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了解我国HIV阳性男男性行为人群(MSM)的抑郁、焦虑状况,探讨抑郁、焦虑的相关因素。方法:在MSM社区HIV感染者小组的帮助下,在HIV阳性MSM中采用"滚雪球"的方法,共招募HIV阳性MSM 600人,采用电子调查问卷进行调查,获有效问卷541份。使用自编HIV阳性MSM人群健康状况调查表调查研究对象的社会人口学特征及健康行为等,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调查抑郁(CES-D评分≥16分者为有抑郁症状)、焦虑(SAS评分≥50分者为有焦虑症状)状况。结果:研究对象抑郁、焦虑症状检出率分别为44.7%(242/541)和25.1%(136/541)。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包括最近1年考虑过自杀(OR=3.31,95%CI:1.73~5.34)、未将HIV感染状况告知男性固定性伴(OR=0.47,95%CI:0.30~0.73)和被歧视经历评分高(OR=1.19,95%CI:1.11~1.29);与月收入≤1500元者相比,月收入为5000元者有抑郁症状的可能性降低(OR=0.34,95%CI:0.17~0.71)。焦虑症状危险因素包括最近1年考虑过自杀(OR=2.43,95%CI:1.40~4.21)、接受抗病毒治疗(OR=1.74,95%CI:1.06~2.84)和被歧视经历评分高(OR=1.12,95%CI:1.05~1.20);与月收入≤1500元者相比,月收入为5000元者检出焦虑症状的可能性降低(OR=0.44,95%CI:0.20~0.94)。结论:本研究提示HIV阳性MSM人群抑郁或焦虑症状检出率高,需要引起重视;降低社会歧视、促进性伴交流与支持、改善经济状况可能有助于提高HIV阳性MSM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调查HIV阳性MSM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状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滚雪球"方法,在成都、重庆和广州市招募年龄≥18岁、经男男性行为感染HIV者为研究对象,取得知情同意后进行电子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最近6个月的性伴和性行为状况、焦虑和抑郁症状评定等。采用χ2检验、t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方法分别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 501名HIV阳性MSM平均年龄(30.24±7.70)岁,最近6个月多性伴高危性行为报告率为17.4%(87/5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最近6个月多性伴高危性行为的危险因素:婚姻状况为在婚(OR=1.93,95%CI:0.77~4.84)、离异或丧偶(OR=3.94,95%CI:1.66~9.36),有焦虑症状(OR=2.22,95%CI:1.16~4.27),有男性固定性伴(OR=5.04,95%CI:1.08~23.54)、男性偶然/商业性伴(OR=2.54,95%CI:1.34~4.80),高危性行为时饮酒(OR=3.00,95%CI:1.37~6.62)、性行为时使用Rush主要成分为(烷基亚硝酸盐)(OR=3.53,95%CI:1.72~7.23),将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对男性固定性伴部分告知(OR=1.84,95%CI:0.78~4.33)、均未告知(OR=2.68,95%CI:1.25~5.73)和性感觉评分高者(OR=1.09,95%CI:1.03~1.15)。结论 HIV阳性MSM的多性伴高危性行为加速HIV的流行,因此,在发展针对该人群心理行为特征的高危性行为干预方法的同时,亟需建立有效遏制HIV经性传播的医学或生物学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有无保护性行为HIV阳性的MSM人群性传播行为状况,及与健康状况和性伴告知的关系。方法 在成都和上海市HIV感染者中,采用滚雪球方法共招募308名HIV阳性且有无保护性行为的MSM为调查对象,调查内容包括被确认HIV感染时间、CD4+T淋巴细胞数、病毒载量、抗病毒治疗状况、焦虑和抑郁症状、最近6个月性伴种类和性行为、固定性伴和偶然性伴告知状况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方法分析性传播行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308名调查对象中,最近6个月至少有一次性传播行为的报告率为70.1%(216/308);确认HIV感染后拥有男性固定性伴、男性偶然或商业性伴的比例分别为89.0%(274/308)和68.2%(210/308),其中未告知固定性伴、未告知偶然或商业性伴的比例分别为59.1%(162/274)和94.3%(198/210)。未告知固定性伴者中,91.9%(149/162)有性传播行为,未告知偶然或商业性伴者中相应的比例为89.9%(178/198)。多因素分析显示,非同性性取向者拥有性传播行为的危险约是同性性取向者的6倍(aOR=5.896,95%CI:1.808~19.232);未将自己的HIV感染状况告知、或仅部分告知男性偶然性伴或商业性伴者,其继续传播行为的危险分别是告知性伴者的29倍和19倍(均未告知者:aOR=28.957,95%CI:7.511~65.004;部分告知者:aOR=18.956,95%CI:6.995~57.417);确认感染HIV时间为<6个月者其继续传播行为的危险性最高,1~2年者发生性传播行为的危险性最低(aOR=0.048,95%CI:0.033~0.788),≥2年者发生性传播行为的危险性有所升高;与未接受抗病毒治疗者相比,接受抗病毒治疗者发生性传播行为的危险性降低。结论 HIV阳性且有无保护性行为的MSM人群拥有性传播行为比例超过2/3,增加抗病毒治疗和促进性伴告知是降低HIV阳性的MSM人群继续传播的重要策略,确认HIV感染时间<6个月者是性传播行为干预的重点对象。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根据感染者所处各个时期的需求不同,进行“阶段式”心理干预支持的模式。方法采用文献复习、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现场观察等方法搜集资料。结果建立了“阶段式”感染者心理支持模式,对新发现的216名感染者/病人进行了心理支持。干预一年后,重度抑郁的感染者/病人由13.8%下降为0.O%,有焦虑症状的感染者/病人降低了23.8%,有抑郁症状的感染者/病人降低了32.1%,艾滋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28.5%,男性发生肛交行为时每次使用安全套率提升27%,干预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抑郁及焦虑评分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阶段式”感染者心理支持模式,可以显著改善其抑郁和焦虑症状,有效缓解心理压力;同时能有效提升MSM感染者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和安全性行为发生率,对于提升感染者生活质量,降低性病艾滋病传播危险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一株淀粉液化芽孢杆菌进行紫外和^60Co逐级诱变,使该菌株产β-葡聚糖酶酶活从80U/mL提高到105U/mL;对突变株进行多次单菌落分离及传代,对其传代稳定性的研究表明:该菌株产酶性能稳定;在5L发酵罐中突变株的产酶水平比摇瓶要高,可达120U/mL,产酶周期比摇瓶缩短了15h.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