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利用应用放射造影术对胰腺头部动脉进行三维重建,为临床手术提供可靠的解剖学依据。方法采用128排螺旋CT对2例新鲜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胰腺头部动脉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 2例标本灌注全部满意,管道连续、饱满圆滑、无伪影,构建的数字化胰腺头部动脉可视模型,其形态逼真,能随意旋转、放大和缩小。结论采用聚乙烯醇-氧化铈血管造影术可构建理想的胰腺头部动脉血管网3D可视化模型,为系统研究人胰腺头部动脉血管网的形态结构和血供分布提供了血管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2.
<正>早在1975年Fujino等[1]就最先介绍了臀上动脉的肌皮穿支皮瓣用于自体乳房重建;1984年我国解剖学者沈怀亮报道了"臀区肌皮穿支"的定位定量研究结果,并指出可以考虑以其穿支血管为轴设计皮瓣[2]。由于当时技术与设备条件的限制,其报道未引起显微外科和整形外科界的重  相似文献   
3.
制作尸体骨骼标本方法有水煮法[1]、自然腐蚀法[1,2]和药物腐蚀法[3,4]等,其各有利弊.传统水煮法需对煮后骨骼上的肌肉、肌腱、软骨进行剔除,特别是脊椎骨、手脚骨的软组织(肌腱)难以有效剔除,且骨髓腔脂肪消除也难尽如人意,需进行有机溶剂(苯酮、酒精、汽油)长达半年以上时间脱脂,制作骨骼标本用时长;自然腐蚀法虽然操作简便,无需药品和设备等优点,但严重影响周围环境卫生,骨髓腔脂肪也不易消化干净,也须进行脱脂处理,制作骨骼标本用时也较长;药物腐蚀法对骨骼骨质有不同程度的损害,一般多用于防腐固定局解材料骨骼制作.我们经过长期工作探索,将新鲜或防腐固定过的尸体骨骼标本先采用传统水煮处理,拆开各关节骨骼,稍拔除骨骼较大软组织后,放置塑料箱,添加一定量水进行自然腐蚀,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心血管铸型是血管铸型标本制作技术中较常见较复杂的一种,此类文献已见报道[1~3].选材方面多采用新鲜材料灌注铸型,材料来源较局限,难以满足研究工作的需要.笔者在以往采用新鲜心脏为材料制作心血管铸型标本(图1)成功的基础上,探索采用防腐固定的心脏材料进行心血管灌注铸型,经反复实验研究,成功灌注出高质量的心血管铸型标本,取得了满意的实验效果.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经阴道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提供应用解剖学基础。方法经阴道逆行解剖观测8例(16侧)常规防腐女性盆腔尸体标本。结果 (1)膀胱宫颈韧带位于膀胱、子宫颈和阴道之间,可分为宫颈部(2.10±0.85)cm、阴道部(1.70±0.61)cm;膀胱宫颈韧带长度为(4.10±1.05)cm,输尿管膝部距离子宫动脉跨越处(2.14±0.40)cm。(2)输尿管穿过子宫主韧带,距子宫颈(1.71±0.22)cm,其上方有子宫动脉和静脉。(3)子宫骶韧带的颈部、中间部、骶骨部距离输尿管的长度为(0.82±0.50)cm、(2.42±0.81)cm和(4.00±0.71)cm。结论经阴道广泛性子宫切除术中对起自宫颈的三对韧带的应用解剖了解非常重要,可避免损伤输尿管和子宫动脉等重要结构。  相似文献   
6.
创伤、肿瘤切除及先天性畸形等均可引起大范围的组织缺损,而在各种损伤中,以交通伤最为多见,也最为严重,所致的损伤面极广,往往伴有大面积的软组织撕脱(裂)伤,需要切取一定面积的皮瓣进行临床修复重建.而临床上每一个新皮瓣的诞生都是以体表皮支动脉血管的分布、走行、营养范围及供血血管源为依据[1,2],为此对皮支血管蒂的定位、外径、蒂长、轴向、供血范围、与其相邻血管的吻合血管体及相邻血管体间的"choke vessels"形态、区域性循环、定位标志性结构等问题[3,4],提供可观可测的资料,无疑成了最重要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构建臀腰部皮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展示该部位皮穿支血管立体空间结构,从而概括性的评价臀、腰部Choke Vessels及跨区穿支皮瓣的扩展机制,为临床应用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聚乙烯醇-氧化铈全身整体血管造影灌注,X线摄影,64排螺旋CT无间距扫描,采集图像数据进行数据集处理,利用"交互式医学影像控制系统(MIMICS 10.01)"、3D-Doctor等软件对臀腰部皮穿支小血管进行渲染、提取、定位、配准与可视化构建。结果:臀腰部皮穿支血管铸型充分,血管X线图像清晰,构建的3D可视化血管模型逼真,立体空间感强,各血管体及血管网清晰可见。结论:尸体血管整体造影术,经CT扫描获取血管数据集,利用计算机重建软件,可构建出高质量清晰的臀腰部皮穿支血管3D可视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构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3D可视化模型和研究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的结构特征。方法采用128排螺旋CT对5例新鲜肝标本进行扫描,并进行三维重建。记录螺旋CT影像下胰十二指肠区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构建的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三维模型图像清晰,管道饱满,立体空间感强,均能清晰地显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的4级以上血管,各级分支血管的形态、走行、分布及各血管间的吻合显影清晰,效果满意。清晰显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网的构建特点。结论采用聚乙烯醇-氧化铈血管造影术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灌注可构建理想的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网3D可视化模型,为系统研究人胰十二指肠区动脉血管网的形态结构和血供分布提供了血管解剖学基础。  相似文献   
9.
临床上每一个新皮瓣的诞生都是以体表皮支动脉血管的分布、走行、营养范围及供血血管源为依据[1-2],为此对皮支血管蒂的定位、外径、蒂长、轴向、供血范围、与其相邻血管的吻合[3-6]血管体及相邻血管体间的"choke vessels"形态[7]、区域性循环、定位标志性结构等问题,提供可观可测的资料是重要的基础研究.用于研究人体皮瓣血管的方法较多,以往多以乳胶灌注大体解剖[8]或透明法[5],目前以血管铸型[2,6]和血管造影、3D可视化[9-10]构建为主.通过有控制的乙醇碱腐蚀法显示皮瓣血管的来源、外径、蒂长、分布、走行、营养范围及血管间吻合网一目了然,并保留了有价值的定位标志性结构,但此方法腐蚀时操作难度大,专业技术不熟悉或不是从事该专业的技术人员难以有效地开展工作,往往达不到预期效果.笔者通过长期对皮瓣血管的研究,探索出一种制作简单、高效的获取皮穿支血管铸型的方法,为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对皮支血管的研究提供可观可测的形态学资料.现将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人体解剖学教学的人文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医学教育的发展,以生物医学模式为主导的医学教育已被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将人当作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的整体,从生物、心理、社会、人文等诸多方面来考察人类的健康和疾病,来认识医学的功能和潜能[1]。因此,对学生知识结构和整体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当前,医学科学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