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对31例子宫肌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法股动脉穿刺,将导管选择性插入双侧子宫动脉,经导管注入PCA和明胶海绵微粒,阻断子宫肌瘤的血供。随访时间为2个月-39个月。结果:血管造影显示子宫肌瘤血供丰富,均为双侧子宫动脉供血。栓塞后血管造影见子宫肌瘤血供完全阻断。技术成功率为100%。随访结果表明,临床症状缓解消失,肌瘤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临床有效率达100%。结论: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是一项具有创伤小,副反应轻、恢复快、安全有效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和探讨动脉灌注与栓塞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价值。方法 26例中晚期大肠癌,按Seldinger法进行血管造影了解肿瘤血供后,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进行灌注与栓塞治疗。结果 灌注栓塞术后病人症状改善。所有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不完全梗阻症状消失,近期疗效明显。结论 采用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是治疗中晚期大肠癌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是对已有肝转移的病例;同时行转移瘤的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心电图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检测方法,然而术语繁多,加之长时程可穿戴心电图监测的应用,对心电诊断的需求剧增.深度学习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人工智能技术,在心电领域也有了较快的发展和应用.本文综述了深度学习技术在心电图自动诊断和预测心血管疾病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4.
手术所见:术中见髋臼旁软组织内有2.0cm×2.5cm的硬性肿物,境界清楚无粘连,其对应处髋臼上缘髂骨局限性隆起,行肿物切除及骨隆起刮除术。病理检查:骨外致密性骨块为脱离瘤巢之核心,剖面观为坚实的骨性组织。镜下为骨样组织和新形成的骨小梁所组成。瘤巢主...  相似文献   
5.
6.
介入治疗巨大超巨大肝癌71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巨大超巨大肝癌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的临床效果。材料与方法:71例巨大超巨大肝癌按Seldinger法进行血管造影了解肿瘤血供后,超选择性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进行灌注与栓塞治疗。结果:灌注与栓塞术后病灶均有不同程度的缩小,全部病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其中半年生存率为97%(69/71),一年生存率63%(45/71),二年生存率21%(15/71),三年生存率3%(2/71)。结论:采用动脉灌注化疗与栓塞是治疗巨大超巨大肝癌的一种有效方法,亦是综合治疗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对已有转移的病例,同时行转移瘤的介入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的X线征象对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27例,分析腹部平片、钡剂灌肠的X线征象,对所得的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本组27例新生儿中,腹部平片表现为结肠扩张及低位不完全性梗阻12例,无明显异常15例。钡剂灌肠发现(直肠直径/乙状结肠直径)1。而先天性巨结肠最易累及直肠和乙状结肠,造成病变部位近端的扩张与远端狭窄的受累部位比值的倒置(图2)。本组17例,见于短段型及常见型。为此,测量直肠、乙状结肠横径比值对新生儿结肠病变的诊断与鉴别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栓塞治疗大咯血的临床应用效果。材料与方法:对15例大咯血患者,经相关的临床确诊和积极的保守治疗,疗效不佳,病情加重时,急诊行支气管动脉栓塞介入治疗,栓塞剂为高温后的明胶海绵颗粒,同时加用真丝线段。结果:15例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后均未再咯鲜血,仅有暗红色血痰,病情稳定,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栓塞急诊止血,具有微创、安全、止血快等优点,内科止血无效时,应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螺旋CT对肝结核诊断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螺旋CT在肝结核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结合病理回顾性分析17例肝结核的SCT表现.其中男5 例,女12 例,年龄5~67 岁(平均47岁),1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经穿刺活检证实,2例抗痨治疗随访1年确诊.结果 17例病灶平扫为低密度,密度均匀,边缘不清.SCT动态增强扫描:肝结核瘤10例, 7例门脉期环状轻度强化,持续到延迟期,病理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壁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物.1例无强化,病理为干酪样坏死,壁菲薄.1例动脉期和门静脉期中度均匀强化,1例门脉期和延迟期轻度均匀强化,病理示结核肉芽组织为主.浆膜型肝结核3例,2例为肝包膜结核瘤,1例为肝包膜结核性肝脓肿.粟粒性肝结核1例,肝内多发低密度小结节,无强化.结核性肝脓肿3例,门脉期和延迟期分隔状强化.结论 SCT对肝结核瘤具有一定特异性,结合肝外结核病史多能做出诊断.  相似文献   
10.
刘铁军  林剑平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2):104-105,108,F0003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在腹股沟阴囊急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腹股沟阴囊急症患者的二维超声和CDFI阴囊超声图像进行对比性分析。结果78例腹股沟阴囊急症患者中,52例经非手术治疗及超声随访证实诊断,26例经手术及病理确诊。超声诊断的符合率为97.4%(76/78)。结论二维超声及CDFI能够对各类腹股沟阴囊急症做出诊断,并可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价腹股沟阴囊急症的预后,是腹股沟阴囊急症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