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测试槽型鞘脑穿刺针用于实验动物脑组织穿刺的可操作性和安全性。 方法新西兰兔6只,麻醉后骨窗开颅显露双侧大脑半球,左侧大脑半球以传统脑穿刺针进行穿刺,右侧以槽型鞘脑穿刺针穿刺,完成穿刺、拔出穿刺针留置槽形鞘、置管后拔出槽形鞘等步骤。拔出穿刺针后穿刺道以苏木素染色,观察30 min后处死实验动物,提取脑组织,沿脑组织穿刺道制3 μm厚切片,常规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脑组织穿刺道病理解剖学变化(脑组织破损及出血情况),评估损伤程度。 结果2种穿刺针穿刺操作后均会造成穿刺道局灶性脑挫裂伤,表现为穿刺道组织缺损、脑组织淤血、水肿。光镜下可见穿刺道脑组织破碎、细胞排列不规则、水肿的细胞体增大和细胞核固缩,穿刺道外围细胞结构正常。2种穿刺针针道脑组织病理特征差别不明显。 结论槽型鞘脑穿刺针穿刺操作简便,通过槽型鞘置入引流管方便,脑组织损伤程度与传统脑穿刺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2.
背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依赖N6-甲基腺苷(m6A)的调节,并与坏死性凋亡密切相关。目前在大鼠创伤性颅脑损伤中,m6A RNA甲基化修饰与创伤性颅脑损伤坏死性凋亡的关系尚未被研究。目的:探讨m6A RNA甲基化修饰与创伤性颅脑损伤大鼠坏死性凋亡的关系,为颅脑损伤坏死性凋亡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分子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取SPF级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创伤性颅脑损伤组和NSC118218(STAT1抑制剂)组,各10只。后2组通过改良Feeney法建立颅脑损伤模型,假手术组仅暴露脑硬膜,不进行颅脑打击。颅脑损伤6 h后检测各组大鼠大脑皮质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ɑ、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表达水平以及脑含水量,检测YTH结构域家族蛋白2、总m6A RNA甲基化修饰水平、STAT1和JAK1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创伤性颅脑损伤组和NSC118218组炎症因子水平和脑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m6A RNA甲基化修饰比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脑肿瘤术后围手术期治疗中颅内压监测(ICP)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135例幕上脑肿瘤患者.按病理WHO分级分成6组,其中胶质瘤I级组17例,胶质瘤II级组20例,胶质瘤Ⅲ级组24例,胶质瘤IV级组25例,脑膜瘤Ⅰ级组30例,脑膜瘤Ⅱ级组19例.记录并分析各组患者术前及术后不同时间段ICP的数值,分析术后治疗和预后与颅内压变化规律的关系.结果 监测发现胶质瘤Ⅲ级患者术前ICP值为(20.92±3.88) mmHg,IV级患者为(20.84±4.51) mmHg,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内各组间IC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例患者术后出现术区出血导致颅内压升高给予药物治疗,其中3例因颅内压持续升高给予手术治疗,预后可.术后6~72 h脑膜瘤I级组ICP为(17.73±4.07) mmHg,脑膜瘤Ⅱ级组为(16.68±2.60) mmHg,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约36.30%患者逐渐出现中度以上颅内压增高,经积极治疗后预后可.术后72 h脑膜瘤I级组ICP为(20.27±4.43) mmHg,脑膜瘤Ⅱ级组为(20.47±4.67) mmHg,与其余各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手术期使用ICP监测,能及时发现颅内压升高,便于及时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海南地区人群动脉硬化性脑梗死与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基因(PCK1)启动子-232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选取动脉硬化性脑梗死患者160例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行健康体检的成年人160例为对照组,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PCK1启动子-232基因多态性,采用超声多普勒技术检查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颈动脉斑块情况,并监测血糖和血脂情况。结果:观察组中GC基因型和GG基因型患者的餐后2 h血糖和LDL高于CC基因型(F=12.811,54.169,均P0.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中GC和GG基因型频率及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较高(χ~2=13.341、10.807,均P=0.001)。在易损斑块中,观察组GC基因型和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的分布明显大于非易损斑块(χ~2=5.186、7.276,P=0.023、0.007)。2组不同基因型之间两侧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42、0.485、1.139、0.727,P=0.478、0.617、0.325、0.487)。结论:PCK1启动子-232基因多态性与海南地区人群动脉硬化性脑梗死的发生情况有一定相关性,其中以G等位基因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