲线以评价HE4、CA125和ROMA指数的诊断价值,并以单变量统计分析治疗前血清HE4、CA125水平和ROMA指数与临床病理学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患者血清HE4、CA125和ROMA指数水平均在正常范围内,而卵巢癌组三项指标的中位水平分别为240.40 pmol/L、88.37 U/ml和79.70%,与卵巢良性肿瘤组和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卵巢良性肿瘤为对照,卵巢癌组中ROMA指数的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最高(83.33%和82.95%),HE4的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准确性最高(100%、100%和82.82%).以良性肿瘤+健康人为参照人群,HE4、CA125和ROMA指数单项检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96、0.869和0.922.三项指标的阳性率随着临床分期的升高而升高,但CA125在Ⅰ期的的阳性率仅为36.36%,与HE4和ROMA指数相比(60.61%和78.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CA125 、HE4和ROMA指数的阳性率均与卵巢癌病理特征(术前转移状态、组织学分级、肿物大小、肿瘤病理类型)显著相关,此外HE4的阳性率还与患者年龄显著相关,ROMA指数的阳性率则与患者年龄、绝经状态显著相关(P值均<0.05);HE4和ROMA指数在上皮类卵巢癌的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非上皮性卵巢癌(76.54% VS 6.67%,90.12% VS 46.67%),ROMA指数在上皮性卵巢癌的阳性率最高(90.12%),尤其是浆液性腺癌阳性率高达97.92%.而CA125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同时在子宫内膜癌组,CA125的阳性率显著低于HE4和ROMA指数,而在粘液性腺癌组,则是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HE4和ROMA指数.结论:血清HE4、CA125的联合检测及ROMA指数的计算有助于评估腹盆腔肿块患者患卵巢癌的风险性,对于早期以及上皮性卵巢癌尤其是浆液性卵巢癌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可提高卵巢癌的早期诊断效率,进而提高五年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细胞角蛋白CK19(CyFRA21-1)、组织多肽特异抗原(TPS)、癌胚抗原(CEA)在宫颈鳞癌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分别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SCC含量,电化学发光法测定CEA、CyFRA21-1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TPS含量,本研究共检测了65例患者(其中宫颈鳞癌52例,宫颈上皮内癌变13例)和30例健康者的SCC、CyFRA21-1、TPS、CEA的水平,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宫颈癌组SCC、CyFRA21-1、TPS、CEA水平和敏感性均高于宫颈上皮内癌变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CC联合CyFRA21-1、TPS、CEA检测可显著提高宫颈鳞癌的敏感性、特异性及诊断的准确性。结论 SCC联合CyFRA21-1、TPS、CEA检测有助于宫颈鳞癌的辅助诊断,在临床上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诊断肿瘤骨转移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I型胶原吡啶交联终肽(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临床价值. 方法 采用EIA法分析262例恶性肿瘤患者(其中178例为骨转移)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ICTP水平. 结果 肿瘤骨转移患者ICTP水平较肿瘤非骨转移及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ICTP诊断肿瘤骨转移的敏感性为71.35%(127/178),特异性为91.23%(104/114),准确性为79.10%(231/292);各种嗜骨性肿瘤中,敏感性分别为:前列腺癌96.00%,肺癌86.05%,胃癌83.33%,乳腺癌55.10%,鼻咽癌45.16%. 结论 ICTP对肿瘤骨转移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对治疗后癌症患者的随访及预后判断有帮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微量离心柱法测定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良性肝病及原发性肝癌预警中的作用。方法以装有祸联小扁豆凝集素(LCA)的微量离心柱分离慢性肝炎组、肝硬化组、原发性肝癌组共297例的患者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用罗氏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分离前AFP和分离后AFP(AFP—L3),计算AFP—L3在AFP中的含量比例[AFP-L3(%)]。结果原发性肝癌组AFP-L3(%)均值、阳性率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相比均显著增加(P〈0.001),AFP低浓度(AFP〈200μg/L)原发性肝癌组AFP-L3(%)与慢性肝炎、肝硬化组相比也显著增加(P〈0.001);而在原发性肝癌组中,不同AFP浓度组的AFP-L3(%)均值与阳性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微量离心柱法测定AFP—L3(%)对肝癌和良性肝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尤其对低浓度原发性肝癌和良性肝病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细胞癌的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价值,本研究联合应用微量离心柱法和电化学发光法随访监测83例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和57例首诊为非肿瘤性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AFP和AFP-L3水平。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监测时间为肝癌术前至术后6个月,慢性肝病患者监测时间为首诊前至诊后2年。同时收集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门脉癌栓情况、肿瘤分化程度、临床分期、肿块大小等临床诊断指标。研究结果为,随访的22例AFP-L3持续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平均3.15个月均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45.45%;4例AFP-L3阴性变阳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平均8.17个月均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100%;31例AFP-L3持续阴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平均11.75个月确诊为肝癌,肝癌发生率为9.68%。各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有效者AFP和AFP-L3水平明显下降,而病情稳定和进展者二者水平无显著变化或升高。AFP-L3水平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而与门脉瘤栓、临床分期和肿块大小不相关。在有门脉瘤栓组、低分化肝癌组、Ⅰ期肝癌组和小肝癌组中,其AFP-L3的阳性率分别为81.97%、100%、75%和77.78%。由此可知AFP-L3在肝细胞癌早期诊断和疗效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原发性肝癌(PLC)早期诊断的意义。方法分别用微量离心柱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70例治疗前PLC患者和130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AFP-L3和AFP。结果PLC组的AFP—L3敏感性和中位水平分别为84.12%和16.85,高于良性肝病组(P〈0.05)。20〈AFP%200ng/ml时AFP—L3的敏感性为74.36%,特异性为74.65%。AFP—L3水平及阳性率随肝癌分期和肿瘤增大升高,I期肝癌和小肝癌的敏感性分别为60.87%和66.67%。结论AFP—L3在PLC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治疗前BALAD-2模型风险指数在肝细胞癌(HCC)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收治的125例未经治疗的HCC患者血清样本。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免疫、电化学发光和微量离心柱法检测血清异常凝血酶原(DCP)、甲胎蛋白(AFP)和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等标志物水平,同时检测ALB、TBIL等肝功能指标,建立BALAD-2模型。收集患者临床诊疗数据,并对患者生存状态进行随访,计算BALAD-2模型对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的风险指数,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HCC患者的乙肝病毒感染状态、肝硬化情况、肿瘤大小和数量等均与BALAD-2模型风险指数分级相关(P均0.05)。所有125例患者中位PFS为3.2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为9.6%;中位OS为4.0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16%。患者的生存时间、生存率均与BALAD-2模型风险指数显著相关,并随模型风险指数的升级而降低。亚组分析显示,BALAD-2模型Ⅳ级高风险患者的中位PFS为2.0个月,中位OS为2.6个月,3年无进展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均为3.5%,显著低于低风险患者(P均0.05)。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治疗前BALAD-2模型风险指数Ⅳ级高风险、肿瘤直径5 cm均为患者无进展和总体生存率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结论:治疗前BALAD-2模型风险指数的评估可作为肝癌预后的标志物,其Ⅳ级高风险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鼻咽癌患者放化疗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和血浆EBV DNA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EBV DNA水平与鼻咽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整群选取的2015年7—11月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收治的75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放化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水平,根据疗效评价分为CR、PR、SD、PD组,各组治疗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水平分别进行比较;对配对的75例治疗前鼻咽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水平进行检出率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CR、PR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治疗前后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D、PD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总体检出率为78.7%、5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类型标本EBV DNA结果呈正相关(r=0.481,P=0.00)。结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和血浆EBV DNA检测可作为评价鼻咽癌放化疗近期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在肝癌的早期诊断价值和对高危人群的预警作用。方法:分别用微量离心柱法和电化学发光法检测176例治疗前原发性肝癌患者和251例慢性肝病患者血清中的AFP-L3和AFP。并对其中的62例慢性肝病患者跟踪随访两年,动态监测AFP-L3。结果:肝癌组的AFP-L3敏感性和中位水平分别为84.09%和16.85,高于良性肝病组(P<0.05)。20相似文献   
10.
分别在ARCHITECT i2000_(SR)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微粒子化学发光法)和E170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电化学发光法)上测定术前8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和100例健康体检者的HE4和CA125血清水平,绘制ROC曲线并确立HE4最佳诊断临界值,分析HE4和CA125单项和联合检测的诊断指标,进而评价术前HE4单项及联合CA125检测在子宫内膜癌的早期诊断价值。临床回顾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相关因素,以单变量统计分析治疗前HE4和CA125与子宫内膜癌预后因素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术前子宫内膜癌组HE4和CA125血清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4和CAl25单项检测的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7和0.746,以约登指数确定HE4的临界参考值为69.45 pmol/L,在100%特异性下,HE4单项和联合CA125检测的敏感性分别为50.59%和58.82%,均显著高于CA125(28.24%)。HE4和CA125均与患者FIGO分期、附件受侵、阴道和(或)宫旁受侵和盆腔或(和)腹主动脉旁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HE4和CA125的阳性率随着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恶性程度和播散范围的升高而升高。HE4在绝经妇女及早期内膜癌的阳性率显著高于CA125(P0.01)。由此可见HE4作为子宫内膜癌的肿瘤标志物,具有比CA125更好的早期诊断价值,术前HE4和CA125的联合检测可辅助判断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提高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