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5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结扎胰导管是造成胰腺机能障碍的实验方法之一。在结扎胰导管的早期,血中胰酶的含量,特别是淀粉酶和脂肪酶呈现明显的升高。Adlersberg观察到,在动物的实验性胰腺炎的早期与血清淀粉酶升高的同时,还伴有血中总脂水平的升高。Dreiling等发现,对正常人及糖尿病人应用影响血糖水平的药物和激素时,血浆淀粉酶和自由脂肪酸表现明显的平行性变化:例如,胰岛素或葡萄糖可使二者同时下降;而肾上腺素则使二者同时升高。  相似文献   
2.
吴襄教授是我国著名生理学家,对我国生理学发展有卓越贡献,本文资料曾于1956年在中国生理科学会第13届代表大会和学术年会上摘要报告,后因故未能整理全文发表,保存了30余年的科学调查资料并未失去意义与价值。现经吴教授当年共同工作的冯镇沅教授重新统计分析并加简要说明,作为资料发表,故不引用国内、外文献,请读者谅解。  相似文献   
3.
本工作用22只家兔进行实验观察,看到: (一)在麻醉情况下,家兔胆汁流量较多,流速均匀。 (二)在电刺激膈下迷走神经后,22例实验动物中有14例出现胆汁分泌抑制现象,6例出现胆汁分泌增多或暂停的交替现象,这二现象的刺激与反应之间的潜伏期均很短,在1—2秒钟之内。2例无改变。 (三)10例实验动物的胆囊胆管被结扎,然后用电刺激迷走神经,均出现胆汁分泌抑制现象。 (四)7例实验动物于静脉注射自身胆汁引起胆汁流量明显增多的情况下,刺激迷走神经,结果4例出现胆汁流量暂停,2例无变化,1例出现胆汁流量增多。 (五)6例实验动物于静脉注射阿托品后刺激迷走神经,其中4例的胆汁流量不发生改变,2例出现抑制现象。根据这些结果似乎可以认为,电刺激膈下迷走神经可以抑制胆汁流出,这可能是由于胆管收缩或痉挛所致。  相似文献   
4.
本工作观察了静脉注入放射性碘(~(125)Ⅰ)标记的人胰多肽(HPP)后放射性在小鼠体内的分布,从而探索胰多肽在体内的特异性结合部位。结果发现,在注入~(125)ⅠHPP后3分钟和10分钟,放射性主要在胆囊、肾和肝内有浓集。注入后20分钟,胆囊和肾内的放射性较3分钟时已降低很多;而尿中的放射性却显著增加。以上结果提示,胆囊可能是胰多肽的主要结合部位,肾可能是它的主要排出途径,而肝或者是胰多肽的结合部位,也或者是它的降解部位。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应用微机实时处理平滑肌肌电和运动的变化——软件的开发应用。通过微机处理客观地、准确地显示和打印出单位时间内肌电快波、慢波和运动波变化的频率和幅度的数值,并以直方图形式表示。实现了数据处理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6.
在向大鼠尾状核微量注射 P物质引起胃肌电和运动出现抑制效应时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了尾状核、黑质、迷走神经背核内 P物质、酪氨酸羟化酶、胆碱乙酰化酶和γ-氨基丁酸免疫活性的变化。藉以探讨尾状核 P物质的抑胃效应与经典递质多巴胺、乙酰胆碱和 γ-氨基丁酸的关系。结果如下 :(1)尾状核内合成多巴胺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活性明显增强 ,乙酰胆碱的合成酶 -胆碱乙酰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体数目显著增加 ,γ-氨基丁酸细胞体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增强。(2 )黑质内γ-氨基丁酸能纤维免疫反应活性显著增强 ,胆碱乙酰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也显著增加 ,P物质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无明显变化。 (3)迷走神经背核内胆碱乙酰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P物质、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细胞数目显著增加。本研究提示 :尾状核内的多巴胺、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 ,黑质内的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和迷走神经背核内的 P物质、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等可能参与尾状核 P物质的抑胃效应  相似文献   
7.
P物质对胃运动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物质对胃运动的调控林坤伟,荆浩,刘秀(大连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本文用应大鼠(或小鼠)脑核团微量注射和大鼠离体胃窦肌条观察P物质(SP)对胃运动的调控,结果:(1)小鼠尾核微量注射SP胃肌电快波和胃运动呈明显抑制效应,该效应可被尾核注射SP受体拮抗剂...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