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研究通过Transwell细胞隔离培养体系探讨骨髓源间充质干细胞(MSC)对脐血(CB)来源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CIK)/自然杀伤细胞(NK)CD69的表达以及对培养体系中CD4^+CD25^+T调节(Treg)细胞量比的影响。利用聚碳酯膜孔径0.4μm的Transwell隔离细胞培养系统将实验组分为隔离培养(Transwell)组和直接混合(mixture)培养组;将MSC和CIK/NK细胞按1:20、1:50和1:100的比例分别在Transwell组和mixture组中进行隔离和直接混合培养,每组6个重复孔;培养48小时后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纽CIK/NK细胞上CD69的表达以及培养体系中CD4^+CD25^+细胞量比的变化。结果显示:加入MSC的实验各组CB-CIK细胞和NK细胞上表达的CD69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01).Transwell组中的CIK和NK细胞上表达的CD69,在MSC的高浓度组(1:20组)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1:50组和1:100组),其中CIK细胞组间的P值分别为0.046、0.020;NK细胞组间的P值均为0.000。mixture组中不同比例组问CIK细胞上表达的CD69无显著性差异,而NK细胞上CD69的表达在MSC的高浓度组(1:20组)均显著低于低浓度组(1:50组和1:100组)。加入MSC的CB—CIK/NK细胞体系中的CD4^+CD25^+细胞的量比不论在Transwell还是mixture组中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均〈0.01);在Transwell组中.CIK/NK细胞体系中的CD4^+CD25^+细胞的量比在1:20组、1:50组均显著高于1:100组;在mixture各组中,CIK/NK细胞体系中的CD4^+CD25^+T调节细胞的量比均有显著性差异。MSC的高浓度组(1:20组),CIK/NK细胞体系中的CD4^+CD25^+细胞量比在mixture组显著高于Transwell组;而在MSC的低浓度组(1:50纽和1:100组),2纽体系中的C04^+CD25^+细胞量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MSC能以直接接触或间接作用的方式抑制异基因CIK/NK细胞的活化,这可能与MSC能上调培养体系中的CD4^+CD25^+Treg细胞量比有关,且这种作用与MSC的数量呈浓度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初诊患者急性自血病细胞上共刺激分子CD80、CD86以及黏附分子ICAM.1的表达,以了解其表达规律。方法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60例初治急性白血患者白血病细胞上CD80、CD86和ICAM-1的表达率;男37例,女23例,年龄2~85岁,中位年龄28岁;其中ALL20例,AML40例(M16例、M27例、M37例、M415例、M55例)。结果ALL组中的CD86的表达为(32.880±6.66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0.01),而CD80与正常BM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CD80、CD86在AML(M1、M2和M3)细胞上的表达分别为(0.766±0.187)%、(27.210±7.581)%,均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骨髓对照(P〈0.01);在AML(M4和M5)细胞上CD80、CD86的表达与正常对照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ICAM-1在ALL组中的表达与正常BM对照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在AML(M1、M2和M3)细胞上(63.820±7.484)%,显著高于相应的正常骨髓对照(P〈0.01):而AML(M4和M5)细胞上表达为(50.590±7.092)%,显著低于相应的正常骨髓对照(P〈0.01)。结论CD80、CD86和ICAM.1在初治ALL和AML白血病细胞上的表达呈一定变异性,CD86在ALL上呈高表达,CD80、CD86和ICAM-1在AML(M1、M2和M3)上均呈高表达,而ICAM-1在AML(M4和M5)上均呈低表达。  相似文献   
3.
背景:由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的CD16和CD11a均与其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直接接触杀伤的抗肿瘤效应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两种细胞扩增过程中这两种分子表达的强弱,对根据免疫效应细胞的最终用途决定两种细胞的最佳收获时机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规律.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移植免疫学动态观察,于2006-09/2008-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材料:脐血来自本院健康足月妊娠产妇.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的IMDM,双抗生素青、链霉素各1×105U/L24孔培养板中,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15、干细胞因子及FLT3L制备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每隔3天半量换液及全量补充上述细胞因子.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榆测CD3+CD56+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以及CD3-CD56+自然杀伤细胞在4周培养过程中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结果:CD16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两类细胞上均在培养的第4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55.99±3.90)%和(7.86±1.66)%,但CD16存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比例较低,整个培养过程中自然杀伤细胞上CD16的均数表达没有超过8%.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培养的第3周,自然杀伤细胞培养的第2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49.32±6.32)%和(82.31±11.33)%,之后逐渐出现下降,到培养第4周几乎消失.结论:CD16和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培养时间呈动态变化,使用单克隆抗体联合细胞因予诱导杀伤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效应时,细胞的收获期可在细胞培养的第4周,利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直接杀伤效应进行细胞过继免疫,那么收获细胞的时间以细胞培养的第3周为宜.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尝试使用IL-2、IL-7和IL-12的单因子双因子和三因子组合进行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CIK/NK)细胞扩增培养,探讨最优化CIK/NK细胞少因子培养体系的建立.【方法】 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并分成6组,每组分别加入IL-2(80 ng/mL) IL-7(40 ng/mL)及IL-12(40 ng/mL)的单因子双因子和三因子组合(IL-7组;IL-12 组;IL-7+IL-12组;IL-2 + IL-7组;IL-2 + IL-12组;IL-2 + IL-7 + IL-12组),每组6个重复孔,共培养21 d收获细胞在细胞培养开始和第21天,实验各组取细胞悬液进行流式细胞仪检测CD3+ CD56 + CIK细胞及CD3- CD56+ NK细胞比例【结果】 单因子培养体系的IL-12组在CIK细胞扩增比例上是各组中最高的(22.96 ± 1.41)%,双因子体系的IL-2 + IL-12组的CIK细胞扩增比例也达到(18.58 ± 0.68)%;上述两组的CIK细胞扩增比例已经达到或基本达到使用传统多因子扩增方法所获得的比例&;#65377;IL-12组的NK细胞扩增比例为(30.23 ± 1.18)%,IL-2 + IL-7组的NK细胞扩增比例也达(29.52 ± 0.89)% 【结论】 使用IL-12IL-2 + IL-12或IL-2 + IL-7组合的少因子培养体系进行CIK/NK细胞的培养扩增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细胞因子诱导杀伤(Cytokine-induceGl killer,CIK)细胞已从实验研究阶段进入临床体内应用,其提取、培养、回输和治疗效果的安全性得到不同的临床研究证实,不良反应轻微,为使用其进行肿瘤治疗的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安全性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K562细胞-树突细胞(DC)融合瘤苗刺激的脐血源性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CIK)/自然杀伤(NK)细胞在荷瘤NOD/SCID小鼠体内的杀伤效能及其安全性.方法 通过不同细胞因子的组合分别诱导脐血单个核细胞(MNC)成为DC和CIK/NK细胞,通过聚乙二醇(PEG)将灭活K562细胞与DC融合形成K562-DC融合瘤苗.以10:1比例在CIK/NK细胞培养体系中加入K562-DC融合瘤苗,制备K562-DC融合瘤苗刺激的CIK/NK细胞.小鼠均经尾静脉接种K562细胞1×106诱导荷瘤鼠;于接种肿瘤细胞后24 h按不同分组分别经尾静脉输注K562-DC融合瘤苗刺激的CIK/NK细胞1×107、CIK/NK细胞1×107,同时设相应的非荷瘤鼠对照.比较各组小鼠的生存率、存活时间;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肝、肺组织中人CD13+细胞和外周血人CD56+细胞.结果 在接种1×106K562细胞后未经处理的小鼠39 d内全部死亡,8只鼠中肉眼可见瘤块的小鼠5只,其中位于肝脏的4只、脾脏的1只.接种K562细胞后接受K562-DC瘤苗刺激的CIK/NK细胞治疗的8只小鼠第65天时死亡1只,抗瘤有效率为87.5%;接受CIK/NK细胞治疗小鼠死亡2只,时间分别为接种K562细胞后第56天及第62天,抗瘤有效率为75.0%,均未发现肉眼可见瘤块.该两组小鼠存活时间分别为(69.4±1.8)d、(67.2±5.3)d,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高于未予治疗的荷瘤对照组[(30.4±4.6)d](P<0.01),荷瘤后接受K562-DC瘤苗刺激的和未经瘤苗刺激的CIK/NK细胞治疗的两组其余小鼠存活均超过70 d.经CIK/NK细胞治疗的两组存活小鼠外周血,肝、肺组织中人CD13+细胞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显著低于荷瘤未治疗组(P<0.01),而治疗的两组存活小鼠外周血人CD56+细胞率与输注不同CIK/NK细胞的非荷瘤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灭活肿瘤细胞预孵育的脐血源性CIK/NK细胞接种在动物体内具有抗瘤活性,无致瘤性.  相似文献   
7.
背景:由于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的CD16和CD11a均与其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和直接接触杀伤的抗肿瘤效应密切相关,因此了解两种细胞扩增过程中这两种分子表达的强弱,对根据免疫效应细胞的最终用途决定两种细胞的最佳收获时机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了解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在培养过程中的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规律。 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移植免疫学动态观察,于2006-09/2008-03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完成。 材料:脐血来自本院健康足月妊娠产妇。 方法:采用Ficoll-Hypaque法分离脐血单个核细胞,接种于含体积分数为0.15胎牛血清的IMDM,双抗生素青、链霉素各1×105 U/L 24孔培养板中,在培养体系中加入白细胞介素2、白细胞介素7、白细胞介素15、干细胞因子及FLT3L制备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每隔3天半量换液及全量补充上述细胞因子。 主要观察指标:流式细胞仪检测CD3+CD56+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以及CD3-CD56+自然杀伤细胞在4周培养过程中CD16和CD11a表达的变化。 结果: CD16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在两类细胞上均在培养的第4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55.99±3.90)%和(7.86±1.66)%,但CD16在自然杀伤细胞上表达比例较低,整个培养过程中自然杀伤细胞上CD16的均数表达没有超过8%。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培养的第3周,自然杀伤细胞培养的第2 周达到最高峰,分别为(49.32±6.32)%和(82.31±11.33)%,之后逐渐出现下降,到培养第4周几乎消失。 结论:CD16和CD11a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上的表达随培养时间呈动态变化,使用单克隆抗体联合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介导的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效应时,细胞的收获期可在细胞培养的第4周,利用细胞因子诱导杀伤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的直接杀伤效应进行细胞过继免疫,那么收获细胞的时间以细胞培养的第3周为宜。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